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水县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2015-04-17楚永兴

绿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国林业脱粒坡度

朱 颖,楚永兴

(云南省红河州木材检查总站,云南 蒙自661199)

1 引言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林木。油茶与油棕(Elaeisguineensis Jacq)[1]、油橄榄(oleaeuropaeaL)、椰子(CocosnuciferaL)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种植后第4年开始挂果,第5年,第6年达到盛果期。其主要产品茶油是一种高级食用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同时,茶油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原料,在工业、医药、化妆品业等都有广泛的利用[2]。建水县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油茶产业前景广阔。

2 环境及土壤选择

种植油茶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造林。要求土壤pH值为5~6.5的紫色土、红壤、黄棕壤、黄壤等,年平均气温14~21℃,6~7月平均气温27~29℃,10~11月平均气温14~21℃,≥10℃活动积温4500~7500℃,年降雨量≥1000mm,无霜期≥260d,年平均相对湿度70%~86%,全年日照时数1800~2000h,海拔800~1750m(干热河谷地区除外),坡度在25°以下,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

3 种植技术

3.1 无性系配置

油茶种植需要3个以上的无性系(品系)均匀混合栽培,并且要求配比组合的花期、成熟期基本一致才能够提高产量。

3.2 整地方式

全垦整地:坡度≤100的造林地,整地深度25~30cm。穴状整地:坡度>100的造林地,以定植点为中心,直接开挖定植穴。水平阶梯整地:坡度>100的造林地,沿等高线开挖宽1.5~2.5m种植台。带状整地:按带长开垦宽1.0~1.5m的种植带。

3.3 挖定植穴

以定植点为中心开挖长、宽、深≥40cm×40cm×40cm的定植穴,挖出的表土和新土分开堆放。

3.4 苗木选择

选择粗壮直立,上下均匀,接口愈合良好,顶芽饱满,地色暗绿,无病虫害扩机械损伤,充分木质化,根系良好的1~2年生的Ⅰ、Ⅱ级嫁接营养容器苗。

3.5 回土与基肥

每穴用表土与3~5kg腐熟的农家肥与N∶P∶K=15∶15∶15的复合肥200g充分拌匀,回填至穴深的3/4处,再回填心土,回土高出地表10~20cm。

3.6 种植密度

控制密度、合理密植是提高良种单位面积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山场坡度的大小和土质的结构情况一般来说每亩种植74~133株。土壤肥厚、山脚,株行距3m×3m,亩栽74~89株;中等肥厚、山腰,株行距2.5m×2.5m,亩栽106株;土壤瘠薄、山顶,株行距2m×3.0m或2m×2.5m,亩栽110~133株,使各植株的位置互相错开,获得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油茶生长和结实。窄叶西南红山茶种植密度2.0m×3.0m、1.5m×2.0m,亩栽110~220株。

3.7 定植

选用根系良好的1~2年生Ⅰ、Ⅱ级嫁接营养容器苗,在6~8月进行。定植时,除去不可降解的容器,将苗木放入植苗穴内,使嫁接口露出地面,将土压实。

3.8 补植

定植后当年雨季结束前或第二年雨季,用相同品种苗进行补植。

3.9 田间管理

(1)间作。可间种绿肥,压制杂草,并及时压青,增加土壤肥力;也可种植矮杆豆类、花生、药材等。

(2)抚育及追肥。每年进行松土、锄草2~3次,结合抚育,进行施肥,施肥时对塘周围的土壤要翻挖,塘里要浅锄。造林后每年施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复合肥0.2kg,施肥方法为穴施,即在树冠投影边缘挖圆形或长方形沟,沟的宽和深均为30~40cm。施肥后盖土。

(3)中耕管理。结实前:每年10~11月,结合施肥,对油茶园扩穴深翻,深度20~30cm,树干周围20~30cm,耕作深度5~10cm。结实期:每年10~11月,结合施肥,对油茶园全垦1次,深度20~30cm,树干周围50~60cm,耕作深度10~15cm。

(4)施肥。幼树:定植次年起,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在5月底雨季来临前,每株施尿素25~50g;第二次在10~11月,沿树冠垂直投影线开挖宽、深≥15cm×20cm施肥沟,每株施腐熟农家肥3~5kg,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回土1/3与肥料拌匀后,再回土覆盖。

结果树:每年雨季来临前,株施 N∶P∶K=15∶15∶15的复合肥0.5~1.0kg;10~11月,每株施腐熟农家肥3~5kg,沿树冠垂直投影线开挖宽、深≥30cm×40cm施肥沟,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回土1/3与肥料拌匀后,再回土覆盖。

(5)覆盖。采用塑料薄膜、秸秆、稻草、杂草等对树盘周围土壤进行覆盖。

(6)整形修剪。纯林幼树生长至60cm时,间种生长至80cm时,剪除顶芽定干。在主干上选留不同方向生长旺盛的3~4个分枝作为主枝,每枝上选留2~3个侧枝,培养形成圆头型或自然开心形为主的树形。

(7)病虫害防治。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如表1。

表1 油茶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4 果实采收

4.1 茶果成熟特征

茶果成熟特征包括:果皮上的茸毛自动脱落,果实光滑明亮;红色茶果为鲜红色或红中透黄,黄色茶果为橙黄色或黄色变揭,青色茶果由深青色变为淡黄色或青黄色;茶树上有少量茶果微裂,易剥开;茶籽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刨开种仁为乳黄色。

4.2 采收茶果

油茶果一般在10月份成熟,寒露籽类于10月上旬寒露节,霜降籽类于10月下旬霜降节前后采收。

4.3 茶果脱粒和干燥

采收后的茶果在室内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堆放5~6d,每堆堆放150~250kg,可促进果实后熟和果实开裂,然后将果实摊到土坪晒场或水泥地晒场,经常翻晒,风晒脱粒,去壳去杂去霉即可。去壳后的茶籽应在晒几天,使其含水量降到8%以下的安全储放水平。油茶籽含水量超过10%,只能储放35~40d。若其含水量在8%以下,则可储存60~90d。晒茶籽时要经常翻动,以利晒匀晒透,一直晒到用手抓起来摇晃,能听到清脆的响声,此时说明已基本晒干。

4.4 采收茶果和脱粒干燥过程注意事项

不同品种分别采收和堆放,不得将几个品种混杂堆放。不同品种分别脱粒和堆放,不得将几个品种籽粒混杂堆放,防止出现油茶质量不稳定。采收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和环境条件进行,要因地制宜,适时采收。油茶籽粒在干燥过程中要注意防火,100m内不得有可自动的火星出现。注意场地的环境卫生,防止有毒组织和化学药品的污染。

[1]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红河州油茶产业发展规划[R].昆明: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2009(4).

[2]陈永忠.油茶中质资源[R].昆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吕芳德,余江帆.油茶高效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4]罗 勒.油茶丰产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5]钟秋平,余江帆.油茶良种繁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中国林业脱粒坡度
基于人工击打脱粒原理的食葵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基于科技论文关键词的统计分析中国林业研究热点
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Aqueducts
基于远程监控的道路坡度提取方法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中国林业产业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引领者
中国林业重要文化遗产评定标准初探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不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