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风云(二)
2015-04-17余湘频
余湘频
改革开放35年来,纺织工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转型升级的探索,前22年主要完成了体制转型,让体制僵化、市场意识淡薄的国有经济退出市场,为民营经济的成长腾出了空间,后13年,则集中精力进行了产业升级。
如将这35年的转型升级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以前是探索和阵痛期;2000年到2004年是培育期;2004年以后进入加速和收获期。
同样,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类型、结构分布也充分体现了这样一种时期特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特征。
数量多规模小价值高
截至今年4月4日,沪、深两市有上市公司共2537家,其中纺织服装企业共124家,占总数的4.9%,总股本729.37亿股,占总数的2.13%。
由此不难看出,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纺织服装企业数量不少,但总体股本规模不大。而从市值占比,特别是从股票平均单价来看,纺织服装上市企业的市场估价或投资价值整体高于沪、深两市。(如图1)
主导地位的转移
2004年以前,上市的企业中主要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这一时期行业中的企业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或正处于改制中的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还相对弱小,股票发行制度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额度管理和指标管理阶段,而掌握这些额度和指标的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最终都将这些额度和指标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分配给了自己体制内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从沪、深两市纺织企业上市的时间分布图来看,从1996年到2000年出现了一个上市小高潮,而这段时间正是纺织工业最困难,同时也是改革攻坚的阵痛期,按常理不应该是上市高潮。
经过实践检验,这一时期上市的公司确实是经受不住市场考验的,后来被借壳重组甚至退出市场的企业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上市的公司。数据统计,2003年及以前上市的纺织服装企业一共有77家,但目前有超过36%的企业陷于了退市、被迫重组业务的境地。
2004年以后,这种形势开始有所改观,基于两个因素:一是行业内的民营企业通过2000年~2004年的快速成长期后,开始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二是从2004年10月开始实行的股票发行制度的保荐制改革,引入保荐人这一市场主体推荐上市公司上市的市场化改革。什么企业能上、什么企业不能上,通过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来作出甄别判断,然后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核准。尽管最后还要政府主管部门核准,但相对于额度制和指标制下的审批制要市场化多了。
在沪、深两市124家主营业务为纺织服装的企业中,2004年及以后通过IPOK市的有64家、通过借非纺织类企业壳资源上市的有2家,共66家。其中民营企业超过53%,如加上之前的一部分和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其总占比超过60%,而且其资产质量要大大优于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规模更是超过了60%,所以民营企业已成为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主体。
企业类型转变
从沪、深两市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2004年以前上市的基本都是中间产品生产企业。但2004年以后,以服装鞋帽、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及针织行业为代表的最终产品生产企业上市速度加快,一大批行业龙头品牌企业密集上市,使纺织行业上市企业的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香港及其它海外市场上市的企业中这种格局更为明显。
目前在全球各市场上市的服装、鞋帽、针织、家纺、产业用等行业企业达151家,占全部248家企业的61%。(如图2)
地域更加集中
2003年以前,由于上市制度采取的是额度制和指标制。在额度和指标分配时,管理部门除考虑各地纺织工业发展程度外,还考虑了地区间的平衡,采取“撒芝麻”的方式。所以在1990年到2003年底,上市的77家纺织企业被分配到了24个省市,以江苏、上海、广东最多,而同处东南沿海的福建一家也没有,这样的分布大致和当时各地纺织工业的发展程度相当。
而从2004年到2014年1月,沪深两市共上市了66家企业,而这66家企业则只覆盖了13个省市,并且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福建,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省市难觅踪影。
从全球上市的248家企业来源的地区(运营总部所在地)分布看,覆盖了包括香港在内的24个省市自治区,内地省市则以福建最多,达45家,其次是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东和北京。(如图3)。
这种上市公司不断向东南沿海地区集中的趋势,反映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但也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走向国际市场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有一部份纺织企业开始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筹集资金,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2003年开始,有一批沿海民营企业开始进入香港市场,并在2006年到2011年期间形成了一个小高潮。
目前,在香港和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的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已达124家。和在沪、深两市上市的企业数一样多,海外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寻求上市的重要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