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章家国梦:杜甫蜀中十一首诸葛亮诗论略

2015-04-16李茂丽

关键词:蜀中诗篇情结

李茂丽

(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四川成都 610213)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杜甫启程前往成都。到这年冬天,饱经安史之乱长途跋涉艰辛的杜甫一家抵达成都,直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离开四川,杜甫的蜀中生活一共是9年。其中“杜甫在东西两川寓居近五年半时间,在西川成都居住前后共三年零九个月”[1]。

居住成都的杜甫对“可谓识治之良材,管、萧之亚匹”[2]的忠武侯诸葛亮钦佩有加,经常前去武侯祠瞻仰缅怀,“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诸葛庙》),杜甫在蜀中时期写下了很多怀念诸葛亮的诗篇,体现出杜甫心中重要的诸葛亮情结。

杜甫蜀中时期写诸葛亮的诗篇,先后有到成都的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写的《蜀相》、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写的《登楼》,而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旅居夔州之时,杜甫的诸葛亮情结全面爆发,写诸葛亮的诗篇一度达到一年九首:《咏怀古迹》第四首和第五首、《古柏行》《武侯庙》《谒先主庙》《诸葛庙》《夔州歌十绝句》之九、《八阵图》和《阁夜》。杜甫蜀中时期九年之间一共写了十一首关于诸葛亮的诗篇,占其一生所写诸葛亮诗篇的一半。尤其是这些诗明显呈现出“小视三分,抬高诸葛”的倾向。诗人对一个历史人物推崇到如此境地,在中国诗歌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为什么杜甫入蜀后会写下如此多的以诸葛亮为主题的诗篇,杜甫心中诸葛亮情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情结在杜诗中的文学镜像和历史记载的形象差异又反映了杜甫什么样的思想?这是我们将在本文中探析的问题。

一、杜甫心中诸葛亮情结的形成和演变

杜甫一生奉行的是儒家思想,并形成在儒家框架之内的人生抱负。刘熙载说:“少陵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艺概》卷二)杜甫在天宝十三载(754年)创作的《雕赋》中说:“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他一生秉承着远祖晋代大将杜预的传统,把自己的思想坐标定义为儒家思想。在他“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蜀中时期,杜甫都还一直坚守着儒家思想,号称自己“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

儒家思想对杜甫产生着深刻影响,杜甫心目中充满着从政为民的人生理想。他在《奉赠韦左丞大二十二韵》中说:“甫昔少年时,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从政是杜甫的人生理想,这也是他从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到达长安,虽然生活无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进三大礼赋表》),虽然贫困交加,“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生活如此艰难,仍然坚守长安的动机和动力所在,冀望有机会能够做官从政为民。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从政思想影响着杜甫的人生理想,也影响杜甫的诗歌精神。“读杜诗,会使人们体会到儒家倡导的那些令人仰望的伦理观念就在身边,就活跃在人们的一言一行当中,还可以说就发生在你我他的日常联系之中。”[3]杜甫是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他身上集中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即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4]。杜甫这些儒家品质始终在他的诗歌里回荡,而诸葛亮作为忠武侯的操守品格与杜甫的人生梦想有着不谋而合的异代关联,他大量描写诸葛亮的诗篇,正是他心目中“诸葛亮情结”的典型流露。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入蜀之后,安史之乱还在继续。安史之乱改变了杜甫的人生轨迹,也深深影响了杜甫的思想发展。

在安史之乱前,杜甫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各地漫游和交友中度过的。对此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中的《李白杜甫年表》有具体详尽的考释。数十年的漫游就像他在蜀中时期写的《壮游》一诗中回忆的那样:“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但安史之乱的到来,改变了杜甫的人生轨迹。郑振铎说“他的情绪因此整个的转变了。他便收拾起个人利禄的打算,换上了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5]。

安史之乱爆发的这年十一月,杜甫改任右卫率府胄参军。上任前夕,回家探视妻子,路过华清宫,看到了还在华清宫享乐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心怀隐忧的杜甫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有句“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稷和契都是舜帝的重臣。此时的杜甫自比辅佐君王的股肱大臣,而在杜甫的情怀之中,股肱大臣的理想从这个时候开始成为了杜甫的追求和期盼。安史之乱的爆发,使杜甫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不局限在做官从政,而且明确要做像稷和契这样为国为民的股肱大臣。安史之乱不仅改变了杜甫的人生轨迹,而且也改变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以至于成为一个重要的契机使杜甫心中的诸葛亮情结得到强化。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的安禄山的变乱。这个大变乱,把杜甫锤炼成了一个伟大的诗人。”[6]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杜甫在《岁暮》诗中写道:“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在国难之时表达了对能力挽狂澜的股肱大臣的殷切期盼,因此“日暮聊为《梁甫吟》”的诸葛亮,渐渐被杜甫推到了唐帝国日落西山的历史背景里,杜甫对他的期盼越来越强烈,他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

可以说,安史之乱是杜甫入蜀以及留蜀甚至是离蜀的原因,同时也是他心中诸葛亮情结进一步凝聚的重要契机。很多诗人在开元盛世的太平之梦中惊醒,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乱灾难,他们更多的感受到自我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他们没有引战争苦难入诗,多是抒发自我感慨。如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达自己有家不能归的思乡情怀。一生自认不是蓬蒿人的李白,想的是在这个时刻可以建立自己的功业,“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写自己跟随永王李璘参与战争的感受、抱负和不被理解的心情。与众不同的是,只有杜甫把自己的眼光放得更宽更广,写下了大量的反映战争中普通百姓苦难的诗篇,从而把自己诗歌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更加贴近。

二、杜甫蜀中时期诗歌中诸葛亮的文学镜像

在三国人物中,杜甫最崇拜的是诸葛亮。从天宝四载(745年)杜甫在诗作中第一次涉及诸葛亮的诗篇《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到最后一次在诗歌中写到诸葛亮,也是杜甫人生的最后时刻,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别张十三建封》。前后时间跨度二十四年,贯穿杜甫一生,一共写了二十多首和诸葛亮有关的诗篇。在这其中,蜀中时期就有十一篇,占其总篇数的一半。

诸葛亮之于杜甫,已经不仅仅是遥远的历史中的一个人物,诸葛亮和杜甫跨越历史和身份的距离,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杜甫在诸葛亮身上有挥之不去的情结,“杜甫一生功名事业心极强,因此对那些风云际会、三国时建功立业的人物特别欣羡。三国时那‘三顾茅庐’的风流佳话就成了他心向往之的理想境界。”[7]杜甫对三国人物羡慕不已,而对诸葛亮尤其念念不忘,我们不仅要问,为何杜甫要在诗中如此不惜篇幅地书写诸葛亮?

杜甫诗歌中的诸葛亮形象总体而言是才智双全、忠贞不二。我们以流传甚广的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写的《蜀相》、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旅居夔州之时的《古柏行》和《八阵图》为例来进行解析。

《蜀相》是杜甫蜀中时期第一首关于诸葛亮的诗篇,写初到武侯祠的感受。颈联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直以来广为传诵。这两句可以说是全面而精炼地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而诸葛亮虽躬耕陇亩但对天下大事洞若观火,没有出山便能指点江山。当才能出众的诸葛亮出山之后,更是以自己的满腹经纶辅佐了两代君王。在这首诗中,诸葛亮是一个智慧超群、能力出众的一代重臣。

《古柏行》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古柏在武侯庙前,据说大树“黛色参天二千尺”,参天大树古柏已经和武侯庙融为一体。这首诗表面上在描写武侯庙前的古柏具有气接巫峡寒通雪山的磅礴气势,是能承载大厦如倾的栋梁之才。而实际上是在写历经历史沧桑依然为人尊敬崇拜的诸葛亮。到诗歌的最后,杜甫发出“志士幽人莫怨磋,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感慨,表面上劝慰志士幽人,其中也隐含着对如诸葛亮般的治世大材的期盼寄寓。

《八阵图》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一首全面概括诸葛亮功绩的诗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在此把三分天下的功劳全部归功为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建立蜀国这一点上功不可没,但三分天下并非诸葛亮一人之功,这样高抬诸葛亮的历史功绩显然有失公允,与真实的历史不相符合。

在杜甫描写和感怀诸葛亮的大量诗篇中,我们发现杜诗中诸葛亮的文学镜像常常高于真实的历史形象。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在评价诸葛亮才干时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8]陈寿客观地评价了诸葛亮的才能,长处是管理军队,短板是谋略不够;管理国家的才干超过军事上的才能,军事才能在所有才能中并不怎么突出。

“杜甫塑造的诸葛亮,在某种程度上承载了他的希冀和愿望,寄托了他自身的情感。”[9]杜甫对唐帝国的辉煌昨天念念不忘,在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也就是蜀中时期追忆了唐帝国曾经富庶繁华和谐安宁的太平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忆昔》)但那个全世界最强大繁荣的唐帝国已经一去不复返,杜甫对此心境苍凉。他在《秋兴八首》其一中感叹“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曾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唐帝国现在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杜甫回家的孤舟却怎么也回不去了。《秋兴八首》表面上写自然之秋,其实也是写到杜甫的人生之秋,更为重要的是写大唐帝国到了它萧森衰落的国家之秋。杜甫此时的家国之思已经到了最为悲怆的时刻。杜甫怀着对国家热切而深沉的期望,在这国力日衰物是人非之时,涕泪纵横,这一点在浦起龙《读杜心解》中被认为是“入蜀数卷诗大结束”的《去蜀》中“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有所描绘。

怀着对那个时代和国家深深的失望和期望,杜甫心中的诸葛亮情结以及诸葛亮形象不同于历史的文学镜像,代表着杜甫和那个时代衰亡过程中民众的呼唤。杜诗的诸葛亮情结是那个时代人们家国梦的缩影,“杜甫之所以推崇诸葛亮,更深层的心理原因,乃在于他始终推崇贤人政治。”[10]希望出现一个像诸葛亮这样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力挽国家狂澜于既倒的人物。

注释:

[1]周维扬、丁 浩:《杜甫草堂史话》,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年,第8页。

[2][8]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 527,527页。

[3]《南方周末》2004年9月2日王学泰语。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

[5][6]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 270,270页。

[7]徐建芳、傅绍良:《杜甫“诸葛诗”与其仕宦心态》,《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 期。

[9]符丽平:《杜甫对诸葛亮形象的完美化及原因》,《襄樊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 期。

[10]赵海菱:《杜甫与儒家文化传统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15页。

猜你喜欢

蜀中诗篇情结
蜀中南朝造像发现记
揚雄蜀中遺迹考釋
张丰华辨治蜀中小儿过敏性咳嗽经验
中华诗篇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静待绽放
蜀中九日
告别“GDP情结”
雪峰山诗篇
难舍难分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