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使用治疗ITP研究概况*
2015-04-16彭文虎卢晓南徐国良刘红宁尚广彬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昌330004
★ 彭文虎 卢晓南 徐国良 刘红宁 尚广彬*(.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南昌330004)
中西药联合使用治疗ITP研究概况*
★彭文虎1**卢晓南2徐国良1刘红宁1尚广彬1***(1.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南昌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昌33000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国内外针对此类疾病研究较多,并提出可应用于干预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中西医联合治疗ITP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通过回顾近几年文献报道发现中西药联合使用在治疗ITP上具有独特的疗效。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紫癜;中西药联合治疗;综述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过去称之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以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形成紫癜、月经过多、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它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但已肯定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升高有关,可能由于PAIgG作为抗体与血小板相关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被破坏,引起血小板数量减少,出现紫癜,还可能是使骨髓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而致血小板生成减少等原因。由于部分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没有出血的临床表现,故2007年ITP国际工作组建议将原来病名中的“紫癜(purpura)”去掉,旨在说明本病患者不一定有出血,同时为了强调本病由免疫因素介导,所以将本病更名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缩写仍然保留[1]。
对于ITP的治疗,西医采用脾切除、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皮质激素、细胞因子等方法或药物治疗该病。脾切除,有30%无效且复发性大。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只对部分病例有效,且用药后毒副作用大、易复发,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大,细胞因子类药物疗效不确定。目前国内外治疗此类疾病尚无理想药物[2]。ITP属于中医学“血证”、“发斑”、“衄血”和“葡萄疫”等范畴[3]。我国中医药大家很早就对该症做了许多研究,并利用中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中药的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使得对该症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副作用小,但由于复方药中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且起效慢,使得中医复方药在对该病的治疗上得不到推广。结合中西药的优势,一些研究者将中西医药结合起来,对其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目前西医常用于治疗ITP的药物有醋酸地塞米松、泼尼松片、甲泼尼龙注射液等激素类药物,白细胞介素-II、血小板生长素等细胞因子类药物[4]和免疫抑制剂三类药物对ITP进行干预。人们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上将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原因分为“虚”“热”“瘀”,虚分为肾虚、脾虚,热为实火、虚火,瘀既是虚与热造成的产物也是致病因素[5]。研究者们结合中医理论和西药的对症优势利用某些中药复方与西药结合起来,做了一系列研究,取得较为理想的试验数据,为中西药联合应用于临床治疗ITP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关于免疫抑制剂与中药的联合使用,现代医药研究极少,将不作介绍。以下将从中药与激素类药物和细胞因子类药物等两方面作阐述。
1 中药与激素类药物联合使用治疗ITP
王永伯在中药复方补肾清热方与西药联合使用上做一定的研究,选取了78例患者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醋酸地塞米松、泼尼松片、甲泼尼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用相同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补肾清热药,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8%,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6]。且两药合用后患者的痤疮、骨折、高血压、肝功能不良、水钠潴留、继发性糖尿病等发生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尚静娅等[7]利用藤草煎复方与激素合用治疗慢性ITP的临床观察中,两者合用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而单用激素的对照组中的有效率仅为65.85%,两药合用效果显著。该方继承了当归补血方和归脾方的精义,重用黄芪补气健脾,当归活血养血,符合中医对该症的辨证分析。现代研究认为ITP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该方中的雷公藤能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使CD4+/CD8+明显增加,有效地控制机体的免疫损害[8]。且该方有抗菌、消炎、抗氧化、免疫调节、保肝、解热镇痛等多重作用,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起多种保护作用。
陈娜等[9]利用甲泼尼龙片结合中药(黄芪、牡丹皮、白术、赤芍、白芍菟丝子、生地黄、玄参、枸杞子、陈皮、砂仁、茜草、墨旱莲、防风、连翘、砂仁、陈皮、仙鹤草、虎杖、田七、甘草)用于治疗该疾病的研究,将116位病人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甲泼尼龙片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口服上述中药合煎液。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而且在后期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6.67%,远低于对照组的31.58%。
赵彩云等[10]针对该方向的研究数据显示服用地塞米松的对照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为45%,远低于使用地塞米松和中药冲剂(黄芪20g、太子参1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木香3g、龙眼肉10g、酸枣仁10g、旱莲草15g、阿胶7g、鱼鳔10g、三七3g)病人的84%的总有效率。针对该方向,王迎春[11]、郑暹雄[12]、陈静[13]、杨学信[14]邵克武[15]等应用中药复方及激素类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该症,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中药与细胞因子类药物联合使用治疗ITP
在中医药与细胞因子类药物联合使用治疗ITP的有关研究中,蔡皎皓[16]等在临床中治疗了1例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症状的患者,最开始利用一些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无效,后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免疫抑制剂和中药犀角地黄汤联用,一段时间后病情好转,检查其血小板计数(PLT)发现其值由联合用药前的3×109/L升至37×109/L,作用效果明显,但此时患者并未完全恢复,基于此,再给予归脾汤,使患者基本恢复健康,从该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药与西药联用对该病的独特优势,另外还可以看到中医的同病异治的分型辨证治疗思想。该例中的玄参、生地黄[17](犀角地黄汤中)、当归[18](归脾汤中)等是现在药理学已经证明对该病具有一定疗效的中草药。归脾汤可以极大的改善因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造成的肝损伤状况。
陈波[19]在中药联合人重组白细胞介素-II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一文中,将人重组白细胞介素-II和药汤剂给予患者做观察组,对照组是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II作治疗药物的患者,各26名,经过两个月后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8.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6.4%。可以看出人重组白细胞介素-II和药汤剂合用效率远大于单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II的有效率。该药汤方主要包括黄芪、党参、白术、玄参、生地黄、仙鹤草、水牛角、牡丹皮、紫珠草、乌梅炭、炙甘草等中草药,其中的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等具有健脾扶正的功效,玄参、生地黄、水牛角、牡丹皮等具有清热凉血滋阴的作用,仙鹤草、紫珠草、乌梅炭等可收敛止血,当归养血补血。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仙鹤草具有增加血小板数目和抗血栓的作用[17,20],黄芪可使骨髓细胞生长旺盛,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21],当归中的当归多糖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保护功能,且其本身具有抗凝血抗血栓的作用[18]。而在韩鹏[22]针对该症的研究中同样可以看到仅皮下注射巨和粒(人重组白细胞介素-II)的对照组的病人总有效率为68.75%,显著低于同时服用中药并注射巨和粒的观察组病人93.75%的总有效率。杨洁文等[23]在维血宁颗粒联合巨和粒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30例疗效观察一文中提到利用维血宁与巨和粒合用治疗化疗后的血小板减少症,其疗效优于单用巨和粒的效果。其中维血宁颗粒的主要成分为虎杖、白芍、仙鹤草、地黄、鸡血藤、熟地黄、墨旱莲、太子参等中药。
3 讨论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型疾病,西医一般都用激素类药物、细胞因子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该病疗效不稳定且会有一系列副作用,而用细胞因子类药物,如人重组血小板生长素或人重组白细胞介素-II,疗效均不确定。虽然中药的药物成分不明且起效慢,但中医对治疗ITP具有独特疗效。我们应当积极探索中西药联合使用治疗该病的方法,这不仅是对治疗该病另一途径的探索,更有利于弘扬中医药。
[1]Rodeghiero F,Stasi R,Gernsheimer T,et al.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definitions and outcome criteria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of adults and children:report from an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J].Blood,2009,113(11):2 386-2 393.
[2]董伟,徐国良,张启云,等.肿节风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应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1):176-178.
[3]孙淑君,黄世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论证探讨[J].江西中医药,2012,43(359):6-9.
[4]余俭,邓晟,徐平声.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研究[J].中南药学,2009,7(7):530-535.
[5]刘希赞,杨淑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机概述[J].临床合理用药,2013,6(8):176-177.
[6]王永伯.补肾清热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3):301.
[7]尚静雅,尚淑玲,刘云平,等.藤草煎联合激素治疗成人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4,23(4):726-727.
[8]汪亮,刘显阴,赵俊.中药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作用与作用机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37-38.
[9]陈娜飞,陈铁虎.中药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56例[J].河南中医,2013,33(2):258-259.
[10]赵彩云,关冬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8(1):74.
[11]王迎春,阮长耿.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肿节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初步报告[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6 (3):193-195.
[12]郑暹雄,周芝彬,陈荣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8例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6):95-96.
[13]陈静,魏锦,胡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01(8):711-712.
[14]杨学信.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3):49-50.
[15]邵克武,李志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2(2):57-58.
[16]蔡皎皓,庄海峰,胡通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一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20(10):624-626.
[17]张铁英.重用仙鹤草、生地黄慢性原发性血小板紫癜[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1):44.
[18]王梓辛,肖媛媛,欧立军.当归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9(9):64-66.
[19]陈波.中药联合白细胞介素-II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87):1 890-1 891.
[20]阳向波.仙鹤草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2):780.
[21]陈阿琴,杨志刚,余颂东,等.黄芪多糖的现代药理学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5,39(9):33-36.
[22]韩鹏,张金李.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11):254.
[23]杨洁文,刘云霞,王翌庆,等.维血宁颗粒联合巨和粒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3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1):74.
R558+2
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6065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4BAB215039);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3582);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13A006)。
**第一作者:彭文虎,男,2013级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尚广彬,男,讲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基础。E-mail:shanggb107@126.com。
(2014-06-19)编辑:秦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