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小鸭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疗报告
2015-04-17陈泰生福建省云霄县陈岱镇畜牧兽医站363308
陈泰生 福建省云霄县陈岱镇畜牧兽医站 363308
一例小鸭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疗报告
陈泰生福建省云霄县陈岱镇畜牧兽医站363308
某场饲养的2 000羽小鸭于21日龄时出现个别鸭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闭目昏睡,经检查诊断为鸭疫里默氏菌病,通过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控制。
鸭疫里默氏菌病诊断防治措施
鸭疫里默氏菌病亦称鸭传染性浆膜炎,俗称鸭包心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雏鸭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小鸭、小鹅等水禽,多发生于15~30日龄雏小鸭,老疫鸭场呈慢性,未染疫鸭场呈急性经过。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为主要特征病变,鸭群死亡率高低与饲养管理水平、卫生状况以及混合感染程度有密切关系。现将一起小鸭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某场饲养的2 000羽小鸭,鸭群14日龄免疫1.0 mL禽流感灭活疫苗,于21日龄时出现个别鸭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闭目昏睡。鸭主使用氟苯尼考粉、莫迪等药混料口服,连用5 d,效果不明显,患鸭仍然不断增加,日死10多羽,一星期左右死亡100多羽。
2 临床症状
患病鸭表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眼睛和鼻孔周围有多量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部分患鸭呼吸困难、张口呼吸、两脚软弱无力,不爱走动或行走不稳,喜欢伏卧,嗜睡,驱赶时走路摇摆,腹泻,粪便呈青绿色或黄绿色,多数患鸭肛门周围羽毛潮湿污秽,重症患鸭或濒死患鸭出现头颈歪斜、前仰后翻,翻倒后划腿、痉挛抽搐等神经症状。
3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鸭,发现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表面有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外膜与胸壁黏连,气囊壁增厚、浑浊,囊膜表面有干酪样、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肿大,色泽暗红,质地较脆,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的纤维素性薄膜,易于剥离;胆囊胀大,充满胆汁,脾脏肿大,表面有少量灰白色纤维素性薄膜附着;直肠后段积留多量稀粪,膨大。
4 诊 断
4.1初步诊断根据发病情况、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鸭疫里默氏菌病。
4.2与败血型大肠杆菌病的鉴别大肠杆菌病肝脏呈现肿大、出血,并有灰白色、边缘不整齐的坏死点;偶尔出现较轻的肝周炎、心包炎和气囊炎,但没有仰脖后翻、翻倒划腿、痉挛抽搐等运动失调症状。
4.3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也叫禽霍乱)的鉴别多杀性巴氏杆菌能引起各种日龄鸭发病,发病急,死亡快,主要病变为冠状沟脂肪、十二指肠黏膜有出血点,肝脏见有灰白色、针尖大、边缘整齐、稍突出于肝表面的坏死点,无肝周炎、心包炎和气囊炎等“三炎”病变。
5 防治措施
5.1全群药物拌料治疗每千克饲料添加浆膜特号(主要成分为硫酸新霉素)500mg、浆膜炎敌(主要成分为阿莫西林)500 mg、电解质多维500 mg,连用5 d。
5.2患鸭用药肌注治疗每千克体重用速可治(主要成分为林可霉素、壮观霉素)15 mg、5%泰乐欣(成分为泰乐菌素)0.2mL混合肌肉注射,1次/d,连用2次,重症患鸭肌注3~4次。
5.3改善饲养条件,加强饲养管理选择新鲜的配合饲料,保证营养全面;搞好环境卫生,对场地用百毒杀(成分为双链季胺盐化合物)1∶500喷洒消毒,以清除场地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每天对料槽、水槽、用具等进行清洁和消毒。
经过2 d用药治疗,鸭群迅速停止死亡,5 d后,鸭群逐步恢复正常。
6 小结与体会
1)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养鸭业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鸭群感染发病后,不易根治,鸭场亦不易消毒清场根除该病,同时该菌又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养殖户多次使用同一种药物治疗时,效果会不明显。
2)此次鸭群发生传染性浆膜炎与饲养环境不卫生有一定关系,饲养的鱼塘水属于死水,鸭粪便直接排入鱼塘里,水质卫生较差,业主又没有消毒,使鸭群容易被感染发病。
3)为防控鸭传染性浆膜炎,推荐提早使用药物预防,雏鸭群在7~8日龄可使用复方抗生素或复方中成药散;对发病鸭群,可根据不同批次的鸭群采用不同种类抗生素配伍交叉治疗,尽量避免鸭疫里默氏菌对单一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B
1003-4331(2015)02-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