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乌文交会:十年共筑文化梦,新丝路上再出发

2015-04-16李艮

世界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交会义乌文化产业

李艮

2000多年前,从古都西安出发,中外商队伴着漫漫驼铃,带着的丝绸、瓷器,以古老中国文化魅力贯通了丝绸之路,以一路商贸开启东西方文化绵延不绝的交流、融合和发展历程。2000多年后,距离西安1500公里的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以经贸活跃的往来、文化的多元交流、包容开放的环境而被称为当代丝绸之路的新起点。

文交会黄金十年

10年前,地处改革前沿的义乌集聚优势,拿出了先辈们鸡毛换糖打江山,走出一条生机勃勃的商业道路的拼劲儿,以敢闯敢为之精神,创办中国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一介展会构建文化交流,创造商机的广阔平台,探索文化经济文化发展新模式。如今白驹过隙,义乌文博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从4.6万平方米增加到5.1万平方米,成交额从13.6亿元增加到49.1亿元,境内外专业观众从5.3万名增长到9.4万名。1-9届文交会,参展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展位数2.1万个,吸引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6个省份的8439家参展企业及118个国家的69万采购商,成交总额近280亿元。10年间,意气奋发,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从“战略性产业”到“支柱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动力,由此也开启了文化展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文化展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实现了与文化产业的同发展、共繁荣。

十年发展,义乌文交会实现了从博览型向交易型转型,文化“广交会”集聚效益彰显;实现从“小商品”向“大文化”转型,产品门类从传统消费类文化产品为主向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从文化产业外围向核心领域的转变,创意设计、版权交易成为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实现了从单一展会向综合平台的提升,诸多国家级文化项目的落地、活跃灵活的经贸活动、最新行业资讯的发布传播,由此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展会“义乌模式”,进一步奠定了展现产业发展成果、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拉动文化消费内需、促进文化市场繁荣的文化展会平台的地位,为全国文化展会及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积极推动和示范作用。

有先天优势造就义乌奇迹

中国(义乌)文交会举办地浙江省义乌市,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市场经营面积550余万平方米,经营商位7.5万个,汇聚了180万种商品,其中包括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种境外商品。义乌的大名已经世界知名,义乌年出入境外客商50多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与此同时,与市场配套的物流体系非常发达,义乌是浙江省政府确定的三个“大通关”试点城市之一,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确定的、我国首批17个国际陆港城市之一。

也正是依托这些优势,中国(义乌)文交会努力打造了文化产业“六新”产品主题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动漫和游戏产品、文化艺术品及版权交易、工艺美术产品、生产性保护类非遗产品、文化娱乐产品装备及服务、消费类文化产品、海外文化产品等八大行业、九个板块,吸引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新远集团、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保利文化、洛可可设计集团、猪八戒网、微软、澳门广告商会、台湾亚太文化产业协会等众多文化行业领军单位前来参展,同时推出了全国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系列活动、小微文化企业发展论坛、绘画的精神——全国美院研究生美术作品展、动漫衍生品授权及交易活动、中国文化企业竞争力排行榜发布会等一系列重量级的配套活动。

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将充分发挥展会的平台作用,借助文化创意的推动作用,促进传统文化产品行业的转型,助推艺术衍生品行业的发展,完善文化产品全产业链营销模式。

发展大潮中坚持梦想,不忘初心

自第9届起,义乌文博会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果敢迈出转型升级第一步。新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为主办单位,并正式更名为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简称“中国(义乌)文交会”。更名后,展会将更加注重经贸性和实效性,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办展思路,以文化产品交易为核心,以国际水准为目标,在原有展会基础上“出新意、出亮点、有特色”,努力把中国(义乌)文交会打造成为中国文化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的“风向标”、促进文化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此次展会共设国际标准展位2799个,展览面积5.5万平方米,888家企业参展,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9.4万人次的观众参观展会。实现展览成交额49.1亿元,其中外贸成交额30.12亿元。

坚守,是义乌文交会的灵魂。根植商贸经济的沃土,义乌文博会坚持交易特色,突出经贸实效,注重服务企业,着力为优秀文化制造企业、中国特色文化产品、世界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创新,是义乌文交会的精神内核。从文博会到文交会的名称之变,从“扩大文化产品出口,壮大提升文化产业”到“汇聚产业精英,展示产业成果,展现产业动向,引领产业潮流”的宗旨之变,每一个变化的背后,是寻求自我突破的努力,是转型升级的有益尝试。

此前的义乌文交会就曾重点突出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概念、新工艺、新设计等“六新”主题,意在提升行业的先进性、引领性和前瞻性。第9届文交会上,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恭王府、台湾文创精品馆、台北故宫等博物馆集体亮相,依托其丰富馆藏优势,研发文博设计精品集中展示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同期还将举办国际电子竞技大赛、青年创业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国家动漫品牌授权交易、保利“艺术与设计”拍卖等多项高品质、高层次配套活动。

如今,第10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以“汇聚产业精英,展示产业成果,展现产业动向,引领产业潮流”为宗旨,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文化产业交流平台,助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文化产品的交易,满足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需求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梦想,是义乌文交会飞翔的翅膀,也是它的根本。这对于人们而言是一个相信梦想、制造梦想、实现梦想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见证人、是同行者,从文化领军企业中汲取营养、与年轻的创意企业一同成长,同世界文化交流对话,向着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逐步发展、壮大。而这,既是义乌商业道路上的初心,也是义乌文交会的初心。

猜你喜欢

交会义乌文化产业
“织交会”打造大朗样板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义乌展
2019年,水交会来了!
立方体星交会对接和空间飞行演示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多冲量近圆轨道交会的快速打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