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瓯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2015-04-16张彩兰福建省建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531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5年5期
关键词:建瓯市村级乡镇

张彩兰 福建省建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53100

建瓯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张彩兰福建省建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53100

当前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这不仅会对养殖效益和畜禽产品安全产生影响,相应地也增加了动物疫病的防控难度。文中重点对影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几大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动物疫病防控因素对策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动物疫病防治从“有效控制”向“净化消灭”转变的目标任务。做好动物疫病免疫工作,能有效地防控动物疫病发生,减少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蔓延,切实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以下就建瓯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对策与建议进行阐述。

1 概况与现状

建瓯市位于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北邻建阳区,南接延平区、古田县,东靠政和、屏南县,西与顺昌县交界。全市土地面积4 233.13 km2,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217个行政村,总人口5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万人,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建瓯市建立健全市、乡镇、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0人,14个乡镇核定事业编制42人,每个乡镇2~4人,217个村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员;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采取免疫、检疫、监测、监督、消毒、扑杀、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建立了稳固的免疫保护屏障,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效价常年都达农业部标准,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畜禽死亡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指标内,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2 影响因素

2.1养殖方式落后虽然有几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但多数还是以散养为主,养殖规模小、品种差、养殖方式落后、养殖环境恶劣,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防控意识淡薄。有些养殖户对病死动物不按规定处理,造成水源、环境污染;少数养殖户不重视检疫,致使病害动物进入流通环节,为动物疫病传播埋下隐患。

2.2基础设施薄弱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条件差,全市1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只有4个站有独立的办公楼,其余10个畜牧兽医站只能挤占当地政府的办公室,办公条件简陋,大多数站只有1~2间办公室,难以适应动物防疫工作必须具备的诊疗室、解剖室和物质贮藏室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2.3动物防疫队伍不稳定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力量,虽然217个行政村配备了村级动物防疫员,但还有13个村级农场和9个涉农居委会没有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员。由于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辛苦、风险大、任务重,而且收入不高,导致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有的乡镇村级动物防疫员经常更换,甚至有的村没人愿意干村级动物防疫员这项工作。在217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大多数,文化素质低,队伍老化、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尽管经过培训上岗,但培训时间短、学习不系统。因此,难以保障防疫的质量,阻碍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动物防疫经费落实难《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动物防疫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但实际落实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动物防疫工作保障经费不够到位。由于县级和乡镇财力比较困难,年初列入预算的防疫经费少或不够到位,致使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困难。二是补偿标准偏低。疫苗注射后动物发生应激反应、应激死亡补偿及无害化处理补偿标准偏低,这样养殖户常常拒免或不配合无害化处理工作。三是动物监测经费少。动物防疫工作任务逐年增加,检测试剂逐年上涨,但监测经费却始终没有增加,导致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难以开展。

3 建议与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动物防疫工作除了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外,群众的密切配合是关键的因素。一是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和动物防疫知识,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电视专题、广播专栏、群短信、举办防疫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动物疫病防控措施,使广大群众自觉树立动物防疫意识,自觉配合动物防疫员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二是做好以案释法工作。2014年10月,建瓯市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的案例,进行以案释法,开展典型教育,教育广大畜禽养殖户主动做好防疫,不乱丢病死动物,不出售、不宰杀染疫动物或死亡动物。三是组织开展动物疫情应急防控演练。每年定期举办动物疫情应急演练,通过实地演练操作增强各部门对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处置能力。

3.2改变传统养殖方式要使畜禽养殖从传统分散养殖向集中养殖、从粗放管理向科学养殖的模式转变。按照建瓯市畜牧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养殖小区和规模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现代畜牧业,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目标,促进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期通过养殖小区的设立,来实现动物饲养和人居生活的隔离。对养殖小区要求实行统一防疫、封闭管理、严格消毒、定期监测、严格检疫等措施,增强疫病风险的应对能力。

3.3增加财政投入县、乡镇两级政府要增加动物疫病防控经费预算,为疫病防控准备充足的资金,以便购置、补充和维护相关的防疫设备、药品等,保证应急物资储备能够满足应对突发动物疫情。另外,将动物疫情防控的办公费用、动物死亡补偿等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按时拨付,保证动物疫病发生时能够足额及时拨付,解决防疫员和养殖户的忧虑,增强其积极性。

3.4强化动物防疫员的素质培训要强化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素质培训,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培训,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培训班或选送参加专业院校培训学习,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3.5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场所建设要充分利用省厅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要完善县级动物实验室建设,除了具备抗体监测能力外,还要具备开展动物病原学监测的能力,发挥实验室作用,为动物疫病“净化消灭”打下基础;二是要在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基层示范站建设,每年建设1~2个推广示范站,按照要求配备配全动物诊疗室、动物防疫设备等,更好地发挥乡镇畜牧兽医站在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总之,动物疫病短时内较难消除,主要是由于环境的恶化、动物产品贸易增加导致人与动物接触频繁、养殖密度不断增高、防疫基础设施落后、防控能力不足。这些相关因素导致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需要不断探索新方法,以面对重大动物疫病暴发带来的系列问题。

B

1003-4331(2015)05-0058-02

猜你喜欢

建瓯市村级乡镇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My English teacher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建瓯市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工作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福建省建瓯市实验幼儿园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多方发力 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