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环境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2015-04-17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泽熙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张泽熙
完善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环境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张泽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备受世人瞩目。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却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有效的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经济与环境走上协调发展之路,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但环境治理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各地环境监测管理人员缺乏、被监管企业数量众多,污水、废气的偷排、乱排现象依然明显,环境监测管理方式和设备滞后于环境治理形势等。因此,建立高效的环境监测网络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高效的环境监测网络能够提高环境治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使环保部门能够客观、准确、及时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动态变化情况,为治理决策提供全面、翔实的数据支撑,为环境执法提供重要依据,强化污染源监督管理力度,预防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涉及设备制造、信息应用、环境保护等多个产业,它还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当前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
1.跨区域、跨流域监测的自动化、实时化程度较低。
以浙江省为例,截至2014年年初,全省145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中,75个建有水质监测自动站,自动化率仅为51.7%。在已建成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由于监测项目不全,大多不具备流量监测参数,尚未实现水质和水量的实时监控和同步监测。此外,由于主要污染物成分时常发生变化,自动监测站相关仪器配备较为滞后,易导致自动监测结果不能客观、全面反映水质状况。
2.环境自动监测站点设置量小面窄,布局欠合理。
截至2014年年初,浙江省有空气监测点53个,其中杭州市有11个,其他10个地级市平均分布站点数为4.2个,区域覆盖率低。在站点布局方面,部分空气监测点选在无工厂的景区与校区,严重降低了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的可信度,难以全面反映整体空气质量情况。水环境监测中,部分监测设备所处位置因河道淤泥堆积,形成滩涂,取水口离岸愈来愈近,水流流动性不断降低,特别是在枯水期容易出现无法取水的情况,降低了自动监测数据的可信性。
3.设备国产化程度低,资金压力大。
目前监测设备大多从德国、日本等国进口。高昂的设备采购和维护费用使得自动监测网络前期建设的资金投入巨大,且日常运营维护成本较高,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这直接导致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将资金和人员投向“省事、见效快”的环境治理项目,而忽视了对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
4.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与交换存在困难。
现有环保监测网络大多为各区域、各单位独立开发,重复建设较普遍,且各个网络所用技术标准不统一,系统间数据共享与交换存在困难。另外,环境监测设备采购厂家不统一,也导致在通信网络及标准、通信协议、数据格式、通信效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影响信息获取及时性和可信度。
二、对我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具体建议
1.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我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建议将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作为专项规划,纳入国家环保“十三五”总体规划,根据各省的规划和实际情况,统筹建设“海、陆、空”(即:水、土壤、空气)一体的网络监测体系。以环境监测数据为支撑,建立相应的评估、考核网络。同时,还要加强环境监测设备国产化替代工作推进力度,从而降低环境自动监测站建设资金压力。
2.统一标准,加强环境监测信息的互联互通。
建议从政策和技术两个层面推进解决不同区域、不同流域环境监测信息的互联互通问题。一是出台统一的环境监测系统数据共享、对接规范性文件,并对后续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项目的技术指标进行统一指导和规范;二是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制定统一的网络技术标准,加强对现有设备及网络数据的分析和整合能力,以及不同监测设备间通讯网络配备与数据共享能力,进一步促进全国环境监测网络的规范建设和协同发展。
3.建设“后评估”制度,对环境进行科学考核、科学治理。
建议环保部门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流域的实际特点,对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后评估”年检制度,并根据年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各区域环境进行科学治理,为地方政府考核提供全面、科学、翔实的依据。此外,建议将环境监测数据向社会公示,便于人民群众及时查询和有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