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探寻古诗教学策略
2015-04-17唐佩兰
唐佩兰
(晋江市磁灶镇教委办,福建 晋江 362214)
多渠道探寻古诗教学策略
唐佩兰
(晋江市磁灶镇教委办,福建 晋江 362214)
探寻古诗教学策略和渠道,采取多方式全面感受、多层次深入了解,多方位理解提高等措施,从方法、技巧、兴趣等全面去引导、感受和学习。旨在逐步深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培养起阅读古诗之兴趣,进而拥有感悟和理解古诗的能力,最终达到符合课标要求的目的。
古诗教学;渠道;策略;方法;技巧
从课标的解读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主要是在诵读、想象中感受、领悟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因此,本人根据新课标对古诗词的要求和知识编排特点,从以下几点探寻古诗教学策略:
一、读唱吟舞,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古诗一般具备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语言美(音韵)。因为古诗多用语精炼,且经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二是音乐美(节奏)。古人讲究押韵和节奏,诗句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同赏乐,富有节奏感,由此感受其音乐美。
因此,我们说音韵传递情感,节奏表达内容。语言因为有了节奏而美妙动听。实践中,应多方式全面引导学生感受,具体指导方法如下:
(一)技巧指导要到位
1.注意朗读的语调。辅导孩子读出语调关键在于三点,首先了解诗词本身词语节拍,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注意词语之间停顿;其次注意重音和轻音,切忌一个声调;最后多让孩子听样带,感受名家朗读的语调。
2.重视诵读的语速。诗歌由“诗”和“歌”组成;由此可见,诗歌诵读应是介于读与唱之间。吟诵时不能过于短促,应适当把有的字音拖长一点,把握整体去体现古诗的跌宕起伏、动听悠扬的韵律美,从而完整地表现诗歌的韵味。一般来说,当诗文的内容比较紧迫、热烈、愉悦、兴奋时要用快一点的语速;而当诗文的内容是比较严肃、平静、沉重、哀伤时要用相对平缓一点的语速;对于没有特别交代或者没有太多感情变化的地方用中速就可以了。实践中,引导孩子用不同速度朗读,发现其中区别,体会和感受音律之美。
3.突出朗读的停顿。朗诵时要注意停顿,停顿的作用首先是为了显示语法结构,其次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其中特殊的涵义,也可能是为了渲染或者烘托某种感情或者转化某种情绪,还有可能只是为了表示作品的结构。故而,在阅读古诗的时候,恰当的停顿是体悟作者情感的第一步。为了让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好这些语句的停顿技巧,教师当首先预备多种训练学生朗读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多种各不相同的诗句停顿要领以及其间的差异。停顿的学习一来可以给学生思考和回味的时间,二来能够通过诗中强烈的节奏直击诗人的思想与情感。
(二)情感表达要跟进
1.读诗要悟情。读诗要悟情,才能表达情感。这要求朗读者要对诗词内容要有充分的了解,包括作者,写作背景,情感表达,内容都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了解了才能深入,深入了才会悟出感情,体会字里行间的意思。
2.读诗要入情。因为悟情了,才能入情地诵读。无论是何种文体,都需要读者带着情感来阅读,也就是入情地读。诗歌若是不带着感情读,那便不是诗歌了,只是堆砌着的优美文字而已。建议采用配乐诵读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准诗歌的情感基调。配乐诵读所选择的曲调要与古诗词本身的情感基调相吻合。而今,包括《诗经》在内的多首古诗词已经被音乐艺术家们配上了高雅的乐曲,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教学参考资料。
古诗诵读的方法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来选择,让古诗教学的课堂真正实践“以读悟情”的境界。若是想让学生对古诗认识进一步提高,则必须多层次深入了解古诗本身。
二、披文入情,领悟古诗的意蕴美
只有通过细细琢磨古诗字里行间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和表达的内在含义,传递的情感,才能披文入情,领悟古诗的意蕴美。实践指导中,我们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抓住“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
诗有诗眼,诗眼,往往是画龙点睛的一个字、一个词。如《赠汪伦》是李白写给汪伦以表达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个诗眼就是“深”,领会了“深”,也就领会了全诗表达的意蕴。
(二)情境补白——理解古诗的情感意蕴。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含蓄,中心意韵不会直白的说出来,而应是潜蕴的,借他物从旁流露出来。古典诗歌中,那跳跃、含蓄的言语,以及欲说还休的“留白”,即为古典诗歌情感含蓄的标志性特征。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抓住这些跳跃的、含蓄的字眼,联系生活带领学生,对情境进行“补白”。在这样不断感悟诗歌,并用自己的感受为诗词“补白”的旅程中,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歌所布置的优美意境,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蕴含于诗歌内部的丰厚意义。通过这样的旅程,学生的情感也为诗所陶冶,变得细腻、轻柔而不失敏锐,其感悟其他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三)带动想象——得到古诗意境的审美体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古诗都是富有意境的,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尝试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对古诗中的情景进行深刻的感受和体会,从而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意境。
(四)媒体渲染——给予身临其境的独特功效。
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的画面,有利于带动学生思维的运转。如在学生朗读古诗时,配上一段音乐;在讲解古诗内容时候,打开多媒体课件,配上一些视频或者图画,充分利用多媒体视听效果功能,以达到渲染情景、便于理解的功能。
古诗字短意美,必须激发学生兴趣,多方位理解古诗内容和意境,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理解诗文内在含义。实践中必须不断激励,不断让学生累积揣摩。
三、累积揣摩,浸润古诗的灵动美
新课标对古诗的背诵量提出具体的要求,但是部分学生不爱识记,容易遗忘。教师如何让学生主动积累,有效积累,并且乐于欣赏,乐于陶醉其中呢?
(一)培养兴趣,别出心裁“读”古诗
“读”是古代诗歌学习的关键,而中小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篇目量极大,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便失去了主动性。基于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想法设法让学生对古诗产生主动性,努力让学生读出诗中的韵味。因此,寻求别出心裁“读”的方法,就成了关键之举。
1.仿——模仿名家诵读。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利用名家朗读示范引导,如聆听《中国名家诗文精品欣赏》。学生在听的过程当中,会渐渐学习阅读、理解古诗的方法。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以后,学生读诗兴趣自然会有很大的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学生喜欢古诗,喜欢朗读古诗便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2.唱——以唱助读。小学生热爱唱歌,而古诗词的语言具备音乐的特点,那么用“唱”的方式来背诵古诗词必定会事半功倍。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也让学生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意境,并与诗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岳飞的《满江红》、李绅的《悯农》等,这些诗词是背诵难度比较大的,但在优美的旋律的烘托下,记忆和背诵自然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如今,还有一些歌曲的歌词和意境都取自古诗,例如流行歌手王菲所演唱的《幽兰操》,便是韩愈赞颂孔子的诗歌作品。
(二)感悟情趣,融会贯通“画”古诗
1.写——以诗练字。如今书法,常常是小学生们课内课外必然修习的课程。学生们在书法课上抄写、描摹的常常是各大家的碑帖和文章。其实,诗词也与书法有着天然的联系,古人篆刻在亭台楼阁和岩石峭壁上的诗词,也是我国书法文化的瑰宝。我们可以将书法和诗词的学习融为一体,将学生练习用的字帖内容换为古典诗词。学生在长期抄写、描摹的过程中,自然会熟悉这些优秀的诗词,进而增强学生感悟诗歌的能力,积累古典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学生也同样需要鼓励,学生描摹出一幅作品以后,老师和同学可以共同对他进行评价,互相讨论书法字体的写法,互相取长补短。而写得好的作品,可以张贴在教室、走廊、学校设置的“书画园地”等类似的地方,让学生得到鼓励。而其他学生,在欣赏、学习之余,也可以受到激励。
2.画——吟诗作画。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实则,“语文”这个学科不仅与“历史”、“哲学”不分家,与其他课程也是息息相关的。唐代诗人王维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恰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绘画这个课程,也可以很好地与语文课,尤其是诗词的学习,融合为一体。我们可以尝试在教授诗词的同时,结合绘画的基本原理,来帮助学生体悟诗歌的意境。例如“清泉石上流,莲动下渔舟。”这里的“清泉”如何“石上流”,怎么“流”的,那朵朵“莲叶”又是如何被缓缓划来的“渔舟”分割开来,为什么王维要用一个“下”字呢?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画一幅秋雨初晴的傍晚山水图来为学生展开说明。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来想象这幅画面,并由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来。如此,结合绘画来读诗、品诗、绘诗、背诗,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情趣。
(三)仿创结合,内联外延“品”经典
通过诵读古诗,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在初始阶段仿创结合是一条很好的办法。实践中注意以下做法:
1.在读中学会仿写。模仿是诗歌写作的基础。孩子天生善于模仿,对于刚开始接触诗歌创作的学生,模仿是最常见的授课方式。学生可通过模仿探究诗歌的写作规律和写作原理,从而逐渐掌握写作方法,进而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来。
2.在读中学会创造。学习诗歌最终的目的还是学会创作诗歌。若是能够建立在模仿改编的基础上,学生个性诗歌创作会更加水到渠成;而再多的教学策略的探寻,最终都回归到人自身的本源去寻找,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寻找创作的灵感。
即便经过历史的变迁,古诗依旧伫立在艺术金字塔的顶端,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瑰宝。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应该基于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古诗的音韵美、意蕴美和灵动美,抓住朗读的技巧、诵读的意境等教学方法去授课。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语文教师就需要将诵读古诗作为自己的兴趣,时常手捧一册推敲揣摩。只有当教师首先认识到我国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来去自如地吸取民族智慧积淀,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出有文化、有品位的学生,才能使中华民族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
[1]曹巧娣.文字与心灵共舞——古诗教学策略探寻[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4).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之浅见[EB/OL].http://www.studa.net/jichu/111021/10101411.html.
2015-01-28
唐佩兰(1975- ),女,福建晋江人,晋江市磁灶镇教委办小学高级教师。
G623.23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2-0039-03
1673-9884(2015)02-0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