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志调理辅助治疗痤疮30例

2015-04-16边晶李钰天津市河东区中医医院张洪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天津300160

江西中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痤疮

★ 边晶 李钰 (天津市河东区中医医院张洪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天津 300160)



情志调理辅助治疗痤疮30例

★边晶李钰(天津市河东区中医医院张洪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天津 300160)

摘要:目的:观察调理情志对治疗痤疮的影响。方法:30例患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辅以调理情志的指导。结果:30例痤疮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3%。结论:在治疗痤疮患者过程中,辅以调理情志可有效提高疗效。

关键词:痤疮;调理情志;临床观察;张洪义

痤疮是好发于面部及上胸背部的皮损,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西医认为痤疮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1]中医对痤疮的认识,古代多以外邪、湿聚、血热立论;近代多从风热、肺热、血热、胃肠积热、血瘀、痰结、冲任失调、阴虚不足七个方面阐述,主要是由热、郁、痰三方面来概括认识此病。[2]

依据痤疮的临床表现与发病特征,结合临床经验,张洪义教授认为情绪和神志是痤疮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无论是外感、内伤、饮食劳倦所致的痤疮,大多数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情绪,以平素急躁易怒最为多见,痤疮症状的出现或加重常在情绪明显波动后发生。由于痤疮多生于面部,影响美观且迁延难愈,常使患者感到抑郁、烦闷。在这种负面情绪长期作用下,患者易出现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不利于痤疮的治疗和预后。部分患者皮损伴有瘙痒、疼痛症状,影响睡眠质量,久而导致心神不宁、气血不足,甚者变生他病。另外,痤疮多见于青少年,容易对心理健康和正常社交造成影响。

近年来,张洪义教授在治疗痤疮过程中注重对于情志的调理,疗效显著,现将30例痤疮患者的疗效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观察来自门诊的痤疮患者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者36岁,最小者11岁,10~20岁的9例,20~30岁的14例,30~40岁的7例;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2个月。上述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拟定:以丘疹、脓疱、结节有时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特征,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30例患者中,伴随痤疮症状出现情绪易急躁易怒者18例,心境低落、忧郁者6例,伴有失眠症状者6例。依据中医四诊合参,结合情志状态对30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共分为4个证型:肝气郁滞型10例,气滞血瘀型8例,气阴两虚型8例,心肾不交型4例。

2治疗方法

肝气郁滞型基本方:柴胡、青皮、香附、乌药各15g,郁金、枳壳、木香、百合各12g,丹皮、生地各20g,白鲜皮、白蒺藜、苦参、地肤子各12g;血瘀痰结型基本方:丹皮、生地、赤芍各20g,女贞子、墨旱莲各30g,荆芥穗、紫草各10g,陈皮、半夏、茯苓、竹茹、枳实各12g,白鲜皮、白蒺藜、苦参、地肤子各12g,大黄6g后下;气阴两虚型基本方:石莲肉、太子参各30g,地骨皮、柴胡、赤茯苓各15g,黄芪、炙甘草、麦门冬、车前子、山药各20g,女贞子、墨旱莲各30g,白鲜皮、白蒺藜、苦参、地肤子各12g,合欢皮、夜交藤各30g;心肾不交型基本方:黄连、肉桂各15g,丹皮、生地各20g,女贞子、墨旱莲各30g,远志、茯神各12g,合欢皮、夜交藤各30g。各患者在基本方上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清淡饮食,调畅情志,生活规律。1个月为一疗程。1~3个疗程为观察期限。月经期不停药。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拟定。治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60%以上;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3.2治疗结果30例经1~3个疗程治疗后,痊愈9例,显效8例,好转11例,未愈2例,痊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93.3%。

4病案举隅

司某,男,32岁,2014年3月20日初诊。主诉:面部痤疮反复发作3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自述平素情绪急躁易怒,因过年期间生活不规律、多食肥甘辛辣,面部痤疮数量激增,程度较之前加重。诊见:额部与两颊可见大量淡红色粉刺、丘疹,额部少量脓疱,微痒无痛,两颊部可见粉刺愈合后留下的暗斑,皮肤油腻,面色红,口干,口渴,身热烦躁,寐可,大便不爽,小便黄,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当时患者来诊正值冬末春初季节,天气尚冷,但患者着一身春装,满面通红,大口饮用冰镇饮料,候诊时烦躁不安,一派热象。中医诊为痤疮,辨证为血瘀痰热互结。治当清热凉血,化痰通络。处方:丹皮、生地、赤芍各20g,女贞子、墨旱莲各30g,荆芥穗、紫草各10g,陈皮、半夏、茯苓、竹茹、枳实各12g,苍术、厚朴各20g,白鲜皮、白蒺藜、苦参、地肤子各12g,大黄6g后下。7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情绪稳定,清淡饮食,注意运动。患者服药后脓疱、丘疹明显减少,皮肤油腻较前改善,但觉口干,略烦躁,大便次数增加,一日两次,情绪控制良好,并增加运动。守前方去苍术、厚朴、大黄,加生栀子12g、淡豆豉9g,再进7剂。复诊已无再发新丘疹,大部分粉刺出白色脓头,脓疱收敛,暗斑颜色变浅,部分丘疹仍未消退,效不更方,继服21剂,仍嘱患者情绪稳定,清淡饮食,巩固疗效。随诊仅额部有微小粉刺残留,两颊有脓疱消退后的少量暗斑隐约可见。随访患者一直保持规律生活、适量运动,至今未复发。

按:患者素体火旺,情志不舒,嗜食肥甘厚味,气郁、食积化火,火热毒邪郁阻于皮肤脉络,致肌肤失养,久而成瘀。治疗以清热凉血为主,佐以理气化痰。方中丹皮、生地、赤芍、紫草凉血清热;陈皮、半夏、茯苓、竹茹、枳实、苍术、厚朴理气祛痰燥湿;白鲜皮、白蒺藜、苦参、地肤子针对局部皮肤症状,清热解毒,荆芥穗入血理血,去血中之风,可消风止痒;大黄既可导滞攻下,导食积下行,亦有活血作用,可化瘀通络,一举双得。二诊时减弱燥湿之力,加入栀子豉汤改善烦躁症状。诸药合用,瘀滞得散,痰热得解,血络通畅,肌肤得养。

5结语

中医学对情志影响皮肤疾病的治疗较早就有认识,并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现代医学界亦有将皮肤称作“第三大脑”的说法。由于皮肤病多表现为热证,医家常用清凉之法,然若遇无效病例,无论如何加大药量,对于病情亦无寸进。[2]笔者跟师时发现,张洪义教授每临证处方,常常关注患者的职业、生活习惯、脾气习性等细节,尤其注重患者的睡眠情况。老师每每在开具处方之后,反复细致地叮嘱患者注意调畅情志、清淡饮食、规律作息。笔者认为,皮肤为血络濡养之处,情志状态不佳,则身体内气机不能畅达,气滞血瘀使得皮肤失于濡养,也使得药物不易到达病所,邪气亦无出路。对于多种皮肤顽疾,诸药俱投而乏效时,由调理情志入手可谓一路奇兵,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

参考文献

[1]黄霏莉.中医美容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4.

[2]赵怀智,屠辉辉,赵咏,等.皮肤病郁证病机浅谈[J].新中医,2014,10(46):11-12.

征稿启事

《江西中医药》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明医心鉴》、《滕王阁医话》等。《明医心鉴》以介绍名老中医经验和中医临证心得为主,重点刊载中医关于疑难病的诊疗经验,要求观点、方法新,经验独到。《滕王阁医话》主要反映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的一得之见,要求以小见大,有感而文,语言生动流畅,可读性强,富于知识性、趣味性。

收稿日期:(2015-06-29)编辑:秦小珑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痤疮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穴位泻血治疗痤疮63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消痤饮治疗寻常痤疮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