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焦虫病的防治

2015-04-17张秀敏崔晨光季晓明

今日畜牧兽医 2015年3期
关键词:焦虫病焦虫白花

张秀敏,崔晨光,季晓明

(1.保定市畜牧水产局,河北保定070001;2.行唐县畜产品质量监测站,河北行唐050600)

奶牛焦虫病的防治

张秀敏1,崔晨光2,季晓明1

(1.保定市畜牧水产局,河北保定070001;2.行唐县畜产品质量监测站,河北行唐050600)

奶牛焦虫病是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明显降低为其特征。本病呈季节性流行,多发生于7~9月份。但是在11月份到次年1月份期间,笔者发现接诊的奶牛发热且久治不愈的病例当中,通过临床症状与兽医实验室诊断综合分析确诊发现其中约有50%为奶牛焦虫病,其在冬季的反常发病,在当前奶牛疾病诊疗中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特提醒同行在诊疗过程中加以注意,现把在诊治过程中发生的病例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4年11月20日,某奶牛养殖户就诊,主述:所养的两头奶牛发病,白花牛已发病4天,开始体温40℃,不食,户主用退烧药进行治疗,症状缓解,但在第二天又开始高烧,请兽诊断后,医用克林霉素加安乃近进行输液治疗,连用3天,治疗后症状显轻,但停药后又开始高烧。黑花牛发病3天,体温39.8℃,突然停食,户主也用克林霉素加安乃近进行输液治疗3天,同白花牛症状相似,用药便症状减轻,停药就复发。

2 临床症状

经临床检查:白花牛体温39.9℃,少量进食,鼻镜发干,眼结膜与乳房部皮肤发白,呼吸稍快,产奶量由30千克/天降至5千克/天;黑花牛体温39.8℃,少量进食,呼吸急促,产奶量无。两头奶牛起卧及行动无异常,乳房正常。

3 实验室诊断

3.1 采取两头病牛耳静脉血做血常规检查,白花牛WBC(白细胞)数量为7.5×109/升,黑花牛WBC(白细胞)数量为9.5×109/升;白花牛RBC(红细胞)数量为6.5×1012/升,黑花牛RBC(红细胞)数量为7.5× 1012/升。奶牛WBC(白细胞)正常值为7.62×109/升,RBC(红细胞)正常值为(5.0~10.0)×1012/升。经对比,黑花牛的白细胞数量偏高。

3.2 采取病牛耳尖静脉血作涂片,用姬姆萨染色后用1600倍油镜检查,可发现两头病牛的红细胞内有折光性强的蓝色焦虫虫体、月牙形虫体、小环形虫体、卵圆形虫体、尖端以钝角相联的双梨籽形虫体。白花牛红细胞感染率为60%左右,黑花牛红细胞感染率为70%左右。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诊断为奶牛焦虫病感染。

5 防治

5.1 做好奶牛圈舍的卫生消毒与病牛的隔离治疗,在治疗时,对针头进行严格消毒,防止本病通过针头交叉感染。

5.2 病牛深部肌肉注射“双向红链灭”10毫升(主要成分:三氮脒0.2克、盐酸多西环素0.2克),0.05毫升/千克体重,1次/天;口服“原霸”口服液(主要成分:青蒿、柴胡、常山、苦参等),成年牛250毫升/次/天。因黑花牛白细胞数量偏高,治疗时配合抗菌药氨苄西林钠进行治疗,以上药物连用3天后,两头病牛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强,一周后回访,两头病牛痊愈,且无复发。

6 体会

奶牛焦虫病呈季节性流行,发病应在夏季多发,其发生和传播有一定的条件,即病原体(病牛和带虫牛)、传播媒介(蜱)及健康易感牛。在冬季作为中间媒介的蜱不会生长和繁殖,按常理冬季奶牛焦虫病不可能发病,但是在现实的奶牛疾病诊疗过程中却发现了,其发病的原因可能是夏季奶牛在感染焦虫病后,成为隐性带虫牛,天气变凉后,在体内潜伏,不表现症状,到冬季后由于气候等外界条件的因素及奶牛本身体质等因素激发奶牛发病。因此在这里提醒同行如遇到如体温反复高热,且久治不愈的奶牛后,应考虑是否是奶牛焦虫病感染所致,防止误诊,耽误治疗。

猜你喜欢

焦虫病焦虫白花
牛、羊焦虫病的诊治措施探微
羊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治
肉牛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牛焦虫病防治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还会睡在爸爸妈妈房间里呢!
一起绵羊泰勒焦虫病的诊断治疗经过
浅析牛焦虫病
羊焦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一种新的花柱多态现象——白花丹科植物细裂补血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