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生态高效课堂——桃源县四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案例分析
2015-04-17陈德才
陈德才
(桃源县第四中学 湖南常德415700)
两年前,学校校长陈立新提出打造学科“生态高效课堂”的倡议,但由于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滞后,研究与实践进展缓慢,效果并不理想。2014年,学校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这给生态高效课堂的实施带来了新的契机。学校结合生态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一系列电子白板使用培训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活动,积极构建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生态高效课堂,推进学校“生态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一、生态高效课堂因电子白板更加完美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突出个性张扬,学习潜能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要求师生平等,构建平等和谐的学习伙伴关系。学校提出打造“生态高效课堂”,就是强调如何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一种实践探索和教学模式。
1.“生态高效课堂”核心理念及主要特点。
(1)核心理念:尊重、唤醒、激励。
(2) 主要特点:自然和谐、保护自尊、师生平等、心情愉悦、合作探究,就是在每节课中让每个学生都有知识、方法、过程等方面的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3)五项策略: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制定决策,设置环节;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课后尽可能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性作业。
(4) 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生态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5) 基本元素:生态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条件:教师情绪激昂;表征:单位时间内知能的最大化;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主要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技术支撑:生态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2.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内涵与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对传统的黑板、粉笔、板擦“三位一体”的旧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性突破。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学强调的是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性功能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便利,改变了课堂教学的传统相对单一的互动方式,为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技术基础。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交互性强、直观、形象、易操作的特点,对学生视听感官有着强烈吸引力,它作用于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前期电子白板的使用情况来看,其对教学的支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学校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依托网络实现资源“班班通”,利用互联网对教育资源进行连通,同步实现网上教学和管理,彻底打破了教室、教师、校园的原有边界,实现局域、城域无界限。电子白板系统启用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电子白板、短焦投影仪、网络多媒体教学机等信息化设备,实现互动教学。同时,电子白板连通网络,配备录像设备,可把每一节课,包括课件、学生的讲解、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供老师、学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目前,学校24个教学班级全部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因白板具有倒计时、擦除、图层、透明、探照灯、幕布、书写、绘画、涂色、照相等效果和功能,可以设计出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这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真正互动起来,学生有了更多到白板前展示、表现、练习和合作的机会。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完成了课堂新技术与新文化的高度融合。
通过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电子白板进一步推动学校“生态高效课堂”向纵深发展,激发教师的实践激情和学习需求,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合的模式与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最终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于电子白板的生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引进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造了新的教学结构,打造了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基于电子白板的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使单向“灌输”转为双向的“对话”和“互动”。师生在“对话”和“互动”中形成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变成一种生态的、生成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经过各学科教研组的研讨和实验,学校初步建构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由“导入明标、自学质疑;精讲探究、展示交流;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即三段六环节构成,基本流程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疑难点拨;当堂检测,课堂评价;课外学习,拓展延伸。基于电子白板是“生态高效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得以充分展示,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的互动得以全面展现,让课堂充满生机和快乐。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现师与机的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电子白板打开相关的教学软件、课件、资源库等,把与教学相关的声音、图片、动画、文字、视频等展示给学生看,适当地创造学习情境和氛围,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地吸引到课堂上。电子白板笔的便捷使教师从电脑前解放出来,在讲解和操作上都更方便。教师通过白板展示问题或学习任务,适当地运用电子白板的“探照灯”进行重点部分的强调,可较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也会特别留意教师强调的部分问题。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激活思维,指导学生有方向地思考和寻找相关的资料。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生与生、生与白板、师生与白板的互动。
学生根据教师导学案上自主学习的问题,通过自学、对学、群学等形式积极寻找“答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学生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上课时就不用忙着记笔记,也不用在黑板上临时书写了。腾出来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表面上看分到每个人、每个小组展示的版面少了,但是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依然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在学生的巩固、反馈中,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这种教学模式衍生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自学不会的通过同伴对学学会了,同伴解决不了的通过小组群学解决了,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大展示解决了,如果全班同学都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教师的调拨解决。在探究新知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呈现相关的资料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电子白板新技术的植入,学生在电子白板上以注解、板书、画图、列表、圈画等形式进行汇报交流,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使得学生汇报和交流的兴致更高,而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汇报成果随机保存在电子白板中以方便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
基于电子白板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学习更直观,更专注,学生发生的错误,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这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媲美的。
3.展示交流,疑难点拨——实现师与生、生与生、生与白板、师生与白板的互动。
展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与传统课堂回答教师的提问是完全不同的,学生需要把自己通过预习掌握的知识及学习情况通过讲解、叙述、表达、实验和表演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不再是按部就班地讲题、授课,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或就某一疑点进行探讨交流。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难点疑点时即时给予点拨,成为了策划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演”,所采用的“剧本”即“导学案”。
教室不再以黑板为主,而由电子白板取代,白板与电脑终端相连,与传统的黑板相比,高科技的白板所体现出来的诸多功能和巨大优势一览无余。课堂上学生不仅可以在白板上随意书写、删改,而且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设置颜色,或者选择截屏保存。这样的课堂属于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主角、主体,而教师则退居幕后,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同伴、学长、导师。
4.当堂检测、课堂评价——实现生与白板的互动。
学生在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当堂的运用以便及时进行巩固,同时也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对学生练习的评价反馈,学生对同伴的练习进行评议,对进一步指导学生更好地、更准确地掌握方法、理解知识很有帮助。这个反馈过程可以口头评价、可以网络点评、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集中点评。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互相联通,每节课后,包括教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譬如,语文组的陈老师布置学生“人物片段描写”练习作业,要求学生按照方法在“我的创作”中进行即时创作,然后上传到校园网。这样,其他同学则可以对上传的作品进行评议,写意见,打等级,原创学生则根据意见再修改、再上传。教师则通过呈现几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运用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和画笔书写功能进行集中点评,使学生更明确习作中错误的地方和掌握评改的方法。
5.课外学习,拓展延伸——实现师与生或生与生的互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要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的学习任务或探究任务,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英语科的沙老师,她在上高一年级的习作课时,就留了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以同伴形式或小组形式具体介绍一种动物,建议运用PPT或电子报形式进行表现,然后发到校园网,教师则把学生完成的作品上传到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在下一节习作评议课中,就可以轻松地指导和评改了。这个模式体现了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变讲授者为指导者;体现了学生地位的转变,变接受者为主动学习主体;体现了媒体功能的转变,变演示工具为认识工具;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转变,由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为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另外,在网络环境下,备课系统还可以使师生在开放的学习平台上共享备课的乐趣和学习成就感。预习功能可以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展示功能可以让学生充分享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反馈功能则能通过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教学的及时反馈,为形成新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评价功能,通过网络的评价系统进行学生实时评价及阶段性评价,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课堂、人文课堂、安全课堂、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