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微见著平稳过渡
——例析全国新课标I卷的遗传题特点

2015-04-17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胡福评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题型基因型遗传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胡福评

知微见著平稳过渡
——例析全国新课标I卷的遗传题特点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胡福评

以2014年、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的遗传题为例,剖析其命题特点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溯源回本,构建概念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等复习教学策略。

生物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遗传题;复习教学策略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遗传题是生物高考中的压轴题。围绕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这两大定律为命题基础,遗传题能较好地考查生物科学思想方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是高考选拔人才的主要落脚点。纵观全国历年生物高考的遗传题型,考查形式多样,能力要求高。本文以2014年、2015年全国统一命题的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卷(下文简称全国新课标Ⅰ卷)中的遗传题为例,进行剖析,知微见著,以期总结应对全国新课标Ⅰ卷的复习教学策略。

一、2014、2015全国新课标I卷的遗传题分析

1.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遗传题分析

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________。

该题结合育种知识,着重考查了孟德尔遗传规律。题目出陈推新,一反常态,并不是象常规题型直接考后代性状及比例,而是让学生自已“提出”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然后应用“假说——演绎法”验证“提出”的条件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题目看似容易,实则开放性较大,自主性较强,语言组织能力要求高,学生得分率较低。

2.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遗传题分析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该题题干和2014年一样简练,阅读量不大但思维量不小。一方面考查了应用遗传平衡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第2小题仍然考查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方法的实际应用。纵观全国新课标卷,例如2015全国新课标II卷、2013全国新课标I卷等,也都体现了对遗传规律中“假说——演绎法”这一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总之,2014年、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的遗传题皆“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综合性强。如果学生对原理、概念不熟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则很容易丢分。例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I卷这道遗传题的第2小题,有很多学生写成“两对相对性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互不影响”“配子与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等不科学、不规范、答不到要点的答案。2015年这道遗传题的第2小题很多学生还是定势思维,局限于教材的分离比。与同年福建卷相比,全国卷的题目较简练但答案篇幅较长,对思维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要求较高。纵向分析其它的全国高考生物卷,其命题特点已从早期的侧重遗传概率计算向多元化考查转变,问题的设置也越来越灵活多样,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越来越紧密。除了常规的遗传模型考查外,有的要求对非典型性的比例进行分析或计算,或者对系谱图进行非概率计算类的分析,有的要求对遗传实验预期做出解释,甚至要求对遗传现象的根本原因做出解释。

二、应用恰当的复习教学策略

做为压轴题,遗传题型虽然较难并且多样化,但规律性较强,要针对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恰当的复习教学策略。

1.溯源回本,构建概念网络

万考不离其“宗”,要重视利用教材资源,提练和升华教材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2016年福建省高考回归使用全国卷,生物卷考查主要内容仍然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思维方式的考查。全国新课标Ⅰ卷中的许多试题素材和问题直接来自教材,教材是高考备考中最重要的资源。复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应用核心概念解决问题,更要让学生学会追根溯源,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核心概念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

近年来,遗传规律往往与减数分裂或者生物变异等知识联系起来,特别是将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及异常配子的产生等内容渗透到遗传规律的考查中去,着重考查基因突变或者染色体变异类型的判断、或者产生异常配子的原因等。复习教学时,要重视核心概念形成过程的推导和分析,教学的基点要落在孟德尔的经典实验,让学生弄清遗传两大规律的来龙去脉。要一手抓遗传方式判定等基本环节的教学,一手抓变式训练,围绕“假说—演绎法”这一核心科学思想方法,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构建概念网络,从多个角度分析遗传和变异现象,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能力,能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灵活运用规律、原理、方法解决问题。

2.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在常规遗传问题分析中,最根本的是确定每种性状的遗传方式,即准确的“定性”和“定位”。确定个体基因型的原则是善用“填空法”,首先根据个体自身的性状写出已知的基因,未知的基因先填空,然后结合个体的子代或亲代,采用顺推或者逆推法准确的判断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写出没有确定的基因。当然,简单的题型基因型只有一种,但高考题型中的个体基因型常有多种,对于多种基因型的个体,要引导学生胆大心细,准确确定每种基因型的概率。

从学生平时做的常规遗传题来看,要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在分析多对相对独立遗传性状时,要本着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的思路。无论有几对相对性状,如果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具有独立性,则要学会合理运用“分支法”,将每对性状的遗传单独进行分析,然后运用乘法定律和加法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解决相关问题。

要熟练运用“9:3:3:1”“3:1:3:1”“1:1:1:1”等常见的性状分离比,并结合伴性遗传分析一些特殊的遗传现象或者致死现象等。例如,2015年福建卷中出现的“9:3:4”这类的性状分离比,无论怎么变形,其根源都是“9:3:3:1”,分析的思路回到常规的“9:3:3:1”性状分离比上,注意题干条件的特殊性,就可以解决那些特殊的遗传现象。至于特殊的遗传致死问题,首先根据分离比之和先判断有没有致死现象,然后再根据比例的异常之处,就可以判断出是哪种类型致死。特别要提醒学生的是如何确定概率计算的“分母”问题,什么时候需要重新进行“化整归一”,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的遗传题最后一空。

此外,针对全国高考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字组织能力要求较高,教学中要加强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及答题规范的培养。

2016年福建省高考将采用全国新课标I卷,虽然在题量、赋分、考试题型等方面与福建省自主命题试卷有所差异,但高考命题的依据皆源于《考试大纲》,注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特别是注重考查科学思想与方法。要摒弃过去的那种“以难以繁”为好题的观点,不搞题海战术,多关注命题视角独特、设问新颖、考查学科思想的题目。面对新高考,只要我们在复习中牢牢抓住全国新课标I卷的命题特点,夯实基础,着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就会取得高考的胜利。

(责任编辑:陈欣)

猜你喜欢

题型基因型遗传
非遗传承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BAMBI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基因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