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金线莲大棚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5-04-17黄冬梅
黄冬梅
(福建省厦门市林业局 361003)
福建金线莲为兰科花叶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金线莲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素有“药王”“金草”“神草” “鸟人参”等美称,全草均可入药,其味平、甘,具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解毒、止痛、镇咳等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1]。福建金线莲生长于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最适宜温度为20~32℃,性喜阴、潮湿,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 lx左右,忌阳光直射,土壤要求疏松、透气、湿润,宜在偏酸性土壤 (pH 4.5~6.5)条件下生根。因金线莲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福建省掀起了种植热潮,大多利用林下栽培或大棚种植金线莲。本文通过调查厦门市大棚栽培金线莲生产模式,总结福建金线莲大棚无公害栽培技术,旨在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1 大棚建造
选择在有林有水的山沟建造大棚,要求建造大棚的地块冬季避风保暖,能够保持湿度,且交通便利。大棚采用南北走向,棚的大小因地制宜,棚高5~6 m,肩高3.0~3.5 m,棚顶及四周先覆盖薄膜,再盖上2层遮阳网,便于人工控制棚内温度和光照。棚内安装种植铁架,宽1.0 m、高1.5 m,长度依大棚而定,分3层种植,层间距45 cm,两排铁架之间保持60~80 cm的间距,便于日常管理和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2 栽培基质选择
福建金线莲喜疏松、肥沃的土壤,人工栽培采用泥炭土∶珍珠岩=10∶1的比例配制栽培基质,这种栽培基质经高温消毒后可重复使用2~3次,也可按泥炭土∶谷壳∶细沙=10∶1∶1的比例配制。种植前对栽培基质进行日晒消毒,消毒后每100 kg栽培基质加入熟石灰5.0~7.5 kg,pH值控制在5.4~5.6。将配制好的栽培基质均匀铺放在育苗盘内。
3 种苗选择
选择质量等级达到合格标准要求的组培苗种苗。合格种苗标准:瓶苗培养基及材料无污染,种苗生长旺盛,叶片色泽正常,根尖白色,没有烂根,符合金线莲植物学特征,株高8~10 cm,叶片4~5片。
4 田间管理
4.1 适时移栽
4.1.1 种植前准备 移栽前应先将培养瓶摆放在大棚内相似的栽培环境下炼苗1个月左右。小心将炼好的组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并将附着在根部的培养基冲洗干净,以免滋生杂菌,造成根腐,然后整齐摆放在塑料筐中,保湿备用。洗净种苗后用高锰酸钾800~1000倍液消毒5~10 min,按苗重、大小分级后,选壮苗直接在基质中种植。
4.1.2 移栽时间 1年1季的以11~12月移栽为宜,要注意冬季避风保暖,保持湿度;1年2季的以5~6月和10月移栽为宜,既要注意防止夏季高温发生猝倒现象,又要防止冬季干燥对金线莲生长产生影响。
4.2 合理密植
大棚种植多采用苗盘栽培,以40 cm×40 cm栽培盘为例,每盘种植90~100株。栽培宜浅不宜深,要保证2~3条气生根植入土中,定植过程不要挤压金线莲根茎,种植后淋透定根水。
4.3 肥水管理
水分是影响金线莲生长的最主要因子,空气湿度高促进金线莲生长并可提高植株鲜重。金线莲需水但忌积水,栽培介质过湿易导致茎腐病,应采取改善通风透光的措施予以调节。在栽培盘边经常洒水,可使金线莲处于相对湿度在75%以上的小环境中。浇水量及次数随植株的发育状况及生长环境而调整,一般2~3 d浇1次水,每次浇水量以栽培基质手捏成团、落地松散为宜。每15 d左右施肥1次,最好使用农家液态肥或沼气液稀释1000倍,施肥时忌污染金线莲叶片,如果不慎污染应立即喷清水冲洗。
4.4 温光管理
温度以16~28℃为宜,光照强度以2600~3800 lx为宜,光照过强会使叶片白化,光照过弱会使植株纤细徒长,禁忌夏秋中午直射阳光,否则会引起日灼损伤叶片。大棚栽培采用遮阳网调节棚内温度和光照,冬季要用1层遮阳网和薄膜保温;夏季阴天使用1层遮阳网,晴天上午10:00后用2层遮阳网,下午15:00~16:00收起1层遮阳网,同时通过大棚外喷雾或棚内水帘降温。大棚栽培要注意通风透气,做到24 h通风不间断。移植后1~2个月以培养壮苗为主,光照强度以略低于正常日照的1/3为宜。移植后3~4个月可适当增加光照和通风透气。
4.5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原则。在大棚栽培通风口设置防虫网、防鸟网,减少害虫、鸟类进入大棚为害的机会。在大棚周围出入口放置捕鼠器,棚内放置粘虫板,减少虫鼠为害。金线莲最常见的病害有白绢病和茎腐病,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并用生石灰粉处理病穴。尽量少施或不施农药。必须用药时,白绢病用50%福多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75%灭普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喷1次,连续喷2~3次;茎腐病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喷洒处理,着重喷植株基部及四周地面。
4.6 适时采收
移植6个月后,金线莲长有7~8片叶子、株高15 cm左右、单株重2~4 g时即可采收。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