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孩子的土豪梦说起

2015-04-17

中国服饰 2014年5期
关键词:土豪功利理想

媒体最近报道,武汉人民路小学六年级二班语文老师高华云,要求大家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作文。一位孩子绘声绘色地描绘着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富豪,以后可以开名车住豪房。”他的理想引起不少学生的共鸣。

而在不久前,北京爆出这样的新闻:一本小学留言本有着太多这样的留言:“加油!努力!为了人民币!”、“梦想将来有很多钱”。随后家长和他们的老伙伴们惊呆了,并引发了人们关于孩子心理能否健康成长的担忧。

当下语文课本上围绕理想展开的课文大多是“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等具有历史烙印和社会正能量的内容,老师希望学生们应该从中感知自己的理想,“土豪”显然与之相悖,也与正在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严重落差。

理想是80年代的时尚词汇。那时正值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即使后来随着时光的淘洗和生活的挤压,很多曾经的追梦人选择了放弃,回归庸常和平凡的存在,但改革开放最初的浪漫和昂扬依旧是生命中无比珍贵的财富。

今天,在现实的压迫下,理想在相当多人眼中宛如病人的梦呓,更多在校园里的作文题里栖身,而孩子们的理想越来越接地气,甚至背离了最初的定义,沾染了太多世俗的功利,令人大跌眼镜。

首先不要盲目责怪孩子。甚至相对于我小时候写作文总是按照主题思想,东拼西凑加合理想象写就的高大全作文,这样的真实是巨大进步。

在一个多元价值年代,每个孩子都想成为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英雄也脱离实际。况且,在全民创富的年代,富豪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只要勤劳致富、阳光致富、勇于肩负社会责任,也一样值得肯定和尊重。

麻烦的是,孩子们神往的不是致富背后的奋斗,对社会就业税收的贡献,而是财富本身,甚至充满对不劳而获、奢侈浮华的向往。结合不断从校园中传出的争当干部的热潮,让人觉得充其量是一个低层次的土豪梦。

课本上的高大上竟然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令人深思。这说明,在理想价值启蒙中,老师们教授的内容过于简单生硬,重教化轻沟通,很难入脑人心,加上在残酷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们都明白,考上北大清华才是老师真正看中的教学目标,而德育美育体育都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点缀。现在的校园日渐不是远离尘嚣的净土,部分老师的功利和势利与其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形成巨大反差,无法令孩子信服。

孩子们的功利往往是大人们一面生动的镜子。你无法想象一个在单位中整日溜须拍马的家长能培育出正直无私的孩子,更无法想象一个毫无功德、街头跌倒一个老人望风而逃的家长能培育出活雷锋一般的下一代。

中国当下教育的一个痼疾是重视言传,忽视身教。而在现实社会里,功利当道、道德滑坡、信仰缺失、成功学泛滥、大官大腕大款成为人们骨子里认同的奋斗目标,传统国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和现代文明推崇的公民意识、责任担当、公德传承都沦为空洞无力的空号。孩子虽小,但不傻,一定会追随大人们匆忙的步伐,将成为土豪当成理想。

向往金钱、权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向往的动机。所谓理想,无非是帮助人找到超越金钱、权力的追求,进而成为其合格的主人,并推动社会价值的成长。

中国孩子的土豪梦只是太多中国家长未竟土豪梦的继续。但一个人人争当土豪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从这个角度上,很多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无论他们多么聪明好学,见多识广。

改变孩子,重塑理想的前提是:对中国教育理念和方式进行变革。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这是个宏大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大人从自身做起——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更好的表率,为了给这个国家赢得更体面的未来。

猜你喜欢

土豪功利理想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理想
土豪是这样炫富滴
土豪来了
“土豪”一词蹿红网络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