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2015-12-27喻劲松

发明与创新 2015年1期
关键词:微课课程课堂

喻劲松

(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信息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0)

传说,印度的舍罕王要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达依尔。达依尔指着国际象棋的棋盘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小格内,赏给我1粒麦子,第2小格内给2粒麦子,第3小格内给4粒麦子,照这样下去,每一小格内的麦粒都比前一小格增加一倍。然后把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听后哈哈大笑,笑达依尔太傻,一边命令仆人把一袋麦子拿到棋盘前,但是,还没有放到20格,袋子已经空了。于是,麦子一袋一袋地扛进来,结果仓库全空了棋盘上的格子还没有放满!舍罕王这才发现受骗了。

这个经典的故事情节是否也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呢?是否有些事也像丑小鸭,刚开始时被人耻笑,最后却让人大跌眼镜呢?当前教育技术领域,“微课”是热词之一,它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是否也能看到前面那个故事的影子呢?

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把业余时间制作的教学视频放到Youtube视频网站上,结果引发全球教育界的热切关注。教育专家把这种教学视频命名为“微课”,综合国内多位专家的定义,不难看出都认同微课课程时间短小、每次专注于一个知识点、结构完整的特点,和以微视频为载体的形式。

随着微课热的兴起,我们也能听到不少人说:“这不就是以前的电教手段,只不过如今换了一个说法而已”“以前我们的微格教室就是搞这个的”“这不就是片段教学嘛”等等,然而这真的就是新瓶装旧酒吗?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微课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从微课包含的要素来看

在当前“微课”教学环境中除了常规的教师与学生外,微视频以及助推它的网络平台是两个关键因素。下面就逐个分析一下:

1.微视频——耐心而有趣的小老师

从字面上解,微视频是一段时间短、存储空间小的视频,当然这里特指具有教育功能的视频。这段视频能够清晰、详尽而完整地讲透某个知识点或阐释某个道理,它可以被看成是教师的讲授。如果它出现在教学活动中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1)首先,与教师的讲授相比,视频文件具有重复使用、易于传播的特点,它可以让教师反复播,让学生反复看;

(2)由于视频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因此很多时候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短小的视频与教师讲解交替能够让学生保持新鲜感,维持注意力;

(3)微视频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学生——个性学习主动发展

如果把微视频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能自由播放,那么学生会得到些什么呢?

(1)学生能够按自己的状态和进度而不是教师讲课的进度来完成学习。他们可以选择在课堂上反复看自己不明白的部分,或者在课后选择一个自己状态合适的时刻开始复习,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必因为情绪不佳或者身体不适而错过老师的讲课,不会因为教师不在场而无法学习,也不会因为记忆的残缺而无法完成复习。更有甚者,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教学微视频来学习,虽然我们并不提倡,但由此可见学生对微视频的喜爱程度;

(2)性格内向的学生不会因为连续看了三遍视频而觉得很麻烦老师,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不必因为看到老师“犀利”的目光而产生负罪感。这一刻他们可以忘却老师,而只专注于微视频中的教学内容;

(3)学生一旦习惯了这种视频学习的方式,就会发现网络上有海量的学习资源,他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更多的知识,面对学习将变得更加主动而自信。

3.教师——专注于教育艺术

这个过程中老师会得到什么呢?

(1)减少重复劳动。教师的工作既有重复机械的体力劳动,也有需要艺术创新的脑力劳动。利用微视频将讲授过程录制下来,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劳动。

(2)展示最好的教授状态。对于新进教师,课堂有太多需要关注的东西,往往顾此失彼,只有成熟的教师或者资深教师才能在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进度与个体状态。现在,新进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专心录制教学微视频,在课堂上腾出注意力关注学生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策略;对于资深教师,则可以创新、丰富讲授形式,利用多媒体优势增加知识对学生的粘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专注创新教学艺术。一百年前美国的沃尔特·皮特金在《学习的艺术》中就说过学校教授的知识其实都是透明的、标准的。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把知识用学生喜欢的、适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可如今还有不少教师在课堂里用死板、老套、单调的方式,死盯着教材知识的逻辑结构,忽略学生的兴趣、状态。微课让教师改换一种方式,轻松、有趣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4.网络平台——高效能的放大镜

虽然微课程实施的初期,我们似乎只看到以上三个要素,但是要真正谈到微课的魅力,就不能忽略在线学习平台与互联网对这三个要素的放大作用。

(1)跨时空的传播。为了让另一城市的表妹纳迪亚及时看到教学视频,萨尔曼·可汗把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他没想到比尔·盖茨的儿子也会去看,并且用它提升了自己的数学成绩;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全美、乃至全球许多学校都在用他的视频来开展教学。只要有网络、有终端,不论你在哪里、不论什么时候,都能根据需要随时展开学习,这个时候具有“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特征的课堂概念被模糊了。

▲微课培训

(2)广泛的交流。在在线学习平台上,帮你解决问题的可能是不同省市甚至不同国籍的人,他可能是教师,也可能是刚刚学会这个知识的学生。这种响应可能会比教室里的教师更热情更及时,这个时候教师的概念被模糊了。

(3)提供更个性化、更智能的学习。在线学习平台除了提供学习的微视频学习资源、提供学习交流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检测学习情况,并根据学习情况给出相应的学习建议;或者收集学习者情况,如: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进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学习者定制并推送个性化学习方案与课程,也能为教学设计者提供数据,以开发、制作出新的教学资源。

二、从人们的质疑来看

微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总能听到不少质疑之声,我们怎么看待些质疑呢?

1.“视频看多了对学生不好!”

这种观点的依据是“沉溺于电视的孩子智力发育迟缓”。长期看视频固然会让孩子丧失理性思维,但教育类微视频例外。学生是带着疑问看视频的,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视听媒介通道,或深入浅出、或形象生动、或风趣幽默的让学习者掌握知识、感悟道理后戛然而止,留下时间给学生练习。这样取其利又避其害。

2.“学生在课堂内都不学,回家怎么可能会主动学习!”

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这个问题看似很难回答,其实也很简单。可汗认为:学生不愿意学是因为没学懂,问题积累,以致厌学,如果能及时将遇到问题解决,就不会出现厌学的情况;我还认为,学生被迫在一个不适应的环境学习也是原因之一,如果能给学生一定自由,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按自己的进度完成学习,这个问题可以解决。

3.“微课程适合中学生,不适合小学生!”

回答这个问题,需弄清微课的目的。《教育技术》杂志的定义微课是“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它指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视频自学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广泛、最基础的学习方式。那么这种自学能力为什么不能在小学阶段尝试培养呢?在学习主动性和沉溺视频的问题都解决后,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尝试培养学生视频学习的能力,形成小学特有的教学模式。

4.“这种模式不适合我们学科的教学内容!”

可汗的微视频开始于数学,且可汗学院大部分视频都是理科类内容。因此有教师就以学科差异来做挡箭牌。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可汗学院在不断尝试加入新学科,现已有人文学科内容;可以看看网易云课堂上有不少的绘画课、声乐课、摄影课、化妆课等;还可以看看国内有不少优秀的微课程视频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不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应该敢于探索。

5.“微课程我用了,觉得没什么效果!”

这些人充满了热情去探索实践,结果无功而返,他们的观点似乎很有说服力,但看到他的微视频,就明白其原因。这些教育微视频就是其课堂讲课的翻录版。再看可汗的微视频,虽是理科内容,除了清晰之外你还能感受到那种轻松、幽默。他的视频是面向一个学生来教,关注一个单独的学生,学生感到亲切、自在。新东方俞洪敏曾表示,面对2个小时2千人的现场演讲,他毫无压力,没有人离开,但30分钟的线上授课大家全跑了。如果教学思维不转变,就是新瓶装旧酒。

三、从微课实践的过程来看

在探索微课的过程中,拨开表面的喧嚣与华丽,不难发现其中另有深意。

1.教学方法的启示

1922年美国芝加哥市一所中学,一位激进的教育家实施了精熟教学法,通过提供大量的自学、练习材料,努力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效果曾经轰动一时。由于需要大量财力支持,这一成果无法推广,只在60年代被发展心理学家布鲁纳提起过一次。直到21世纪互联网大行其道,萨尔曼·可汗利用数字视频和网络的魔力再次印证了精熟教学法的魅力。当学生用微视频按各自的进度自学,再通过在线习题巩固、发现知识中不牢固的部分及时修补,达到近乎神话的100%掌握率,学生自信增加,主动学习愿望更强。萨尔曼·可汗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他对教育的看法、所实践的教学方法都很深刻,只是一般教育工作者不敢去尝试而已。

2.课堂模式的启示

将课上学习知识与课外巩固知识颠倒过来就成了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只是把学生能做的事交给他们,在课上集中精力把知识内化成学生能力,把教师的作用放在学生学习最需要的地方。但它只是微课实施的模式之一。不用翻转课堂,在课堂内把视频发给学生,先学后教,微课视频就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再保守点,只是用微视频替代教师的部分重复劳动,你都能尝到不少甜头。

然而这都是把目光盯在课堂内的探讨,如果把微课程视频放在适合的在线学习平台上,通过笔记本或者平板、手机随时随地看视频学习、做练习、与同伴交流、完成测验,这就要称之为在线学习模式而不再是课堂模式了。你感觉到了什么吗?

3.教者态度的启示

有人拘泥于“微课”这一形式,微课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种思想,承载这一思想的关键物件是微视频,对教师群体而言,制作微视频最困难的不是知识点、不是技术,而是长期形成的师生关系状态不适应微视频的要求。可汗的视频给人亲切、自然、放松的感觉,还能感受到他自嘲的幽默,而很多教师太过严肃、认真,不屑于在视频呈现形式、讲解形式上创新,而这恰恰是传播的要害。

今天借用“微课”之名展开探讨,但我希望大家关注微课之余特别关注微视频,“用视频重塑教育”这是萨尔曼·可汗的TED演讲标题,也是这个探讨最好的注解。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大的东西可能小得你看不见、看不起。微视频,体型不庞大、技术不复杂,它将会对教育教学掀起多大的风浪,亲爱的你看到了吗?准备好了吗?

[1]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

[2]沃尔特·皮特金.学习的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

[3]梁乐明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

猜你喜欢

微课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