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ACK框架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路径思考

2015-04-17覃志明

发明与创新 2015年1期
关键词:框架教学法学科

覃志明

(石门县教师进修学校 湖南常德 41530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则需要更高的职业要求。因为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更快,其实践性又很强,如果总是按照传统的模式去教学,肯定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只有顺应时代的需要,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服务学生。

一、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

“TPACK”的英文名称为TechnologicalPedagogicalAndContentKnowledge,是由密歇根州立大学的MatthewJ.Koehler博士和Punya Mishra博士提出的一种整合技术的全新概念框架。他们对TPACK的定义是:这是一种“整合了技术的教师知识框架”[1],该框架是技术知识(TechnologyKnowledge,以下简称TK)、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Knowledge,以下简称PK)和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Knowledge,以下简称CK)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三种知识有机整合后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知识形式。TPACK框架及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进一步描述如下: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三种基本知识要素,即技术知识(TK)、教学法知识(PK)和学科内容知识(CK),同时更要关注三者之间的交互,在三者互动的过程中会形成几种新的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学科教学知识(PCK)。其中,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是指将具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时,教学该怎样有效进行的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是指技术与学科内容之间联系和互动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指适用于具体学科内容教学的教学法知识。几种知识在一定的环境下整合后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知识,即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这是一种结合相关的技术,就具体的学科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法开展有效教学的智慧。

由TPACK的定义及其框架可以看出,TPACK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深层次含义:一是TPACK涉及到技术(T)、教学法(P)和学科内容(C)三种基本的知识,这几种知识是进行有效整合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二是TPACK涉及的几种知识要素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组合或叠加,技术(T)、教学法(P)和学科内容(C)三种知识必须有效整合,形成有机整体;三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而TPACK涉及的三种知识整合后形成的新知识又受到各种条件或因素的影响,因此整合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依赖于教师通过认知灵活性在几种知识的结合中去选择[2],所以说TPACK是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全新知识,在广泛推广和深入应用TPACK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其中。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知识、技术和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细致的分析性、精确的计算性、整体的结构性、严谨的推理性和突出的创新性。[3]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具有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和社会问题,不滥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信息素养,并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手段,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4]可见,信息技术学科不仅关注技能教育,还关注人文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信息技术学科在信息社会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5]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同时该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因此有着广泛的技术和能力要求,这对于学习该学科的学生来说面临很大的挑战,而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拥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同时要求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TPACK框架下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路径

根据上述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和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TPACK知识框架的指引下,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找到正确的专业发展路径。

注重技术知识的更新。在TPACK的应用中,TK(技术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要素,现代社会的技术日益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更是更新很快的技术,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也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实现自我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迎接日新月异的技术挑战,以便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够不断追求自我更新,这意味着具有一定的个人专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善于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内容,通过反复地学习和总结,对个人的专业发展进行客观评价,并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思考。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追求技术知识的不断更新,是其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展更新的必要条件。

重点是提高教学能力。在TPACK的应用中,PK(教学法知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要素。教师不仅要懂得一般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还应该对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深入的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教学实践性,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反复实践,在操作中去学会操作。这就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仅仅只进行知识与技术的准备和学习,还一定要学会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达到很好的课堂效果和教学成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为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可以通过TPACK量表进行自我测评,运用测评结果发现自身还存在哪些不足,同时还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不断总结各种经验,以便更深入地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情况。在教学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可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并试着把一些经验教训记下来。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无从下笔,不知怎么去写,但不要灰心,可以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在资料中去寻找理论依据,然后和自己的体会相对照,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把“学会教”与“学会学”很好地结合,合理正确地将新兴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前提是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在TPACK的应用中,CK(学科内容知识)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知识要素。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知识主要以信息呈现为主,信息海量而繁杂,而且更新很快,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并具有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要掌握信息技术及相关的多种知识并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为丰富自己的学科内容知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翻阅大量的专业资料,可以通过和同行的相互学习,达到共同提高。在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及相关的多种知识以后,还要将这些知识加工、整理,学会综合应用。只有教师自身掌握了丰富的学科内容知识,并拥有了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去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和处理信息,从而提高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

目的是探索整合应用。TPACK涉及的几种知识要素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必须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有机整体,而在整合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条件或因素的影响,整合中的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参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TPACK框架了解自己将技术、教学法和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知识整合的能力,从而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更清晰的定位。在将TPACK应用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探索如何将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知识有机地整合,并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实施。

总之,TPACK是一种新的课程整合模式,在TPACK框架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精心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监控的作用,让课程实现高效整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不断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努力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1][美]全美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创新与技术委员会.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M].任友群,詹艺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47-56.

[3]李冬梅.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价值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2):38-42.

[4]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EB/OL].[2014-11-7].http://www.edu.cn/20020327/3023657.shtml.

[5]于晓雅.信息技术学科存在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1):9-13.

猜你喜欢

框架教学法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框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超学科”来啦
WTO框架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