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农田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4-16叶民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1期
关键词:盐碱化水源节水

叶民

(江苏省滨海县通榆水利管理服务站)

当前农田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叶民

(江苏省滨海县通榆水利管理服务站)

伴随着国内日益紧张的水资源形势,特别是农田灌溉中灌溉水的不足、浪费及农田水的污染等状况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如何更好地节约和利用水资源、及时地探究和摸索到一些新的用水与灌溉方法就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结合以往的农田灌溉的工作情况和积累下的经验来看,过去进行和开展农田灌溉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水源缺失、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相关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要求我们根据当前的主要问题,加上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不断探寻出具有创新性、可行性的措施,来逐步减轻和消除这些困扰。

农田灌溉;水环境;节水计划

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当今时代的人们遇到了人口过多、资源匮乏、环境破坏三大困扰,这三者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水资源浪费以及水环境的污染现象;针对这一点,从具体的方面来说,我国用水以耗用将近八成左右的农田灌溉用水为主,其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干扰我国农田灌溉范围进一步扩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例如∶客观上,受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某些地区常年旱灾的影响,导致近年来我国的受灾范围不断加大、粮食减产严重;主观方面,人为开发利用的灌溉用水污染和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加上处置不够妥当、技术水平落后等因素,使大部分灌溉水源难以被有效控制和利用,其利用率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水准。就面对目前农田灌溉中存在的严峻的形势,结合过去的实践,并根据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内容如下∶

1 灌溉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问题分析

1.1水资源匮乏引发过度开采地下水,水环境恶化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像北方的黄河流域出现了严重超标开采使用地表水进而导致河水断流等现象的发生,尤其是考虑到成本及经济利益,水源供应由水库水源等较为稳定的资源转向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工业用水,这一巨大变化令原本就稀缺的农田水利用水更加短缺。更有为暂时缓解短期农田灌溉水源不足的窘况,不惜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过量地开采地下水,从而使得水位降低,并灌区还产生了许多漏斗区。过量挖掘、使用地下水这一行径,严重地破坏了农田灌溉的水环境、提升了用水成本、增加了机井的报废率,也导致了地面沉降与海水潮侵等一系列的地质问题。我国地域性的漏斗区及海水侵入的面积和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几处沿海地带,不利于水资源的补充、利用,更破坏了水环境的平衡。

1.2大水漫灌引发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不少地区现在依旧使用大水侵灌的农田灌溉技术,由于没有系统、综合的体制,导致地下水水位攀升,进一步引起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比如说,盘踞黄河上游地区的粮食生产大区宁夏,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优先、充分引流(黄河水)进行灌溉。但是因为一味的采取大水侵灌,造成水利资源的大肆浪费、利用率迅速下降,同时使得下游一些地区在旱灾多发时节无法保障得到充足的灌溉水源,进而加剧了并灌区的提地盐碱化问题。事实表明,这一严峻的问题不只是出现在了我国北方地区,南方某些粮食区也存在此类情况。土地盐碱化、盐渍化等与农田灌溉的矛盾,造成粮食欠收、部分耕地荒芜、生态环境恶化、这些地区经济社会水平的提升受到束缚,并逐渐演变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难题。

1.3城市工业用水灌溉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引发的问题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飞跃,水源污染问题变得尤为突出。通过水质控制和监测情况,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河段因为受污严重而无法达到农业引水灌溉的最低要求。国内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污水排放数量增多,且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就释放到湖泊、河海中。这样一来,即便是降水频繁的南方城市同样会由于水质的严重污染而造成水资源匮乏的现象,为此蒙受的利益损失也很多。同时,因这些不经处理的废水、脏水被引入到田中进行灌溉,导致了二次污染的形成。依照之前的相关记录,我国有几十万平方米的农田遭到不同轻重的污染,有1000多万农业粮食因生态环境恶化而浪费掉,粮食作物减产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失可达100多亿元,另外还有许多被重金属破坏的耕地弃之不用。

除此之外,造成水质污染、水环境变差的又一个因素就是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最近一段时间,农田灌溉过程中对农业化肥、药物的使用更加频繁。根据事物的两面性,这一做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造成了程度极大的污染。国内每年合格、达标的农药只有1/3左右,而剩余的大部分化肥、农药被引入农田之中,不但使地下水水质下降,又令河海、湖泊受到药物残留的侵蚀,使这些水资源无法达标。

2 针对上述出现问题的措施的探讨

2.1创新节水灌溉技术,利用好水资源

农田灌溉是稳定农业生产、提升环境状况的一项关键工作。而水资源是农田灌溉的核心内容,所以通过对水环境这一主要层面问题的改善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对于整体环境的改进、农田灌溉的开展极为有利。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区、省份间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水的严重缺失变为了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禁锢。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得农业用水比重迅速下降。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国内的农业生产用水已经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左右,且始终呈下滑趋势。尤其缺水最为严重的西北部,水资源缺乏、地区干旱的问题难以解决。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化解难题,主要应当考虑如何进行节水灌溉、提高利用率,以下是探究之后得出的两点∶

(1)使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并且完善、丰富农田引水灌溉的方式,以提高农田引入水源的利用率;

(2)可以学习和借鉴目前其他国家较为先进的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等)和丰富的成功经验,以达到更加节水环保、高效灌溉的根本目的。

2.2增强水资源循环生产能力,平衡农田间生态系统

科学合理地利用雨水并且降低农田灌溉时水分的无损耗,是提高水的生产率的有效方法。具体的做法和措施包括∶施肥改良土质、选取高产抗旱的品种、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手段等。譬如我国南方许多地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配合必要的农艺措施、恰当地使用节水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强水资源再生能力,协调农田生态。

2.3涵养水源,将污水“变废为宝”、充分利用

对废水、污水等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使之可以达到灌溉要求,使其可以被再次利用,不但有助于水资源缺乏状况的缓解,也能够有效治理生态环境的污染。此外,经净化后的污水资源可以用来浇灌植物等,是一项十分有效的节约水源、治理污染的举措。

当然,节水灌溉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减少了灌溉水源的回水量,引发部分地区供水和需水上的矛盾,以及大面积漏斗区的出现等。因此,更加重视地下蓄水、储水层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涵养水源,亦能够有效地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防止土地盐碱化情况加重等。

3 结束语

总之,农田灌溉涉及广泛,包含了人文社会、环境状况、自然因素等内容,极具系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一方面它谈及到了科学技术水平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控制、管理、法律等层面也有涉猎。我国农田灌溉要想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必须在重视这些所需探究的问题的同时,各团体(环保局、水利部门、农业单位等)一齐奋斗,共同探究和寻找最佳的发展模式和措施。

[1]周求文,何同喜,周芬.小型水利农田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2]徐迅捷,郑军辉.论农田灌溉中渠道防渗的施工技术[J].北京农业,2012(21).

S274

A

1673-0038(2015)11-0185-02

∶2015-2-28

猜你喜欢

盐碱化水源节水
坚持节水
保护水源
节水公益广告
甘肃省盐碱化区域地下水合理埋深分析与确定
节水公益广告
南水源头清如许
南疆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盐碱化分析
松辽平原土地盐碱化动态监测与遥感分析
寻找水源
节水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