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高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2015-04-16吴荣奇黄莉娜陈新

法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长骨法医学法医

吴荣奇,黄莉娜,陈新

(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83)

身高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吴荣奇,黄莉娜,陈新

(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83)

个体身高推断是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常借助直接测量或放射学技术收集一定群体的四肢长骨、不规则骨、体表解剖标志的数据建立回归方程来实现。由于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人类体质整体提高的影响以及种族和地区间的差异,身高推断的研究应成为常规性研究。本文对不同身高推断方法进行回顾性综述,简要阐述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身高推断的研究方向。

法医人类学;身高;综述[文献类型];个体识别

法医人类学是研究解决法律中涉及人的种族、性别、年龄、身高以及面貌特征的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骨骼、尸体、活体及毛发等,主要服务对象是公安侦查部门和司法审判,在刑事侦查和灾害调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增加,全国范围内无名尸体案件亦随之增加,对骨骼个体识别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满足案件侦查的需要,国内学者开始引用国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并对中国人骨骼个体识别的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涉及的内容包括种属鉴定、性别鉴定、年龄鉴定、身高推断、颅面复原等。

身高推断是个体识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庭科学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际检案中,身高的确在尸源查找以及无名尸体、白骨化尸体、碎尸等案件的侦破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对法医人类学中有关身高推断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性综述。

1 四肢长骨推断身高

国内外关于身高推断的研究大多是利用长骨(包括股骨、胫骨、肱骨、桡骨、尺骨等)进行。1899年Pearson[2]首次将长骨长度与身高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了利用股骨推断身高的方程,成为法医学中推断身高的经典方法;1950年Telkka[3]对北欧人、1951年Dupertuis等[4]对美国的白人及黑人的股骨长度与身高进行了研究,均建立了相应人群推断身高的数据模型;之后美国人类学家Trotter等[5-6]利用二战期间士兵的遗骸,对白种人、黑种人、蒙古人及墨西哥人等不同种族的长骨进行研究,为利用长骨推断身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Jantz[7]在前人基础上,应用现代白人的骨骼数据,对Trotter的公式进行了修正,使之更适合当代人。

长骨推断身高的国内研究最早见于1929年,英国人Stevensopn[8]对48具华北地区汉族男性尸骨进行研究后建立了相应的数据模型。直至20世纪80年代,法医人类学才引起中国法医学界的重视,之后纷纷出现了有关骨骼人体识别的文献报道。1979年王永豪等[9]利用40具重庆地区汉族男性尸体的股骨等数据推导出身高推断公式;1983年莫世泰[10]收集华南地区50具骨骼推导出华南地区男性成年人长骨推断身高公式;1984年公安部126所及九省、区公安厅[11]共同就中国汉族男性长骨推断身高进行研究,搜集了

600余具有生前资料的全身骨骼标本,得出利用股骨等长骨数据推断身高的公式370项,建立了中国人长骨推断身高的方法,并为法医人类学研究打下了基础;2001年张继宗[12]测量了69例中国汉族女性四肢长骨,建立了中国汉族女性上、下肢骨推断身高的模型,首次提出了中国汉族女性长骨推断身高的方法。

在利用完整长骨进行身高推断的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有学者对长骨的局部进行测量研究,寻找长骨骨性标志各段长度与长骨最大长或全长的比值,进一步用于身高推断。1969年Steele[13]测量了207例股骨、胫骨、肱骨长骨各解剖标志间距数据;1989年Rao等[14]测量了部分上肢长骨数据,发现虽然长骨的长短不一,但骨性标志间各段长度的百分比值却非常接近,从而可复原破碎长骨的长度;2001年李铁英等[15]建立了基于股骨、胫骨、尺骨、肱骨骨性标志测量值的多元回归方程,同时考虑到长骨近端、远端或两端同时缺失的实用性回归方程;国内张继宗[16]于2002年首先研究出中国女性不完整长骨推断身高的回归方程;2005年陈洪等[17]测量了50例男性上肢长骨和下肢长骨,分别建立了36个上肢长骨和40个下肢长骨最大长的回归方程,从而使长骨骨性标志推断长骨最大长的方程多样化。

下肢长骨推断身高优于上肢长骨,多根长骨综合推断身高准确度高于单根长骨,单一长骨以股骨推算身高误差最小[18]。但目前常用的回归方程为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成果,由于人体体质的发展,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误差。

2 不规则骨推断身高

1899 年Pearson[2]和1929年Stevensopn[8]提出了利用椎体进行身高推断的可能性;1981年Tibbetts[19]研究了美国黑人男、女性椎骨推断身高的方法,测量了美国黑人男、女性各100例的第2颈椎到第5腰椎的椎体前高,建立了第2颈椎到第5腰椎不同组合推断身高的回归方程;1990年Terazawa等[20]通过对42具男性尸体和29具女性尸体的腰椎长度进行测量,求得了日本男、女性根据腰椎推算身高的方程;1995年Jason等[21]通过对美国白人及黑人的颈胸腰段椎体高与身高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建立了不同种族男、女性的身高回归方程;之后Nagesh等[22]也采用上述方法研究了南印度人椎体与身高的相关性;2011年Singh等[23-24]分别对印度不同地区两个种族人群胸骨长度与身高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两者关系的回归方程,他们认为在长骨无法获得的案件中胸骨可作为身高推断的重要依据;近期Marinho等[25]的研究也表明,利用胸骨长度推断身高,由于标准差很大造成置信区间过大,与四肢长骨相比,采用两者关系的回归方程推断身高时可产生较大误差,在法医学实践中应谨慎使用。

国内对不规则骨的研究略晚,1983年彭书琳[26]报道了利用颅骨进行身高推断的方法,1987年胡佩儒等[27]进行了汉族男女性胸骨推断身高的研究;1988年张继宗等[28]建立了通过骶骨推断身高的回归方程;1996年刘庄朝等[29]对81具已知生前确切身高尸骨的枢椎进行了全高(枢椎齿突最高点至椎体腹侧面下缘中点间的距离)及体高(枢椎齿突与椎体界限的前缘中点至椎体腹侧面下缘中点间的距离)的测量,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1997年朱清烈等[30]对113具有确切生前资料记载的中国汉族成年男性的颈胸腰椎椎体前后高进行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得到16个根据颈胸腰椎椎体前后高推断身高的回归方程;2002年张继宗等[31]利用80例腰椎的前高等8项指标进行测量研究,建立了各腰椎测量值推断身高的回归方程;同年施华戈等[32]研究发现,胸骨的测量值在身高推断准确度上略低于长骨,而且相同身高组胸骨的多项测量值的性别差异均很大,胸骨柄长不能作为单因素推算身高的测量指标,有一定的适用范围;2009年何树文等[33]测量了70副成年女性双侧锁骨最大长等15项指标,建立了一元回归方程和双变量回归方程。

应用不规则骨进行身高推断,其准确性低于四肢长骨,但在躯干段尸块的身高推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3 解剖标志点推断身高

1985 年日本学者寺沢浩一[34]研究了日本男女性脊椎推断身高的方法,用67具尸体建立了日本成年男、女性脊椎推断身高的方法,并用于实际检案;2002年,Porter[35]回顾了既往研究,认为缺乏足够的数据和方法从人体骨骼推测个体大小及形态,需要用核磁共振技术收集更多的数据;2003年Ozaslan等[36]通过测量转子高度、大小腿长度、足长等活体体表数据建立身高推断模型。

1980 年王雄文等[37]进行了测量活体男性头围推算身高的研究;1985年郑靖中等[38]进行了通过测量活体胸骨长度推算身高的研究;1997年樊晓光等[39]研究了山东半岛地区大学生手长、足长与身高的相关性;2003年余舰等[40]研究了手长、足长与身高的相关性;2003年李智等[41]随机测量了400例鄂西地区成年男女的胸耻线长和颈臀线长,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分别建立了推断身高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2004年

礼晓明[42]通过研究,证实人体脚长、脚掌宽、手全长、食指长、中指长、小指长与身高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活体体表测量的优点在于方法简单易行,可以随机选择较大的样本量,从而保证统计学研究产生的误差更小;但同时不可忽视体表测量受软组织影响造成误差的存在,需要规范测量方法来规避其不足。

4 放射学方法推断身高

1962 年Telkk覿等[43]应用儿童的长骨X线片进行身高推算;1986年Yoshino等[44]利用放射学方法测量了长骨长度进行身高推算;2005年Patil等[45]用放射学方法测量颅骨侧位片进行身高推算的研究;2005年Pelin等[46]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骶椎和尾骨与身高的关系,结果显示,利用骶椎和尾骨推算身高的准确性介于利用颅骨、足骨和长骨之间。

国内1989年贾勉等[47]对藏族和汉族青少年手部第二掌骨X线片进行身高推算研究;2008年张召晖等[48]用X线片测量了150例四川汉族成年活体男性第3至第7颈椎前后缘高度,建立了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2008年常云峰等[49]利用X线技术测量了514例中国四川汉族脊柱胸段长度,建立了与身高的线性回归方程;2011年郑涛等[50]应用X线片测量四川汉族194例上肢骨及胫腓骨正位片相关指标,建立了推算身高的数学模型。

应用放射学方法推算身高可以把活体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样本量基本不受限制,能够精确测量数据,同时可以避开解剖及骨骼处理等环节,省时省力,且不对尸体进行破坏,在目前技术手段下,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5 展望

随着人类体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平均身高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目前我们借鉴的身高推算方程多是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存在明显误差,同时鉴于种族、地域间等的差异,推算身高的研究应为一项常规性研究。统计学研究需要足够的样本量才能减少误差,体表测量和放射学研究能够不受样本量的限制,同时这类研究方法不同于针对尸骨的回顾性研究,具备前瞻性,能够在研究中设计种族、地区、性别和年龄等条件分组研究,可以控制身高推断的影响因素,从而使得回归方程可针对性应用,减少误差。

同时,除了个体识别方面的需要,随着影像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在案发现场或周边监控录像搜索被害人或嫌疑人是图像侦查的重要工作,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应用身高进行条件筛查,常能使工作事半功倍,而准确的身高推断是该项工作的前提条件。

[1]张继宗.中国法医人类学三十年[J].人类学学报,2013,32(3):256-263.

[2]Pearson K.Mathemat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evolution.Ⅴ.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tature of prehistoric races[J].Philos Trans R Soc London,1899,192:169-244.

[3]Telkka A.On the prediction of human stature from the long bones[J].Acta Anat(Basel),1950,9(1-2):103-117.

[4]Dupertuis CW,Hadden JA Jr.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stature from long bones[J].Am J Phys Anthropol,1951,9(1):15-53.

[5]Trotter M,Gleser GC.Estimation of stature from long bones of American Whites and Negroes[J].Am J Phys Anthropol,1952,10(4):463-514.

[6]Trotter M,Gleser GC.A re-evaluation of estimation of stature based on measurements of stature taken during life and of long bones after death[J].Am J Phys Anthropol,1958,16(1):79-123.

[7]Jantz RL.Modification of the Trotter and Gleser female stature estimation formulae[J].J Forensic Sci,1992,37(5):1230-1235.

[8]Stevenson PH.On racial differences stature long bone regression formula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tature reconstruction formula for the Chinese[J].Biometrika,1929,21(1):303-321.

[9]王永豪,翁嘉颖,胡滨成.中国西南地区男性成年由长骨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J].解剖学报,1979,10(1):1-6.

[10]莫世泰.华南地区男性成年人由长骨长度推算身长的回归方程[J].人类学学报,1983,2(1):80-85.

[11]公安部课题组.中国汉族男性长骨推断身高的研究[J].刑事技术,1984,(5):1-49.

[12]张继宗.中国汉族女性长骨推断身高的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1,20(4):302-307.

[13]Steele DG.Estimation of stature from fragment of long limb bones.In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in mass disasters[M].Washington DC: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1970:85-97.

[14]Rao KV,Gupta GD,Sehgal VN.Determination of length of human upper limb long bones from their fragments[J].Forensic Sci Int,1989,41(3):219-223.

[15]李铁英,谷源洲,曹会峰.中国人四肢长骨骨性标志间各段长度与总长关系的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1,16(1):29-31.

[16]张继宗.中国汉族女性长骨碎片的身高推断[J].人类学学报,2002,21(3):219-224.

[17]陈洪,甘晟光.男性上肢长骨的测量及其最大长推算[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20(3):135-137.

[18]陈世贤.法医人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2.

[19]Tibbetts GL.Estimation of stature from the vertebral column in American Blacks[J].J Forensic Sci,1981,26(4):715-723.

[20]Terazawa K,Akabane H,Gotouda H,et al.Estimating stature from the length of the lumbar part of the spine in Japanese[J].Med Sci Law,1990,30(4):354-357.

[21]Jason DR,Taylor K.Estimation of stature from the length of the cervical,thoracic,and lumbar segments of the spine in American whites and blacks[J]. J Forensic Sci,1995,40(1):59-62.

[22]Nagesh KR,Pradeep Kumar G.Estimation of stature from vertebral column length in South Indians[J]. Leg Med(Tokyo),2006,8(5):269-272.

[23]Singh J,Pathak RK,Chavali KH.Skeletal height estimation from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ternal lengths in a Northwest Indian population of Chandigarh region:a postmortem study[J].Forensic Sci Int,2011,206(1-3):211.e1-8.

[24]Menezes RG,Nagesh KR,Monteiro FN,et al.Estimation of stature from the length of the sternum in South Indian females[J].J Forensic Leg Med,2011,18(6):242-245.

[25]Marinho L,Almeida D,Santos A,et al.Is the length of the sternum reliable for estimating adult stature?A pilot study using fresh sterna and a test of two methods using dry sterna[J].Forensic Sci Int,2012,220(1-3):292.e1-4.

[26]彭书琳,朱芳武.对华南地区男性成年人颅骨、锁骨、肩胛骨和髋骨与身高关系的研究[J].人类学学报,1983,2(3):253-259.

[27]胡佩儒,赵志远.由胸骨长度估算中国北方成年人身高的回归方程[J].人类学学报,1987,6(2):147-151.

[28]张继宗,舒永康,王静.骶骨推断身高的研究[J].法医学杂志,1988,4(4):15-17.

[29]刘庄朝,张新中,张继宗.根据枢椎推断身高的研究[J].刑事技术,1996,(3):10-11.

[30]朱清烈,谢金林,杨成宗,等.根据中国汉族成年男性椎体推断身长[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7,12(3):145-147.

[31]张继宗,刘庄朝,赵中阁.中国汉族男性腰椎的身高推断[J].人类学学报,2002,21(4):268-272.

[32]施华戈,赵会安,王晓卿.中国汉族成人胸骨多项测量值与身高关系的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17(5):288-290.

[33]何树文,张继宗,张策,等.女性锁骨推算身高初步研究[J].刑事技术,2009,(5):48-49.

[34]寺沢浩一.脊柱长による身长の推定[J].日法医志,1985, 39(1):35-40.

[35]Porter AM.Estimation of body size and physique from hominin skeletal remains[J].Homo,2002,53(1):17-38.

[36]Ozaslan A,Is覨can MY,Ozaslan I,et al.Estimation of stature from body parts[J].Forensic Sci Int,2003,132(1):40-45.

[37]王雄文,马季春.广西籍男性头围与身高关系的研究[J].刑事技术,1980,(4):20-23.

[38]郑靖中,杨玉田,党汝霖,等.西安市青年学生胸骨长与身长的关系[J].人类学学报,1985,4(3):268-274.

[39]樊晓光,丁士海.山东半岛地区大学生手长足长与身高关系的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7,12(2):98-100.

[40]余舰,夏君,王万麟,等.贵州地区汉族特定人群男性手长、足长与身高的关系[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3,26(6):515-516.

[41]李智,牟月新,杨大富,等.根据人体胸耻线长和颈臀线长推断身高的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18(6):326-328.

[42]礼晓明.人体脚长、手长及相关部位与身高相关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0:12636-12637.

[43]Telkk覿A,Palkama A,Virtama P.Prediction of stature from radiographs of long bones in children[J].J Forensic Sciences,1962,7:474-479.

[44]Yoshino M,Miyasaka S,Sato H,et al.Estimation of stature from long bones based on somatometric analysis[J].Repub Nat Inst Politic Sci,1986,39:201-207.

[45]Patil KR,Mody RN.Determination of sex by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and stature by regression analysis:a lateral cephalometric study[J].Forensic Sci Int,2005,147(2-3):175-180.

[46]Pelin C,Duyar I,Kayahan EM,et al.Body height estimation based on dimensions of sacral and coccygeal vertebrae[J].J Forensic Sci,2005,50(2):294-297.

[47]贾勉,王迺哲,刘秉枢,等.第二掌骨长度与身高[J].人类学学报,1989,8(3):240-244.

[48]张召晖,常云峰,周晓蓉,等.计算机X线摄片测量四川地区活体男性颈椎推算身高[J].法医学杂志,2008,24(1):25-31.

[49]常云峰,张召晖,舒永康,等.数字X线摄影测量活体脊柱胸段推算身高[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23(5):296-299.

[50]郑涛,黄云,张建波,等.计算机X线成像测量青少年四肢长骨推算身高[J].法医学杂志,2011,27(3):178-181,185.

Progress on Individual Stature Estimation in Forensic Medicine

WU Rong-qi,HUANG Li-na,CHEN Xin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Crime Scene Evidence,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Shanghai Public Security Bureau,Shanghai 200083,China)

Individual stature estim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Currently,it has been used that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established by the data collected by direct measurement or radiological techniques in a certain group of limbs,irregular bones,and anatomic landmarks. Due to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mobility,human physical improvement,racial and geographic differences,estimation of individual stature should be a regular study.This paper reviews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stature estimation,briefly describ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ethod,and prospects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forensic anthropology;stature;review[publication type];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DF795.6

A

10.3969/j.issn.1004-5619.2015.06.014

1004-5619(2015)06-0470-04

2015-07-06)

(本文编辑:刘宁国)

吴荣奇(1979—),男,副主任法医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E-mail:rongqiwu@163.com

猜你喜欢

长骨法医学法医
虫虫法医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环境法医“捉凶”记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AO钛制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儿童长骨骨干骨折的疗效
引产胎儿长骨的宫内外测量研究
腰椎外伤并椎体血管瘤法医学鉴定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