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间舞蹈教学中的“呼吸”
2015-04-17陈慧慧
陈慧慧
(阜阳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安徽 阜阳 23600)
呼吸给予人的是生命,它给予舞蹈的是生命力。舞蹈除了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作品,更重要的一点是用呼吸来帮助四肢完美的做出各种舞蹈动作,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一、自然呼吸与艺术呼吸
(一)自然呼吸
从广义上讲,呼吸,即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的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呼吸是生命的本能,是每一个生命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工作、走路、劳动等一切行为都与呼吸紧密相关。呼吸能体现人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呼吸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当我们每个人在情绪紧张的时候,我们的呼吸一定是小而快的,给人感觉很急促;当我们和别人吵架生气的时候,呼吸一定是很沉重有力的,给人感觉很累。所以有人把呼吸当成一面镜子,它可以映出人的心理状态。
(二)艺术呼吸
从狭义上讲,舞蹈中的呼吸称之为艺术呼吸。艺术呼吸对于舞蹈,就像自然呼吸对于生命一样重要。呼吸产生节奏,一呼一吸本身就是节奏,舞蹈中的起伏、张弛、动静正是由呼吸的节奏而形成的,这种节奏给予舞蹈内在的生命。然而,艺术呼吸与自然呼吸既相关又不同,自然呼吸是与生俱来的,而艺术呼吸则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控制并合理把握运用呼吸,从生理的需求上升为理性的支配及其运用,使呼吸与韵律、风格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表演艺术中的呼吸是对生活的体验、再现和升华,呼吸在舞蹈中对人物的情感宣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舞蹈中的“情”也主宰着呼吸的运行,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呼吸。因此,可以说自然呼吸是人的“生命线”,而艺术呼吸则是舞蹈的“动力线”,它给予舞蹈语汇以内涵,赋予舞蹈者的肢体以生命。
二、民间舞蹈常用的几种呼吸方法
(一)民间舞呼吸方法的四种形式
在舞蹈中,呼吸有它独特的的重要性。我们以民间舞为例,民间舞中的呼吸一般由吸气、提气、屏气、呼气四种形式组成。吸气一般为“起法儿”做准备,提气是为了提高人体的重心,屏气是帮助人体收紧和突然的停止,呼气是为了换气与放松身体,并为下一个动作做准备。
(二)民间舞常见呼吸方法的分类
1.快吸、快呼。这种呼吸方法经常会出现在动作小而快,并带有跳跃性的动作,它所表现的大多是欢快、喜悦的情绪。
2.慢吸、慢呼。这种呼吸方法经常出现在节奏较慢,上下起伏,节奏平均的动作中,给人一种缓慢、悠长、连绵不断的感觉。
3.慢吸、快呼。这种呼吸方法常会出现在慢起快落的动作中,用这种呼吸可以使动作显得非常流畅,给人感觉很有重量,脚下有根。
4.快吸、慢呼。这种呼吸方法经常出现在快起慢落的动作中,让人有一种轻盈、柔美的感觉。
在平时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在跳民族民间舞时,通常都忽略了呼吸,她们只注重外在动作的模仿,并没有把内在的感觉和外在的表现结合在一起。这样下去,舞蹈就会成为了单纯的四肢运动、动作的积累。反之,如果强调动作结合呼吸并完美地体现在作品中,我们便发现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会变得流畅而富有情感。
三、呼吸在民间舞教学中的体现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节奏特点千变万化,呼吸的方法也异常丰富,每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它独特的舞蹈风格,而这些风格也体现在不同的呼吸方式上。下面,就列举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进行比较分析:
(一)藏族舞蹈
长期生活在高原牧区上的藏族人民,经常受自然环境和劳动生产习惯的影响。呼吸带有压抑感和负重感,所以就形成了藏族舞慢吸慢呼的特点。同时,也显现出藏族舞松弛、自然、和谐的风格。
例如:“谐”,又称弦子,是藏族人民自娱性的舞蹈,其舞姿最富魅力和潇洒,舞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双膝的屈伸上,表演者习惯上身松弛略带前倾,膝部放松有连绵不断、小儿快的颤动。它上下起伏,节奏均匀、连贯,气息非常流畅。其音乐曲调悠扬动听,舞蹈动律松弛优美。因而呼吸便有了延绵不断,连贯性和控制性。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以及生活条件的不同,使得藏族歌舞五光十色,种类繁多。其中之一如粗犷豪迈的“卓”舞,又称锅庄舞,是藏族人民围着圆圈进行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蹈形式,一般泛指为“表演性的圆圈歌舞”,其表现形式:奔放、飞腾、激越,呼吸便随着节奏变化,进而产生速度和力度上的变化。
记得我在带2008级艺术班一年级舞蹈课的那段时间,我首先给学生开的舞蹈就是藏族舞蹈的体态动律,对于刚刚接触舞蹈的新生来说,她们只是一味的模仿我的动作,并没有感受到我的呼吸,对藏族舞蹈双膝的屈伸和连绵不断的上下起伏动律也是把握不住的,甚至有些学生对舞蹈呼吸的认识是完全空白的,显然做出来的动作也是间断的、不流畅的。其实,最主要一点是她们没有掌握藏族舞蹈的呼吸特点,没有体会到把呼吸运用到舞蹈动作中,更不知道呼吸对于舞蹈的重要性。所以做出来的动作很碎、没有控制、没有亮点。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我们都必须强调动作结合呼吸,合理运用好呼吸。让学生知道,如果没有呼吸,我们只单纯的强调膝关节的屈伸,就算起伏的节奏做得再均匀、连贯,也都会显得僵硬呆板,同时更失去了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二)蒙古族舞蹈
以“马背上的民族”著称,世代人民“逐水草而居”,从事狩猎游牧劳动,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粗犷豪放的性格,创造了蒙古族人民古老而灿烂的草原文化。正因这一点它舞蹈中的呼吸也比藏族舞蹈显得粗壮、平稳、踏实而下沉,有一定的力度。蒙古族舞蹈的呼吸特点常常是在重拍上慢吐气较多,慢板时我们用的呼吸方式是快吸慢呼和慢吸慢呼,这个呼吸方式充分表现出蒙族人物形象的健壮,生活环境辽阔之感。
在蒙古族舞蹈的教学中,第一节课就是气质组合中的基本体态,我要求学生坐在地板上放远视野,然后播放一首有代表性的蒙古族的音乐,让学生用心去聆听骏马奔腾的声音,去感受辽阔大草原的景象,真正地将自己融入蓝蓝的天空与辽阔的草原之间,最主要的是要用呼吸去感受这一切,这是我对学生们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有些学生是可以体会到用呼吸结合舞蹈的,感受到呼吸的学生在做动作的时候,就能使内心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这种呼吸方式就是慢吸慢吐,也充分的将蒙族人民的形象定位在辽阔的草原上。
而在快板中我们多用鲜明的短小的呼吸来表现马背民族的游牧生活。例如:硬肩组合中肩臂的动作(双肩、笑肩、绕肩、碎抖肩)这些都是用短小的呼吸带动欢快的情绪来完成的。其中吸气表现在空拍和弱拍上的快吸气,即快吸慢吐,如在“趟步柔臂”的训练中,柔臂是肩部动作的延续并呈一种波浪形的伸展,在做趟步时我要求学生膝部保持平稳,并随着动作的方向移动,在动作中无论是哪边的手臂下压,我们都要用整个手臂一节节的抹,同时要配合呼吸走一个沉的下弧形。这点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中之难,需要反复地练习。所以说蒙古族舞蹈的训练是呼吸的运用和气质训练的结合,用流畅自如的呼吸体现动作的轻重缓急,大小强弱,抑扬顿挫。只有这样的配合,才能显示出力度和韵味,更能体现出蒙古族粗犷彪悍、稳重端庄的特点。
(三)维吾尔族舞蹈
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有“歌舞之乡”的美誉。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达情意。以往课堂上的训练,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呼吸并不十分关注。其实维族舞蹈的呼吸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它与维族舞蹈节奏中那独有的“切分”特点密不可分。屏气、快吸快呼是维族舞蹈的呼吸特点,它的呼吸讲究短而粗,也就是说气息运行是突发的。
例如,在教学中以跺移步扶肩上托式为例,首先左膝微颤,右脚略抬,左右脚跺地正步位的同时,屏气,然后左脚旁移,同时做快吸气,紧接着,右脚向前上步做快吐气。再例如:维族舞中的三步一抬和三步一踏的骨干动作,这些都是贯穿着屏气、快吸快呼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维族舞蹈的脚下步伐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维族舞蹈的呼吸要求很快,而且在做动作时始终要保持昂首挺胸、立腰拔背的基本体态。要想做到呼吸配合这些动作,需要学生多加练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呼吸特点。可见,在不同的情绪舞蹈中,存在着不同的呼吸特点,呼吸的大小、长短、轻重等都是由情绪来决定的,这就使我们的民族舞显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根据以上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呼吸对于民间舞风格特点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单纯的起伏动律产生出复杂多变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可见,任何一个舞种都离不开呼吸,呼吸与动作紧密相结合,它可以改变动作的质感和情感,使动作显得丰满更具张力,使观众更能体会舞蹈中的情绪和内涵。。因此,掌握好呼吸方法,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去体会。
四、呼吸在民间舞教学中的作用
在我们平时的民间舞教学中应该多捕捉一些能让学生理解、接受的生活实例去慢慢引导学生,运用正确多变的呼吸方式来结合舞蹈,比如:人在情绪高涨时呼吸应该是富有激情的,而在休闲放松时呼吸则是平静安稳的。诸如此类的实例可以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舞蹈呼吸中的妙趣,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舞蹈不仅仅是单纯的模仿动作,而是强调舞蹈结合呼吸,正确合理地运用好呼吸,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舞蹈呼吸的重要性。只要这样的舞蹈表演才能引起与观众的共鸣,同时表演者自身也达到了有感而发、声情并茂的效果。
综上所述,呼吸在舞蹈中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部分,它与表演者的内心情感和外在的舞姿动作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情感是呼吸的原动力,“以情感带动呼吸”是呼吸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民间舞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呼吸进行到底,这样呼吸会在整个舞蹈表演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舞蹈艺术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1]范红艳.浅谈舞蹈与呼吸[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2]张小庆.艺术呼吸与民间舞训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2).
[3]宋晓敏.浅析基训中的舞蹈呼吸[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