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解读与反思
2015-04-17李庆瑞
李庆瑞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解读与反思
李庆瑞*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自媒体因其平民化、参与门槛低等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网络交流的平台,从而产生大学生群体特有的网络亚文化。而大学生网络亚文化有良性、中性、不良之分,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借助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内核、特征以及构建范式,并提倡对其理性收编。
网络;亚文化;自媒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新闻媒体经历了从以纸质读物、报刊杂志、电视为代表的第一代旧媒体到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再到现在的自媒体的蜕变。所谓的自媒体,指的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人群或个人传递规范性的信息,在国外,大学生自媒体的载体主要为Face book和Twitter,而在当代中国则主要为博客、微博、微信、QQ、播客、人人网等。2014年1月,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为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亿,占中国网民的81%,青年群体在手机网民中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即时通讯、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网络音乐、博客、网络视频占据了网民使用率最高的前六项。大学生对网络的高参与度,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特有的网络文化。
一、亚文化
对亚文化的研究源于西方。萌芽于早期的流民亚文化研究,经历了芝加哥学派、伯明翰学派,发展到现今的后亚文化研究。16世纪中期,伦敦失业问题严重,出现大量无业游民、乞讨者以及妓女群体,到19世纪中期,流民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扩展到欧洲的主要城市和美国纽约,这成为亚文化研究的起源[2];而真正将亚文化这一概念予以系统化和学科化则归功于芝加哥学派,其研究重点是美国,特别是芝加哥城的社会问题,涉及移民和种族问题、异常行为和犯罪问题及职业亚文化等。他们采取观察、采访、实地考察、参与式观察等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对文化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1964年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成立,标志着伯明翰学派的兴起。该学派重点研究工人阶级和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特别是工人阶级的青年亚文化。基于对伯明翰学派理论范式和研究范式的批判,后伯明翰时期也即是后亚文化时期出现,他们提出亚文化是建构的、变动的,并且形成两个流派:一个流派试图摆脱CCCS的理论模式并重构一套研究当代文化现象的模式;另一个流派则试图放弃继续使用CCCS所谓的亚文化这一术语,创造了诸如“部落”“通道”等新的概念。
一个社会有占据主导地位或者统治地位的文化,是主导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将其称之为主流文化。而所谓的亚文化,正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局部的、少数群体的文化现象,是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指的是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3]。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亚文化并不完全是不良文化,还包括健康的亚文化和中性亚文化。某一群体的文化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亚文化,但是对于这一特定群体来说,则是总体文化。主文化和亚文化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文化整体,二者相互依存,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某些情况下,还会相互转化。
二、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内核分析
网络作为现代化的媒介形式,为人们提供获取文化资源、提高效率和构建身份的新场所。大学生处在自我探索自我认知阶段,渴望表现自我,得到认同,但同时,他们面临着学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将在现实世界中不易被接受的思想或者难以实现的行为,以某种另类的方式通过网络表达出来,以期达成未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愿望。网络亚文化,实际上是大学生亚文化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体现,是大学生网民在网络世界中逐渐形成、并且信奉和推崇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诚如前文所提,亚文化有健康、中性、不良之分,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也存在类似划分方式,积极健康的网络亚文化能满足大学生人际交往需求,而消极的网络亚文化则会对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建构状态的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所做论述,并不详细划分亚文化的性质,而是针对特定的大学生群体谈论其在网络范围内形成的亚文化。
作为伯明翰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霍尔认为:“青年文化反映的是某一特定群体或阶级最显著的生活方式,其意义、价值观、思想等都镶嵌于体制、社会关系、信仰系统、传统和习俗、物质生活使用中。亚文化,即是更大的文化系统中的较小、或具有地方性、差异性的结构。”[4]实际上,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理解霍尔的青年亚文化。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同时又游离于物质之外,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作为其后盾,同时,文化也反映和影响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大学生网络亚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同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略微不同的亚意识形态,它是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基于其特定的学习成长环境,包括自媒体的广泛普及及其带来的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基于大学生特有的信仰、价值观等所形成的,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最新思想动向,良好的网络亚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行事,而不良的亚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学习生活等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特征分析
伯明翰学派将亚文化的特征归为阶级性、抵抗性、认同性和差异性。笔者试图从以上四点分析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特征:
(一)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亚文化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具有阶级性的特点,西方学者最初用世代解释模式分析青年亚文化,他们认为,由年龄差异所形成的代沟是不同文化类型形成的决定性因素,青年是一个无差别的群体,年龄是他们得以联系的纽带,共同的特征以及阶级属性形成青年群体的共同行为模式,继而形成青年亚文化。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多为90后青年,他们崇尚电子产品,电脑热、手机控一族在90后群体里占有绝对比例,他们关注当前社会最新动态,会用带有90后特征的“火星文”发表自己看法;他们热衷自拍,永远尝试最新的造型;他们敢想敢做,勇于挑战权威。当然,结构解释主义者将青年与其他社会阶级、地位的关联也加入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模式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亚文化,根植于他们的成长环境、传承自其他群体,尤其是80后亚文化,同时,也发展了父辈文化中的某些特定表现形式。
(二)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抵抗性
亚文化的抵抗性主要表现在与主流文化共处基础上的抵抗。亚文化根源于主流文化,但同主流文化又有所不同,反抗性是网络亚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网络亚文化在社会文化系统中获得自身地位的基础。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反抗性往往表现在大学生的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标新立异的倾向。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反叛精神,不按常理出牌,因此,常常用批判、质疑的目光对待传统社会,这一点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表现的更为突出。譬如在2013年轰动全国的网络热搜事件“李天一案”“海南校长带小学生开房事件”中,大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语言去批判和揭露事情的本质;而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标新立异倾向,在以“甄嬛体”为典型代表的“体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认同性
伯明翰学派指出:“大部分青年亚文化的特征是寻求刺激,自治和自我认同,为他们的存在创造他们自己的意义,符号化地表达这些自由。”[5]笔者认为,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认同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为一种想象化的寄托:大学生承载着父辈的希望,面临就业学业压力,面对当前社会的种种竞争,大学生急于表现自我,突破自我,而网络恰恰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平台。“哈”族、偶像崇拜就是这一表现的典型类型,热播剧《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敏俊教授广受欢迎,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符合了完美男人的条件,而这些条件是现实生活中难以寻觅的;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认同性还表现在对于网络语言的意义构造,自电视剧《甄嬛传》走红以后,“甄嬛体”也随之大热,网络上频现涉及生活多方面的甄嬛体叙述;文章出轨事件发生后,“且行且珍惜”也被大肆改编,网络热词得以疯狂改编、转载的基础首先就在于被认可,在认可的基础上,青年为其存在创造意义,符号化地表达这些自由。
(四)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差异性
差异性又可称作独特性,大学生亚文化的风格是其独特性的具体体现。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具有自身特点,譬如时尚型、颠覆性、边缘性等。网络符号丰富多样,传达的是带有个人意愿和感情的语言,能够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时尚性和颠覆性并存,例如“土豪”“不造”“逗比”“肿么破”“何弃疗”“不明觉厉”“度娘”等。而网络亚文化的颠覆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网络恶搞,“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后舍男生”都是网络恶搞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时至今日,连语文课本上的杜甫、蒙娜丽莎、美国总统等,都成为网络恶搞的目标。以上种种,无不体现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独有特点。
四、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构建范式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主导者,人人都享有完全的“话语权”,每个人都可利用手中的终端设备,媒体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进化给人们毫无限制地发布新闻,评论时事,发表观点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作为中国手机网民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由于该群体多为个性张扬的90后,各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处于形成时期,知识储备量尚可,敢想敢做,自媒体的特征和大学生的个性使得大学生网络亚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笔者尝试用新闻的传播路径,借鉴英国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风格解码理论分析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构建范式:
(一)萌芽状态:原始符号得以认同
网络事件多种多样,当某一焦点事件中的某些符号要素引起大学生对其结构和重构的兴趣,大学生便会利用自媒体通讯工具,将这些事件散播开来,引起更多网民的关注和讨论,而焦点事件中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符号,自然也得到了网民的认同和理解。譬如在李天一案件中,原始的符号是李天一案件,大学生网友谈及该案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首先是因为李天一是某知名音乐家之子,其次便是该案件性质的恶劣、当事人的劣迹斑斑等。这种种符号特征引起了大学生网民的反感、批判。该案初步传开的时候,大学生往往只是单纯的参与或讨论,而自媒体为亚文化群体提供了廉价的中介外衣,使每一个使用者都能进入一种角色中。
(二)扩散期:集群创作
随着青年学生网络表达的不断深入,焦点事件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至此,自媒体的低门槛性就会使校园形成一种持续高涨的舆论氛围。伯明翰学派将亚文化的构建总结为拼贴、同构和意指。在赫伯迪格看来,拼贴是让焦点事件中的符号出现在拼凑出各种组合中,从而产生新的意义[6]。同构,则是在群体价值和社会风格之间存在的象征性的相符一致。譬如最近很火的筷子兄弟创作的《小苹果》,就被临近期末考试的大学生网民改编成《小期末》,另外,暑假临近,天气较热,学生针对宿舍没有空调的现状,又将其改编成《热死我》,并通过自媒体广泛传播,这一创作过程,很好的阐释了拼贴和同构在集群创作中的作用。
(三)共鸣期:网络舆情高涨
集群创作完成,大学生便可通过手中的自媒体中介将编码好的符号广泛传播,从而推动舆论的不断高涨,由于自身特征不同,大学生群体容易形成包含中肯、中立,甚至偏激的观点,据此,便可形成一个包含不同派系的亚文化体系,而其中偏激的观点一旦引发滚雪球效应和群体极化现象,形成偏激甚至不良的网络亚文化,势必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
五、结语: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理性收编
迪克·赫伯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指出,从对抗到缓和,从抵抗到收编构成了亚文化的周期。收编,实际上就是占有支配地位的文化对体制外文化的再界定和控制。霍尔认为,主流文化在对亚文化进行以意识形态和商品两种形态的收编的同时,亚文化因其特有风格也会出现反收编的现象。前文已述及,大学生的网络亚文化包含有中性及良性成分,因此,笔者认为,简单的压制或者收编,都过于笼统,对亚文化的收编,应遵循理性原则,以包容和平的心态对待它。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 /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305_46240.htm
[2]黄瑞玲.当代西方亚文化的研究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6-08.
[3]严新苗,刘银巧.论青少年亚文化中的后现代特征[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37-39.
[4]HALL S,JEFFERSON T.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 [M]. London: Rout-ledge,1976.
[5]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
[6]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8.
University Network Subculture in the Era of Self Media: Interpretations and Reflections
LI Qing-rui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Self media provid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latform with undergraduate because of its civilian population and low threshold, which result in a unique university subculture. University subculture is neutral, benign or bad, and its existence is rational to certain extent. By youth subculture theory of Birmingham school,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re, the features and construction paradigm of universities’ subculture, and advocates for its rational incorporation.
network; subculture; self media
C931.9
A
1004-4310(2015)04-0121-04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4.029
2015-04-25
李庆瑞(1985- ),女,回族,安徽阜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