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环形泰勒虫病的诊断
2015-11-14张文燕
张文燕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070001)
奶牛环形泰勒虫病的诊断
张文燕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070001)
1 前言
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的一种对牛危害严重的血液原虫病。环形泰勒虫病是一种地方性流行病,该病现在在南非和南欧非常流行,并通过中东、印度和俄罗斯南部传到中国。在我国,该病主要流行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在流行区,该病经残缘璃眼蜱传播。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从5月份开始,6~7月份达到高峰,8月份逐渐减少;在年龄方面,以6月龄至2岁的牛最为易感,若从非疫区引进的牛,不论年龄、体质,均可发病,且病情较为严重,死亡率亦极高。患病的幼牛带虫免疫可达2.5~6年。该病病原体经蜱传给牛只后,在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内寄生,常引起以高热、贫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
近年来,奶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对改良的新品种以及外地引进的牛的危害更为严重,这严重影响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所以,对这种病进行诊治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为此,对该病的防治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并研制出了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对牛环形泰勒虫病起到了控制作用,降低了经济损失,但牛焦虫细胞苗的保存期较短,难以推广。
近年来,环形泰勒焦虫病发病区未见缩小,反而随着养牛场之间的引种呈扩大趋势,该病对养牛业危害仍然很严重。若从根本上控制本病的发生和发展,应该一方面研究更为有效的疫苗来预防该病,另一方面应做好消灭传播媒介(蜱)的工作。
本病诊疗工作,主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初步疑似为本病,最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牛环形泰勒焦虫病。合理、科学诊断该病,将有助于该病及时治疗和控制,同时也为养牛业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有益经验。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试剂
姬姆萨染液,配制方法如下:
取市售姬氏染色粉0.5克,中性甘油25.0毫升、无水中性甲醇25.0毫升先将姬氏染色粉置研钵中,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再加再研磨,直到甘油全部加完为止。将其倒入60~100毫升容量的小口试剂瓶中,在研钵中加少量甲醇以冲洗甘油染液,冲洗液仍倒入上述瓶中,再加,再洗,再倒入,直至25.0毫升甲醇全部用完为止。塞紧瓶塞,充分摇匀,放置65℃温箱24小时或室温3~5天。并不断摇动,此即为原液。染色时取原液2.0毫升至100毫升蒸馏水中,混匀即可用于染色。
2.1.2 培养基
鲜血琼脂培养基,参照姚火春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称取10克琼脂,加到500毫升普通肉汤内,加热煮沸,待琼脂完全融化后,将PH调至7.4,再加热煮沸20分钟。用蒸馏水湿润夹有薄层脱脂棉的纱布过滤,高压蒸汽灭菌。
将灭菌的普通琼脂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0℃左右,加入采自健康绵羊或家兔的脱纤无菌血液(每100毫升普通琼脂加入鲜血5~6毫升),混匀后倒入灭菌平皿。待凝固后,置37℃培养24小时,无菌检验合格方可保存备用。
2.1.3 发病情况
本次病例来自一家养牛场,经场内工作人员介绍,先前发病及病死牛均经进行了血相检测,发现无白细胞或白细胞明显降低,红细胞沉降系数正常。同时,该场按抗菌、解热原则进行了治疗,发病牛均用丁胺卡钠和头孢噻圬钠等输液治疗,除一头发病牛症状减轻外,其他牛病情无明显改善,仍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气喘,最终以死亡为转归。
2.2 方法
2.2.1 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该场饲养规模,引种情况,发病及死亡情况,发病史等。
2.2.2 临床症状观察
观察病牛精神,体温,食欲,毛发,粪便,尿液状况。
2.2.3 剖检病变观察
剖检其中3头病牛或病死牛,观察其体表病变及内部脏器病变情况。
2.2.4 病原学检查
细菌分离: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对病牛进行无菌采血,另取病死牛的肺、肝、肾、淋巴结等器官,无菌保存,对无菌采集的血液以及剖检的实质性器官进行细菌分离,分别在血平板划线和触片,培养分离细菌。
血液原虫检查:取所采集的病牛血液及穿刺的淋巴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小心推片,制成涂片,干燥后滴加2~3滴甲醇到涂片上,使其固定后用姬姆萨氏液染色30分钟左右,蒸馏水水洗,干燥后镜检。
淋巴内容物检查:穿刺牛体表淋巴将淋巴内容物涂片,姬姆萨氏液染色后镜检。
3 结果
3.1 发病情况调查
该养殖场共饲养奶牛4000头,其中有2000头是由本场自繁自养的,其余2000头是从外地牛场引进的,其中部分引进牛只来自东北地区。本次疫情中,发病牛均为本地牛,引进牛未见发病。发病10日左右共计死亡10头。之前本场无该病的发病史。
3.2 临床症状
病牛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被毛蓬乱、躯体消瘦,部分病牛神经症状明显,呼吸急促,全身无力,行走摇摆,结膜贫血、黄染,尿液发黄,粪便呈黑色,鼻孔流清白黏液,有些牛鼻孔可见泥土,部分牛胸前或覆下水肿。早期体温升高,到后期体温不升高。
3.3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病牛全身皮下、肌间、黏膜和浆膜上均有大量的出血点和出血斑。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暗红色和灰白色大小不一的结节。胸腔内有大量的红色渗出液,心肌有弥漫性出血点,心房有出血斑,心脂肪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肺水肿和气肿明显且被膜有瘀血斑和出血斑肺门淋巴结肿大。瓣胃坚实难以剖开,皱胃黏膜肿胀,有许多针头至黄豆大、暗红色或黄白色的结节,结节部上皮细胞坏死后形成中央凹陷、边缘不整有稍隆起的溃疡病灶,胃黏膜脱落。脾脏明显肿大,被膜上有出血点,脾髓质软呈黑色糊状。肾脏肿大、质软,有粟粒大暗红色病灶,外膜易剥离。肝脏肿大,质脆,色泽灰红,被膜有多量出血点和出血斑,肝门淋巴结肿大,胆囊肿大黄染。血液稀薄呈淡红色,不易凝固。
从图1可知,明显地可看出病死牛心脏脂肪有大小不等的出血;图2可知,心肌出血点或出血斑;图3可知,肠黏膜上有明显的出血斑;图4可知,胃壁上大小不等出血点。
图1 心脂肪出血
3.4 病原学检查结果
3.4.1 细菌分离
用血液和脏器作血平板划线和触片培养后,均未见有细菌生长,排除该病为细菌性疾病的可能性。
3.4.2 血液虫体检查结果
在对无菌采集的病牛作血液涂片后,采用姬姆萨染色,镜检发现其红细胞内有多量小于红细胞半径的环形泰勒虫病原体,细胞内虫体呈梨形、环形或椭圆形。染色结果见图5。
图2 心肌出血
图3 肠黏膜出血
图4 胃壁出血
图5 吉姆萨染色结果
3.4.3 淋巴结穿刺淋巴内容物涂片检查结果
可见到淋巴细胞内有圆形、椭圆形的石榴体。
4 讨论
4.1 诊断关键
该病与牛巴贝斯焦虫、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在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上较为相似,同时染色时应与附红细胞体病原体作区别,以防出现误诊,延误治疗时机,造成大的经济损失。在本次疾病诊断过程中,先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牛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作出初步推断,确诊本病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在对无菌采集的血液涂片进行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发现红细胞内有多量小于红细胞半径的环形泰勒虫病原体,从而确诊为本病。虽然在本次疫情中,有部分症状及病变与某些细菌性疾病及牛巴贝斯焦虫、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相似,本人在实验室病原学检查过程中,细菌分离培养未见有细菌生长,可排除细菌性疾病的可能性。
诊断牛环形泰勒虫病还应注意与牛双芽巴贝斯虫病相区别。有些兽医工作者常把可视黏膜黄染、出血、有血红蛋白尿作为诊断牛环形泰勒虫病的临床依据。牛感染泰勒虫发病时,可视黏膜常表现贫血和出血,这是由于虫体在网状内皮系统内进行大量无性繁殖抑制了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发育不良、增生缓慢而引起的,再加上毒素对组织器官的破坏作用,致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发生出血斑块。当虫体进入红细胞后,一般不再进行裂体繁殖,所以对红细胞的溶血和破坏作用都远比双芽巴贝斯虫小,故临床上很少能见到可视黏膜黄染和血红蛋白尿。当牛患双芽巴贝斯虫病时,由于虫体在红细胞内以成对出牙的生殖方式进行无性繁殖,虫体对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此时血红蛋白转变成胆红素滞留于血液中引起黄疸,可视黏膜被黄染,当一部分血红蛋白随尿液排出时,则出现血红蛋白尿。因此,临床可视黏膜黄染程度、血红蛋白尿的有无是区别泰勒虫病和双芽巴贝斯虫病的重要依据。对附红细胞体镜检时,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呈菜花状或星状,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紫红色虫体,折光性较强,寄生在红细胞表面还可寄生在血浆中,且姬姆萨染色中变形体较为常见。另外,80%以上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边缘,圆形,边缘整齐。一个红细胞可以附着1~16个虫体,甚至更多,个体较小,0.3~0.8微米。当它在繁殖阶段时,虫体呈多样性,有圆形、三角形等,但在带虫阶段一般呈圆形。
4.2 带虫免疫
牛只建立焦虫病带虫免疫后,即意味着这些牛发生焦虫病的可能性已显著降低,但建立带虫免疫功能时,必须严格控制焦虫病的感染率。因为牛感染焦虫过多即使不发病也会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及引起皮炎,同时也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所以在建立带虫免疫功能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牛只的感染状态。
4.3 流行要素
焦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构成该病流行的基本要素有三种,即病原体(焦虫)、硬蜱和易感动物,三者形成一个流行的链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就不可能有焦虫病的发生和流行。鉴于该病危害性大治愈率低且无特效药,因此,主要应采取综合措施防制该病的发生。
焦虫病原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该奶牛场进行问诊时发现,该场4000头奶牛中除2000头是自繁自养外,还有部分是从东北某牛场引进的,我国东北是焦虫病主要发病区,上述外来牛可能成为本病重要传染源之一。但该场在引进时又未做严格的隔离观察及相关检查,引入病牛或传播媒介(蜱),引发了本次疾病的发生。由于外地牛生存于该病原体的环境中,对其有一定的耐受性或带虫免疫能力,而本地牛却未曾接触过该病原,对病原体较为敏感,因此,本次疫情发病牛主要为本地牛。由此可见,应加强检疫,严格控制牛只调动,以防本病。若确需引进牛只,应选择蜱不在牛体活动的时期进行,应从非疫区引进,且对引进的牛只进行隔离观察及作相应检查后再合群。
本病的发生还与畜主对蜱等吸血昆虫的危害性认识不清,对消灭奶牛场的各种寄生虫重视不够。任蜱等吸血昆虫在该奶牛场生长、传播有关。要消灭牛环形泰勒焦虫病,预防的关键是在灭蜱。应根据当地蜱的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制定灭蜱措施,严格执行,并要始终坚持防重于治。在发病季节,每隔15~20天,用辛硫磷浇泼剂,经自来水500倍稀释后,喷雾牛体、牛舍、牛床及周围环境等处灭蜱。同时,配合使用伊维菌素散剂按0.2毫克/千克体重拌料口服,每月1次,进行灭蜱,尤其在蜱虫活动季节,需严防蜱和吸血昆虫对牛体叮咬而传播疾病。
4.4 综合防治
药物预防可用血虫净(主要成分:三氮脒)按5毫克/千克体重,配制成5%的溶液,每隔20天给牛注射1次,还可用咪唑苯脲进行肌肉注射预防,用量为2毫克/千克,这种方法可有效杜绝该病发生和传播。
近些年来,经过科研工作人员的努力,已经研制出了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在疫区对新购进的尚未感染焦虫的牛只用抗焦虫病疫苗进行预防,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尽管孙世荣等(2000)报道,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苗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疫苗保存期较短,其使用仍难以推广,各科研单位及个人还需继续研究延长细胞苗保存期的方法,进一步扩大成果的推广应用。此外,在威胁地区的牛群可因不断受到蜱的侵袭(可人工接种),部分牛只可能成为长期带虫者,故产生长期带虫免疫。因此,在老疫区若不能完根除焦虫病,可使牛群经常带虫或感染牛蜱,并使之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但需用抗焦虫药物来控制感染的数量和程度。
加强饲养管理,要注意放牧环境,认真搞好畜舍内外卫生,在蜱活动季节及时灭蜱。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牧区放牧避免牛群到蜱大量孳生的牧场上放牧,清除牛舍周围杂草,喷洒灭蜱药物。
总之,在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防治过程中,应贯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好预防工作。根据牛场疾病的发病季节及当地传播者生活习性等地域特征制定一整套防治措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发病率,同时也是降低饲养成本、减少饲养风险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另外,近几年焦虫和附红细胞体及细菌类等混合感染的病例比较多,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及病变自然也会有交叉,因此,我们在诊断病情时要综合考虑,不能只看到其中一种,而忽视另外病因,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