APP下载

“获得感”读解

2015-04-17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

福利中国 2015年2期
关键词:获得感福祉主观

•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丁元竹

“获得感”读解

•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丁元竹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实际上是要求,要在改革中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治理的关系,保持中央决策实施和人民群众获益之间畅通无阻,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组织和领导,必须不打折扣地贯彻中央的部署,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一、获得感就是人民福祉

获得感是主观感受,是一项主观指标,体现为“拿在手里,喜在心里”,是指社会实际生活中的人们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多寡和对于这种成果享受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它包括客观获得和主观获得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获得感体现在人们的人常生活中,通过人民福祉体现出来。进一步说,客观获得是指经济发展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成果和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获得的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在内的各项服务。主观获得是指人们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成果以及对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获得的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在内的各项服务的主观感受和满意程度。客观获得和主观获得共同构成科学意义上的人民福祉。

获得感,就是只有获得了才会有的感觉。现代国家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创造财富的目的就是让人民获得更多的人民福祉,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在当前,获得感表现在诸多方面,包括企业获得良好的经营环境、农民从土地制度改革中获得收益、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环境生态得到保护、物业管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社会治安使人们有安全感、城镇化使居民获得更多便利、户籍制度改革给人口流动带来更多好处,教育“去行政化”使教师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医药卫生改革使人民看病更容易更便宜、足球改革进一步推动全面健康,等等。

人民福祉的视角是非常基本的,它引导人们去看人民的实际生活的改善和对于这些改善的主观感受,例如,经济发展要为那些希望得到工作的人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从而使人们有更多的收入去消费;学校必须致力于有情感、有教养的学生培养、人生技能的训练和学术研究,而不是仅仅应对考试;卫生机构应更致力于预防、治疗和手术,医患关系应当是和谐亲密的,至少不能经常发生医患冲突,等等,这些就是获得感,就是人民福祉。为了人民福祉,必须致力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而不是追求数量的经济增长。只有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才不会损害社会的和谐和环境生态。

二、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消除"中梗阻"

获得感不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如上所述,人民福祉一方面决定于人们从市场,或者说是从一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以及通过这些收入购买的服务和物品,包括人们的劳动所得。另一方面取决于广义的社会福利状况。社会福利的供给包括三类,一类是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是公共财政在社会发展领域的支出和政府在社会领域的服务,包括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二是社会的服务,包括社会各界对于社会事业的财物捐赠、时间捐赠和知识捐赠;三是企业对于社会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对于所在社区的责任、对社会的捐赠和提供的直接服务。人民福祉评价是基于价值角度和居民需求层面展开的评价,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广义概念而非特定的区域)所能提供给居民以及外来人口所能感受和拥有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设施、环境、技术、服务等的总和。其中,政府的公共服务是构成人民福祉的主体,在此基础上,还包括社会组织系统内可能提供的服务,如社区组织、志愿组织、慈善组织等。后者正在成为影响人民福祉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从微观角度而言,人民福祉是指城市或区域能满足每一个居住者生活个性化需要的水平,它使城市或特定区域更具功能性,更符合特定群体(比如弱势群体等)的生理、心理特征(如智障者、残疾人等)和特定时期(如战争、灾害)所急需的特殊服务(如应急救助、抗灾抢险)等。实现人民福祉,最根本的是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针对改革发展中的各类群体特征及其在发展改革中的所处的边缘、不利和弱势地位,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中国改革的目的在其启动阶段就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全体人民通过改革受益,而不是一部分人受益。

当前,中国正在编制“十三五”规划和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设定好发展改革的目标和指标尤为重要。获得感思想的提出对于我们思考“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指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把发展的重点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经济学被乐观地认为是解决生活质量问题的最核心的办法,因为个人或社会的生活质量都与收入直接相关。”经济学家把生活水平定义为人均GDP,那也就意味着生活水平测量就是一种对食物、衣服等基本需求满意度的测量。因此,人均GDP和人均GNP被广泛用于测量世界各国的人民生活水平。然而,人均GDP却经常被批评:“忽视了收入的分配,忽视了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如尊敬他人、隐私保护、和道德评价等等。”使用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等为核心的经济指标体系来反映人民福祉的传统做法,显然对人感知和情绪的测量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在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中间,就出现了废弃人均GDP或人均GNP测量的声音。人均GDP或人均GNP对人民福祉测量的失败,使得经济学家不得不寻找一些替代性的指标来测量福利。这就引发了大量研究,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指标、人民福祉指标、基本需求指标和人类发展指标。

三、深入改革人民福祉的评价体制机制

1990年,联合国开发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突出强调了人民福祉问题的重要性。近几年来,人民福祉研究的注意力己开始走向另一个重要的人类发展投入方面,即社会资本(舒尔曼,1994年),其广泛涉及经济、科技、国防、外交、教育、福利、交通、住宅、安全、卫生等各个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人民福祉的研究更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界人士的重视。

“最先一公里”始于顶层设计,“最后一公里”完成于基层治理。把提高人民福祉放在发展改革的首位,坚持人民福祉的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人民福祉的测量和评价必须充分考虑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物质产品和各类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更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感受和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必须在充分、深入调查研究人民群众要求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必须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前提下,通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管理来实现包括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在内的各类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供给,实现提高人民群众人民福祉的目标。

获得感既与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关,也与对生活的主观满意程度有关,每一方面都只能构成反映人民福祉高低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反映人民获得感的好坏情况。人民福祉,也必须从社会生活的供给与人们生活需求两方面进行评估。人民福祉是个体对自己身心健康状况的感觉,对自己生活的满意感和对社会的反馈性行为。个人层面的福祉主要有:收入、健康、家庭关系、邻居关系、工作、娱乐、休闲等等。由于每个个体生活目标、价值观念、文化背景以及对同一事物的心理感受不一样,个体对福祉的追求也各不相同。但是,人民福祉也具有共性的一面,例如,每个人都普遍追求更舒适的生活条件、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等等。个体福祉的改善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民福祉的改善其实是个体、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让每个个体获得的更多福祉,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获得久久为功的原动力。

猜你喜欢

获得感福祉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数字十年·民生福祉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建优美生态 谋百姓福祉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创造健康红利 增强人民福祉
坚持共享发展 增进人民福祉
主观指导与优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