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芋—机插稻种植模式高效栽培技术

2015-04-17陈爱秀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政和县软盘晚稻

陈爱秀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石屯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353601)

毛芋—机插稻种植模式高效栽培技术

陈爱秀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石屯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353601)

生产实践表明,毛芋—机插稻种植模式是一种高效栽培模式,该文总结了政和县低海拔乡镇采取该模式种植毛芋、机插稻的成功经验和高产栽培技术。

毛芋;机插稻;栽培技术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工价和田租的提升,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种植稻谷的效益降低。为此,南平市政和县低海拔乡镇的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采用毛芋—机插稻种植模式,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益。如:政鑫山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家拥有各种农机具和工厂化育秧室的专业种粮合作社,在石屯镇、铁山镇流转承包农田近67 hm2种植双季稻,效益偏低。2015年,该合作社在石屯镇松源村以每年225 kg干谷承包流转农田13.33 hm2,头季以每667 m2300元转租给农户种植早熟毛芋;第2季统一收回农田,机插一季水稻。毛芋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种植时间提前至12月中旬,收获期提早到翌年7月初,平均每667 m2芋艿产量1200 kg、收入3800元;合作社6月中下旬采用塑料软盘播种育秧,7月中下旬机插抢种一季晚稻,平均每667 m2稻谷产量560 kg、收入1650元;扣除水稻种植成本和田租,每667 m2收益650元,高于双季稻种植效益。这种种植模式达到稳产、增收、高效的目的。现将该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毛芋高产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应选用早熟、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如丽水白芽早芋、贵州早熟芋,生育期在200 d左右,早种、早管促早发,达到早收的目的,为下季水稻生长留足时间。芋种应选顶芽充实、完整、无病、大小均匀的子芋,每个重71~77 g。

1.2 选地、整畦、施基肥

针对芋性喜潮润不耐涝、根系发达、需肥量大等特点,并考虑下茬种植水稻等情况,芋地应选择海拔低于400 m、排灌方便、土层肥沃的农田。在上一年水稻收割后,用拖拉机翻犁。12月初,整畦前开直条沟,每667 m2施腐熟优质土杂肥或牛栏粪1500 kg,外加复混肥80 kg、过磷酸钙50 kg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地畦要整成小高畦,畦宽80 cm、畦高30 cm、沟宽30 cm。环边沟略深,沟沟相通,排灌通畅。

1.3 适时早种,合理密植

早熟毛芋在政和县从播种到收获200 d左右。后茬要插植晚稻,必须保证毛芋在7月中旬前收获、晚稻在7月中下旬插秧。因此,毛芋应于上一年12月中上旬抢晴抢早种植。株距40 cm,每667 m2种植1400~1500株。

1.4 早盖膜,勤管理

播种时抹掉除顶芽外的多余芽和芋毛,下种后盖草木灰、细土,盖土后的芋畦要求呈龟背状,畦表喷精禾草克或草甘膦等除草剂,以防杂草滋生,然后盖上地膜。一般30 d左右出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芋苗大量出土。前期气温较低,破膜扶苗时应尽量减小破薄膜范围,在膜边上盖土,既可保温、保湿,又可防止杂草生长。一旦天气转暖,为防膜内芋苗被烈日灼伤,应及时破膜扶苗。

1.5 适时中耕培土,重施壮苗肥

在3月下旬结合除草和小培土施壮苗肥,每667 m2用45%复合肥45 kg点兜撒施;在4月中旬结合大培土,重施第2次壮苗肥,每667 m2用45%复合肥50 kg、硫酸钾30 kg点兜撒施,施后覆土。

1.6 加强水分管理

5月份之前,保持土壤湿润以根湿为宜。进入6月份,气温升高,芋叶增大,蒸腾量大,此时地下部分正处于膨大期,对水分需求量大,应保持沟中有水。收获前15 d才可断水。

1.7 病虫防治

毛芋在整个生长期内虫害发生率较低,主要以蚜虫、芋螨、斜纹夜蛾为主,可用高效、低毒的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病害主要有软腐病、芋疫病、叶斑病等,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政和县正常双季晚稻移栽期为7月中下旬,种植早熟毛芋后,芋农要把毛芋收获后的农田及时交还,合作社机插晚稻,水旱轮作,可提高水稻的产量。

2.1 灌水溶田,耕地整理

由于头季芋叶、芋根回田量大,因此在毛芋收获后要及时灌水溶田,并适量撒施石灰调酸、杀菌。先用旋耕机翻犁,再用起畦机装上尾轮代替旋耕机耕地,可保证耕地不过烂,又可提高工效。一般施用基肥后耕地2遍,用手扶拖拉机拖着木板将地拉平,沉实后即可进行机插。

2.2 选择高产优质品种

应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优质品种,政和县选择甬优15、泰丰优3301、湘两优396等品种,可确保高产目标的实现。

2.3 培育适龄机插秧苗

机插杂交稻对秧苗要求高,秧龄应控制在18~20 d。根据实际情况,播种期在6月中下旬,用塑料软盘分批播种,适当增加播种量,每667 m2大田用种量为1.4 kg,分播18个软盘,每盘播种量75 g(杂交种)。用精量播种机排种制盘,确保播种均匀一致,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80~100,育秧软盘播种后,采用基质覆盖、暗化培育方式(发芽后2~3 d,软盘相叠后移至遮阳网下暗化育秧),有利于出苗整齐。秧苗1叶1心后在傍晚揭去遮阳网;秧苗3叶1心时,对秧苗喷施多效唑(每667 m2用30 g),从次日早上开始秧田保持薄水层;播种后18~20 d、3.5~4.0叶龄时,连盘带秧运送到大田机插,插秧前2~3 d秧田完全排水晒苗。

2.4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采用6行插秧机以30 cm×18 cm规格为宜,每667 m2插1.23万穴,机插深度控制在1.5~2.5 cm,空穴率控制在4%左右,每667 m2实际穴数1.18万穴,每穴1~3苗,基本苗2.95万苗。由于杂交水稻分蘖能力强,大田高峰期每667 m2苗数可达17万~18万苗,有效穗数达14万~15万穗。

2.5 加强肥水管理

根据机插杂交水稻的生育特点和栽培要求,应掌握“前重、中补、后控”的施肥原则。基肥每667 m2施碳酸氢铵25 kg、过磷酸钙20 kg、氯化钾10 kg,追肥用25%水稻专用肥40 kg,追肥的同时配施除草剂;穗肥看苗适施,可施尿素5.0~7.5 kg或复合肥10 kg。大田水分管理应遵循浅水促蘖、够苗烤田、后期勿断水过早的原则;当每667 m2苗数达17万~18万苗时,应排水烤田,苗旺田重烤,苗弱田轻烤。

2.6 综合防治病虫害

根据病虫情报,结合田间调查,以预防为主、化防为辅。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病虫害,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责任编辑:林芸青)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a planting mode of taro-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rice

CHEN Ai-xiu

(ShitunTownAgriculturalTechniqueExtensionStationofZhengheCounty,NanpingCity,FujianProvince353601)

Production practices showed that the planting mode of taro-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rice is a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on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taro-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rice mode at the towns with low altitude in Zhenghe County.

Taro;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ric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5-10-28

陈爱秀,女,1970年生,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5.11.013

猜你喜欢

政和县软盘晚稻
保存图标也出手办了?
政和县生态资源林业运营中心揭牌运行
闽北革命老区“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推进会在政和县举办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2014年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水稻淤泥软盘育秧技术要领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
READINGS
软盘 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