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措施

2015-04-16梁海军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7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

□ 梁海军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7)

引言

工业与民用建筑是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合格与否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质量管理容不得丝毫懈怠。而导致工民建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包括材料管理、施工管理、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提升工民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其使用安全与寿命有所帮助。

1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1.1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人员应根据工程的施工规模、质量、安全要求、施工进度工期、概算投入等方面,结合现场实际需求来确定,对上岗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及综合考核,合理安排人员的岗位。当一个工程项目开始时,必须合理地调度现场施工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的综合安排决定着工程能否正常运转。在施工人员的选用上,必须要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充分的了解,做到因人而用,人尽其才。此外,施工现场的工作氛围至关重要,不仅影响到施工的效率,更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需要工程管理者加以思考。

1.2 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对工程建筑的质量有着极大影响。为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的严格有序管理,将之贯穿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要做好采购、运输、检测等几个环节的管理。通常情况下,对工程所需材料的选购,应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对多方进行价格比较。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造成损失。进行施工现场后,对砂、石等散料严格进行方量计取;砖、钢筋等必须按规格、批次、数量、牌号等进行检查,必须做复试的材料须及时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从材料管理这个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1.3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设备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因此,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控成为施工及安全管理的控制重点。机械设备的使用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工艺所需求的机械设备不尽相同,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计划,确保每个环节都能严格按照既定进度施工,规范操作。同时,要建立日常巡查制度,每日定时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排除设备质量隐患,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复杂的施工工艺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在施工中,由于项目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存在着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差距,加之现有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逐渐增加,致使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在增大。由于各工种做业面分散、施工材料种类繁多、施工设备复杂、操作人员的疏忽等因素,导致下道工序或整个分项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工程所涉及的各专业施工存在着交叉,容易造成相互影响,从而使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受到影响。

2.2 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极强的安全意识,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在一些建筑施工现场,有的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强,经常有施工人员在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的情况下进行危险作业,不佩戴安全帽进入现场的现象也经常发生,现场安全制度和处罚落实不到位、施工人员没有安全意识已成为施工现场最大的安全隐患,这不仅是安全教育培训的问题,而是施工企业的管理问题。为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涉及安全的问题绝不放过,同时要加大现场的处罚力度。

2.3 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项目所涉及的工艺工序较多,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合格的质检人员把控,必然会在施工中产生各种质量缺陷,如混凝土的夹渣、漏筋、蜂窝、麻面等;防水工程基层裂缝等;抹灰工程的空鼓、开裂等。对于这些质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并予以解决,就很难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3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3.1 严格执行管理实施程序

工程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流程或程序并严格执行,如有违反管理流程规定者应严肃处理,以确保工程管理工作发挥出切实有效的作用。第一,发现安全隐患和不符合安全规范之处,应及时口头通知施工单位停止该部分的施工并予以整改;第二,签发书面整改通知性文件,告知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进行整改,以消除安全隐患;第三,如在规定时间内,施工方仍未采取整改措施,管理单位应及时组织承建单位和施工单位召开管理例会,查明未整改的原因,并再次督促整改。如果召开管理例会之后,施工方仍未整改或者是拒绝进行整改,如果情况严重则可以要求施工方暂时停止施工,由总监签发“工程暂停令”,同时报告建设单位。如果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执行“工程暂停令”,总管理工程师应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及时向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3.2 全面确立工程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

对于安全隐患绝对不能放过,以确保“零事故”。为了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施工现场要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施工各阶段中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教育,管理人员要从行动上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对安全生产进行检查整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细节的管理,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和侥幸心理,发现不按规定操作和施工的行为,必须立即予以制止或进行处理。

3.3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

建筑工程事物繁杂,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因而也导致安全事故隐患众多。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且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必须掌握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对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的动态监督;另一方面,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指导,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与操作规范。因此,应强化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管理人员也应强化自我学习的意识,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及时了解和学习最新的建筑工艺和技术规范,走在施工单位的前面,从而能发挥出工程管理的作用。

3.4 强化建筑工程特殊工艺的监管

建筑工程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工程量较大,工艺与技术种类较多,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难点、施工特点、技术难点、工艺特点等充分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方能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尤其是针对一些特殊工艺和最新技术等,需做到事先了解和明确监控重点,以避免监控过程中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达到全过程无管理死角的目的。一旦发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或者安全隐患,应当立即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且责令施工人员按照解决方案进行修整,待整改完成之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以做到最大限度地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

3.5 积极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现场管理的科学化。信息技术是企业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各类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综合性辅助决策的总称,而远程监控技术是信息管理技术主要的手段。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度、人员出入、材料运输等方面的远程监控,便于决策部门及时掌握现场人员动向、材料进出场情况、分区分段进度、安全防护情况等各方面信息,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因此,应积极将现代信息管理方法及技术运用于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实际中,逐步建立综合性的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以达到现场操作与计划流程相符合,将现场资源有效利用,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运作水平。

4 结语

合理科学的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有效运作的前提,更是保障工程质量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在此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责任重大,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于工程管理人员而言,应明确工作职责与目的,安全监督时刻不容松懈;对于管理单位而言,完善工作制度和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这是降低工程事故的有力措施;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质量管理应牢记心中,要积极主动地接受管理单位的监督。通过三方的相互配合,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

[1]郑丁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几个重点[DB/OL].(2015-06-25)[2015-07-05].http://www.chinacem.com.cn/xmgl/2015 -06/191645.html

[2]张艳国.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优化策略分析[DB/OL].(2014-12-31)[2015-07-05].http://www.303050.com/showinfo-5126-220077-0.html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