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钻探设备在生产中损耗问题分析

2015-04-16张洋洋张晓明

吉林地质 2015年4期
关键词:损耗磨损生产

张洋洋,陆 远,张晓明

1.吉林省水文地质调查所,吉林 长春130012;2.吉林省地矿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61

地质钻探设备在生产中损耗问题分析

张洋洋1,陆 远2,张晓明2

1.吉林省水文地质调查所,吉林 长春130012;2.吉林省地矿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61

地质钻探机械在钻探生产过程中或者在野外施工现场及设备仓库存放情况下,都将产生物质损耗和经济损耗,应及时掌握机械设备动态变化信息,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经济合理方式进行补偿。

钻探设备;损耗;分析;补偿

0 引言

地质钻探设备在钻探生产过程中或者在野外施工现场及设备仓库封存情况下产生物质损耗和经济损耗。无论哪一种损耗都会给地勘单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因设备损耗和在设备损耗后的经济损失,就应当考虑到如何采用合理的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措施。要想及时、合理的进行补偿措施,首先应了解清楚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在封存过程中发生损耗的问题。

1 地质钻探设备发生损耗及表现

1.1设备发生损耗大致可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这两种

(1)设备的有形损耗(或者叫物质损耗)是指人们肉眼看得见的物质方面的损耗。有形损耗还可分两种:一种使用损耗,这是机器在使用、运转过程中,如齿轮箱中两个齿轮相对运动产生摩擦所造成的磨损。另一种是自然磨损,这是机器在存放过程中,如在风、沙、雪作用下造成的磨损。

⑵设备的经济磨损一般指同类新设备生产出来以后,引起原有设备的贬值,无形损耗可分两种:由于设备在规定使用年限内(即其自然寿命),生产使用同样性能、同样结构的设备,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的减少等因素,因而使原有机器价值贬值,也属于一种磨损。

1.2钻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损耗的问题

由于我省当前地质部门国家计划内地质勘探工作任务特别少,大多数地勘单位都走出去,到外省市自己去市场找活源,或通过中介介绍找活源,这样就有一部分设备需从设备仓库出库、吊装,经过长途运输到施工生产所在地,如单位在外省签定了一份施工合同,确定了该项目日期,需要几个型号岩心钻机或工程钻机,该设备出库时完好率达100%,所有机械、电气部分完好,齐全。装车后经过几天甚至十几天运输到施工现场,卸车在施工现场组装时发现机械设备有的错位、有的零部件损坏,齿轮减速箱、变速箱润滑油缺失,电气箱配电线碰断、仪表盘进水,部分经震动失灵、安全防护装置灵敏度下降或失效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有些是人为因素,在装、卸车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所造成的。有些问题是设备在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经风吹雨淋等因素所造成的,经过几天维修人员对该设备损失、损坏部分进行补充,维修经调试后,方能进行正常的施工生产,这种损耗是有形损耗的又一表现方式。

1.3设备在封存或闲置过程中表现出的损耗

这是由于设备管理部门或者是使用单位管理不善,或是设备使用单位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措施。外部原因是设备受自然力的作用,机器的零部件外表与空气中的氧反应或者与腐蚀性液体反应而使表面发生锈蚀、腐蚀,导致零部件表面松软多孔,保护漆皮脱落,金属表面产生麻点,失去耐磨强度,机械金属部件提前进入疲劳状态,严重的使设备丧失精准度和工作性能。甚至因锈蚀特别严重而使整体报废,这是有形损耗出现的第二种损耗问题。

1.4设备主管部门应当充分重视

机械设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和封存闲置过程中产生有形损耗以及无形损耗的问题,并应对其探索和研究,不然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设备的技术寿命日趋缩短,现时考察、评价某台设备在各个方面都是先进的设备,过不了多久这种设备在技术上就显得比较落后了,设备技术寿命的长短,取决于无形损耗的发展速度。

我们对设备的几种损耗有了初步了解,就应着手探讨研究如何使设备的初期磨损阶段时间越短越好,正常磨损阶段越长越好,避免产生剧烈磨损阶段。了解和掌握设备磨损阶段的规律以及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以上分析中得知,两种类型的损耗并不是以一种形式出现的,而是一起作用于机械设备上的。经实践证明设备有形损耗的技术后果是导致机械性能、精准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可使设备丧失使用价值。

2 设备产生损耗的情况及补偿措施分析

我们从上面的技术分析发现,有形和无形损耗都可以同时引起设备原始价值的下降,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所不同之处是有形损耗严重的设备,在进行修理之前常不能运行工作。但对于无形损耗严重的设备都不能影响它继续使用,因为它本身的技术性能和功能不会因无形损耗受到影响,设备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多少降低,只是用它生产产品时,其劳动耗费高,经济效益差而已。

2.1无形损耗

由于受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生产工艺逐步改进,成本逐步下降,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使生产这种设备的社会必要耗费相对降低,从而使原有的设备产生贬值。这种无形损耗虽然使生产领域中现有设备部分贬值,但是设备自身的技术性能和功能不受影响,设备尚可使用,一般不用更新。但是如果设备贬值速度比修理费用降低的速度快,修理费用高于设备贬值后的价值,这就需要重新考虑了。由于生产出了科技含量更高、生产效率高及更经济的设备,不仅原设备的价值会相应降低,而如果继续使用旧设备还会相对降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的降低,反映出原设备使用价值局部或全部丧失,这就决定了以新设备代替现有旧设备的必要性。不过这种更换的经济合理性取决于现有设备的贬值程度,以及在生产中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经济效果下降的幅度。

根据每个地勘单位使用设备的用途、环境所不同,它所产生的损耗也各自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补偿,一般来讲当设备处于以上损耗时,应采用的补偿

2.2补偿措施

⑴当钻探设备处于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相互接近,这是较为理想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当某台设备需要大修时应当确定设备大修理的经济界限,一次大修所作的费用必须小于在同一年份该设备的再生产价值。在比较时,还应把设备的残值计算在内。如果设备在该时期的残值加上大修理费用等于或大于新设备的价值时,这样的大修理是不合理、不经济的。即可采用新设备更换已遇到两种损耗的旧设备。

⑵技术进步对有形损耗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高耐磨性能材料的应用,零部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提高及优化设计的采用,结构先进性与可靠性的增大等等,可使设备耐久性提高;同时,采用正确的预防维护和计划预修制度以及新的先进修理技术,都可以推迟设备发生有形磨损的时间。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又加快了有形磨损的速度,高效率的专用设备、自动化设备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利用时间,减少了辅助生产时间和设备停歇时间,使设备常常处于连续、强化、重载条件下工作,必须加快设备有形磨损。此外,技术进步常与提高速度、压力载荷和高温相联系。因而,也会使设备的有形磨损加剧。

某台XY系列岩心钻机遇到完全的有形损耗,然而无形损耗期还没有到来,就没有必要考虑选用新型设备,只要把在用的钻机大修或者换成同一类型机器即可。

⑶设备的无形损耗已经到来,而有形损耗期还没有到来,这就要视设备的经济性来决定是否采用大修理与技术改造的方法继续使用原设备,还是选择用在技术性能上经济费用上比较先进的设备更换尚未提完折旧费用的旧设备。同时应考虑技术进步不同表现形式对无形磨损产生的直接影响。技术进步表现为不断出现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新结构,但施工方法没有大的变化,使原有设备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技术进步表现在广泛采用新的劳动对象,特别是利用综合的和人造的材料时,则加工旧材料的设备必然被淘汰;技术进步还表现为改变原有生产工艺采用新的加工方法,则原有的设备必然失去使用价值。

⑷对于正在运行或者封存、闲置的设备,应加强综合性管理。对于预计一年内不准备使用的机械设备要做到机件齐全、完整,随机专用工具必须齐全。要在封存设备仓库或临时性场地有防潮、防尘、防雨雪、防腐蚀设施,同时还要对存放的机器组织维修技术人员进行检修、调试试车,使其达到大修后的标准,还要进行防锈蚀保护处理。

对于连续停用一年以上的机械设备和新购进,并在设备仓库放置两年以上还不能投入使用,或因故变更工作计划不能使用、但仍有使用价值的设备应进行妥善保管、封存,防止机器零部件丢失和损坏。还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开展闲置设备的调剂、利用,实行有偿调拨等项工作。

⑸设备更新可对设备的有形和无形损耗进行综合补偿,以保证简单的再生产需要,同时,也对扩大再生产起到一定的作用。设备更新一般不应是原样、原水平的设备去旧换新,而是要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需要,尽可能用技术性能较高的设备替换技术落后的老旧设备。

⑹设备改造是克服现有设备技术落后状态,补偿无形损耗的重要方式。因此,要依靠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维修工人的力量,尽量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对陈旧设备进行改装、改造,坚持走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路子。

⑺设备的技术改造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要从实际出发,按照生产工艺要求,针对生产中出现的薄弱环节,采用不同的新技术,结合设备在生产当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技术状况,决定哪些设备必须改造以及如何改造;采用的技术必须先进适用,不要盲目追求高指标,更不能改造而改造;制定技术改造方案时,采用的新技术一定要有充分把握;要有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力求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

设备是物化的科学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重要物质形式,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使用设备、精心保养、修理、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可以减少设备在生产中的损耗,能够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和改善管理设备,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保证机器的正常使用寿命,使地质钻探设备更好的服务于地勘单位。

[1] 李 强.地质钻探设备的维修[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87,(2).

[2] 李 涛.浅议我国质钻探设备的发展战略[J].科技促进发展,2010,(S1).

[3] 王 达.我国质钻探设备发展战略[J].地质装备,2009,(6).

Analysis of geological drilling equipment in production loss problem

ZHANG Yang-yang1, LU YUAN2, ZHANG Xiao-ming2
1.Hydrogeologic Survey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12, Jilin, China;2.Geological mi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The geological drilling machin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or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in the fi eld, while warehouse storage equipment will rroduce the material loss and economic loss, should be timely grasp the information on the dynamic change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u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way to compensate.

drilling equipments; loss; analysis; compensate

P634.3

B

1001—2427(2015)04 - 142 -3

2015-08-05;

2015-12-17

张洋洋(198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水文地质调查所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损耗磨损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钻头磨损后怎样更换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
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研究
大功率H桥逆变器损耗的精确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