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树种光叶石楠一年生播种苗的生长规律研究

2015-04-17王宝宁郑明浩刘显春

绿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石楠苗高生长量

陈 霜,王宝宁,包 兵,郑明浩,刘显春

(1.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重庆401329;2.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1329;3.重庆市城口县景之源苗木发展有限公司,重庆405900)

1 生物学特性

光叶石楠(Photiniaglabra)隶属于蔷薇科石楠属,是中国乡土树种[1]。为常绿乔木,高可达7m。叶片革质,幼时及老时皆呈红色。花多数,成顶生复伞房花序;花瓣白色,反卷。果实卵形,红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2]。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在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中试基地内进行,将2013年12月从重庆市城口县采集的成熟光叶石楠种子进行播种育苗[3],待长出真叶移入容器培养,以容器内的播种苗为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试验对光叶石楠播种苗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生长期间,按照常规育苗技术进行管理[3],未施肥。

2.2.1 地径

随机选取50株光叶石楠幼苗作为固定观测对象,采用游标卡尺每隔15d左右对其地径进行一次测量记录,至冬季结束观测。

2.2.2 苗高

测量地径的同时,采用不锈钢直尺或卷尺对苗高进行测量,至冬季结束观测。

2.2.3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在生长过程中,及时观察有无病虫危害,记录受害情况、时间,并及时进行防治。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量观察结果

由表1可知,光叶石楠幼苗的地径和苗高的净增长量有一定的规律性。地径较大值时间为8月至9月;苗高较大值时间为6月初至9月初。同时发现,光叶石楠一年生播种苗的地径和苗高生长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地径年均生长量为0.358cm,苗高年均生长量为16.292cm。但在实际测量的50株处理中,单株苗高最大生长量为33cm,地径最大生长量为0.532cm;生长量最小的单株,其地径年生长量为0.168cm,苗高年增长量为7.7cm。

表1 一年生光叶石楠播种苗生长量观察结果 单位:cm

3.2 地径、苗高生长规律

对一年生光叶石楠播种苗的地径、苗高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2~4),发现其地径和苗高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且不同生长阶段均有极显著生长[4]。根据0.01显著水平的多重比较结果,以字母变化的首尾两个时间点作为苗木生长快速期的起止点,将一年生光叶石楠播种苗地径、苗高的年生长规律分为三个阶段,缓慢生长期(5月20日至6月4日)、快速生长期(6月4日至10月23日)、缓慢生长期(10月23日至测量结束),结果见图1、图2。

可知,光叶石楠地径、苗高的快速生长期约4个半月。年净增长量分别为0.272cm、3.951cm,从6月初至10月底,生长迅速,净生长量分别为0.243cm、13.349cm,约占年净增长量的89.34%、95.68%,平均每半月净生长量为0.027cm、1.482cm。地径、苗高缓慢生长期,净生长量分别为0.029cm、0.602cm,约占年净生长量的10.66%、4.32%,平均每半月净生长量为0.015cm、0.031cm,生长曲线平稳趋势。

表2 一年生光叶石楠播种苗地径年生长动态方差分析结果

表3 一年生光叶石楠播种苗苗高年生长动态方差分析结果

表4 一年生光叶石楠播种苗地径、苗高年生长动态多重比较结果

3.3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未发现病害,虫害主要为蚜虫,可用多菌灵、五氯硝基苯等防治。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光叶石楠的试验观察发现,光叶石楠的地径年均生长量约为0.4cm,苗高年均生长量约为16cm,病虫害主要为蚜虫,可用多菌灵等防治。

研究同时发现,光叶石楠的幼苗耐寒性、耐旱性能力强,对城市园林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此外,其四季常青,树形丰满,幼叶及老叶皆为红色,花淡雅怡人,红色果实秋季累累缀满枝头,甚是可爱,适宜孤植、片植于庭院、岸堤、街旁绿地等,建议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1]杨昌煦,熊济华,钟世理,等.重庆维管植物检索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38.

[2]俞德俊,陆玲娣,谷粹芝,等.中国植物志(第三十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226.

[3]莘口教学林场.珍贵用材树种——光叶石楠[J].福建林业科技,1980(2):58~60.

[4]盖钧益.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9~103.

猜你喜欢

石楠苗高生长量
琵琶扣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石楠国画作品选登
湘西野生巨紫荆树干解析
柳杉过熟人工林生长量多年度测定分析
微生物菌肥对芳樟苗高生长的促生效果分析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美好时光里,石楠犹自开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