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对比研究
2015-04-17韦启鹏周泉勇唐艳强万明春霍俊宏刘林秀
杨 群,韦启鹏,周泉勇,唐艳强,万明春,霍俊宏,刘林秀
(江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几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对比研究
杨 群,韦启鹏,周泉勇,唐艳强,万明春,霍俊宏,刘林秀
(江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疫苗免疫是我国目前防控猪瘟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我国如今猪瘟疫苗的生产厂家有几十家,品种也多种多样;因此,本文挑选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两种细胞苗和一种脾淋苗对同一批猪分四个组进行免疫试验,随后,检测免疫当天及免疫后7天、14天、21天、28天、35天、42天试验猪体内的猪瘟抗体水平,从而了解免疫后一段时期内猪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及比较不同疫苗之间的免疫效果。
猪瘟(Hog cholera,HC),又称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小血管壁变性、全身泛发性小点状出血及脾梗死等为主要特征。猪是猪瘟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传染源主要来自病猪,而病后带毒猪、潜伏期带毒猪和隐性感染猪也均可成为传染源。
在猪瘟的防制中,疫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疫苗目前仍然是有利的武器,剔除猪只自身的原因,疫苗本身的效价高低是决定猪瘟免疫成败的关键。低效价的疫苗免疫后猪体产生的抗体不足以抵抗野毒的侵袭,接种猪虽不发病,但成为终生带毒、排毒的传染源,给净化猪群造成极大障碍,也是近年来温和型、非典型猪瘟频发的原因之一。所以目前许多猪场在猪瘟的防疫中,都往往采用加大免疫剂量来解决这一不足。目前市场上的猪瘟商品疫苗种类主要有细胞苗、组织苗和脾淋苗三种,不同疫苗种类及不同生产厂家之间的免疫效果也有差异,因此,在疫苗种类的选择上也与猪瘟免疫效果密切相关。为了验证不同厂家猪瘟苗的免疫效果,本人通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三种疫苗免疫同一批猪后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猪体内猪瘟抗体水平来比较彼此间的差异。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猪瘟疫苗
猪瘟细胞苗A(江西某生物制品厂,批号:20130511),简称A苗;猪瘟细胞苗B(广东某生物制品厂,批号:20130618),简称B苗;猪瘟脾淋苗(福州某生物制品厂,批号:20130408),简称C苗;免疫增强剂(福州某生物制品厂,批号:201304015)。
1.1.2 试验猪
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猪场选择产仔日期相同4头母猪,每窝各随机挑选6头仔猪,分为4个试验组,共计24头,每头猪都按顺序打上耳标,便于以后采血和记录时区分不同猪只;4头母猪都实行每年注射两次猪瘟疫苗的统一免疫方式,剂量是每头细胞苗8头份。
1.1.3 检测试剂
猪瘟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由美国IDEXX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猪分组与免疫
将24头仔猪分为4组,每头猪在耳标上标上号码,所有试验猪都在45日龄(2013年8月20日)首免,试验1组注射C苗1头份,猪的耳标为1~6号;试验2组注射A苗4头份,猪的耳标为7~12号;试验3组注射C苗1头份+免疫增强剂0.5头份,猪的耳标为13~18号;试验4组注射B苗4头份,猪的耳标为19~24号。从试验当天起每隔1周对试验猪采血1次,即从免疫当天及免疫后7天、14天、21天、28天、35天、42天各检测1次猪血清中猪瘟抗体,试验时间从2013年8月20日开始,至2013年10月11日结束,共计42天。
1.2.2 被检血清采集
每次早晨用5毫升注射器对试验猪空腹进行前腔静脉采血,每头3~5毫升,将血样注入5毫升无菌真空采血管,采完后立即带回所兽医诊断实验室进行血清分离;分离方法就是将所采集的血样置37℃恒温箱中温浴30分钟,再经每分钟转2000圈离心5分钟,静置后分离上层血清于0.5毫升EP管,-20℃保存备用。
1.2.3 血清抗体检测
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结果用阻断率表示,阻断率大于或等于40%判断为阳性,阻断率小于30%判断为阴性,阻断率在30%至40%之间判断为可疑。
2 结果与分析
对4个试验处理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F值=1.32,进行F检验,查F值表,F0.05(3,20)= 3.10,F0.01(3,20)=4.94;F值≥F0.05,表明四个试验组在21天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
对4个试验处理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F值=2.29,进行F检验,查F值表,F0.05(3,20)= 3.10,F0.01(3,20)=4.94;所以F值≥F0.05,表明四个试验组在42天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
3 小结与分析
3.1 各个试验组仔猪在注射猪瘟疫苗后,猪瘟抗体水平都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猪瘟抗体水平消长规律的理论一致,纵观仔猪首免日龄的抗体水平检测数据,可以发现其离散度很大,(抗体水平最高为80.1%,最低为20.0%)均匀度很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接种时母源抗体过高,也可能是仔猪本身的免疫抑制。
3.2 4个试验组内,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4组的抗体水平至免疫5周后达顶峰,而后下降;而试验3组免疫至首免后50天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是疫苗与免疫增强剂共同作用可以缓解母源抗体对疫苗抗原的中和效应,另一方面推断可能是兔体脾淋成份对记忆性免疫应答的促进作用。
3.3 对4组仔猪21日龄及42日龄抗体平均值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这与沈意兴等报道的有所不同,其原因有待以后进一步分析,但是,试验1组和试验3组的抗体保护率(抗体检测值≥4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的结果与他们的报道相符合;究其原因,可能是脾淋苗中的兔脾淋组织液含有某些免疫增强因子,能够明显增强活疫苗的免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