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针”斜刺法浅谈
2015-04-16许仕海
刘 燚 许仕海
(张家港澳洋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针刺治疗是利用特定针具,结合操作手法,刺入人体相关部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刺时采用某种特殊操作手法就是针刺手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九刺、十二刺等刺法的记载。但更多著作在涉及具体临证针刺方法时则很少论及,多只谈穴位,如《灵枢》“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按:此“足阳明、太阴”乃特指穴名而非经络[1]),《针灸大成》“头偏痛:头维”等,《席弘赋》、《玉龙歌》、《灵光赋》等亦如此,导致医家在临证中对于针法无法可依,无迹可循。“卧针”是斜刺针法的一种,虽零星见于一些针灸论著中,但临床运用颇多,疗效确切,故笔者今就其源流与发展、机理、相关针具、适应证及展望浅述如下。
1 源流与发展
《灵枢·官针》:“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这里所述“直针刺”是将皮肤提起横卧针具而后刺入的一种针刺方法,“浮刺”则是将针斜刺入皮肤,犹如浮在皮肤内一般,这两种针法是关于卧针斜刺法的早期描述。《难经·七十一难》“针阳者,卧针而刺之”,明确提出了“卧针”针法;《窦太师针经》“天应穴,但痛处,就于左右穴道上卧针刺之,泻”和《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不定穴,又名天应穴,但身疼痛便针,针则卧针,出血无妨,可少灸”,这两部著作对“卧针”针法做了具体的描述;而《标幽赋》则对“卧针”斜刺法和直刺法做了分类:“此言木有斜正,而用针亦有或斜或正之不同。刺阳经者,必斜卧其针,无伤其卫;刺阴分者,必正立其针,毋伤其荣,故言针应木也。”综上可见,虽早在《内》、《难》二经成书之时,即已有关于“卧针”斜刺针法的描述,但后世医家对于此针法的运用与发展并不多见。只是在近代有王乐亭先生善于“六寸金针”卧针斜刺治疗瘰疬鼠疮的描述:“从肘节处下针向臂上卧刺,专治鼠疮脖子,不需药治,既能痊愈。”其用金针卧针斜刺,一针透多穴,疗效显著[2]。四川叶德民先生,为叶氏金针的代表人物,师从黄石屏一派,后自成一家,针法长于斜刺透穴,以穴为点,以经为线,一针双穴或一针多穴针刺治疗[3]。从王氏和叶氏“一针多穴”针法来看,均善于采用“卧针”斜刺针法治疗某些疾患。
2 机理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指出:“斜刺中角度很小的称作平刺(或卧刺)”[4]33,“卧刺法,此法沿穴串刺,是沿皮浅刺”[4]34,可见卧针刺实为斜刺针法的一种,只是角度较小。《说文解字》曰:“卧,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表明“卧针”针体应趋于“卧”或“伏”状,其针刺角度应在15°~30°为宜,这可能与针体和人体某些组织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针刺疗效与针体和结缔组织的缠绕有关[5],当针具进入人体后,若采用相同针刺手法,针体和结缔组织的接触面积则决定了其刺激量,接触面越大,刺激量越大。人体结缔组织总体分布一般平行于表皮(如皮下组织、肌筋膜等),针体应尽量平行于结缔组织才能得到最大的接触面,所以针体与体表夹角角度越大则接触面积越小,反之角度越小,接触面积越大。而针体进入结缔组织必须透过表皮和真皮层,这决定了针体不可能是0°角进入结缔组织,既要透过表皮和真皮层,还要尽量和结缔组织保持最大的接触面,采用15°~30°角卧针刺入较理想。
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注解《标幽赋》中提到针刺速效之功应“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可见经络与得气都很重要。而如何勿失其经?勿失其气?笔者认为“卧针”斜刺针法采用15°~30°角刺入病变区域,通过经络距离较长,为勿失其经,刺入一定深度后得气,产生酸麻胀或跳动感,为勿失其气,二者兼取则针之功必速。可见,“卧针”斜刺法就是从病变部位远处取进针点,将针具(主要指毫针)卧针以15°~30°的角度刺入病变区域,得气后局部出现酸、麻、胀、肌肉跳动等感觉,不做任何形式的捻转、提插等其他手法,待针感消失后,再将针完全退出。其中得气是很关键的一步,如不得气,应将针体水平更换角度后再次刺入,并可用辅助手作引导,直至得气感出现。如出针时又出现针感或者阻力,可继续留针至针感消失后再出针。
“卧针”斜刺机理至今研究者甚少,卢鼎厚等[6]曾对斜刺法的部分机理有过深入研究,指出:“针刺(斜刺)是通过调整或促进肌肉收缩蛋白的转化使其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平衡而促进收缩结构的恢复。”笔者认为卢氏等的研究结果亦可看成是对“卧针”针法机理的一种阐述。
3 针具
“卧针”斜刺法中运用毫针、芒针者居多,王乐亭就善用“六寸金针”(即芒针)卧针斜刺透穴治疗疾病,赵勇军[7]采用26号4寸不锈钢针卧针斜刺血海、梁丘穴治疗膝关节疼痛,张红娟[8]也是采用26号6寸毫针,自内上向外下卧针斜刺治疗慢性菱形肌损伤。除了毫针、芒针外,也有运用其他针具的报道。如美国《肌筋膜疼痛与功能障碍-激痛点手册》[9]中针对激痛点采用注射治疗,其要求注射针头从定位激痛点的手指之间、距离激痛点1~2cm处与皮肤表面呈约30°角刺入皮肤,注射针刺入后出现局部抽搐反应,类似针刺中“得气”现象,然后注射少量麻醉剂(注:麻醉剂的作用是缓解局部注射后的酸痛感,而不是治疗作用,无药物的“干针”注射治疗具有相同的疗效),此针刺方法和“卧针”斜刺法不谋而合,是中西医的共通之处。现代新针刺疗法中,浮针疗法更是采用“卧针”斜刺针法,它要求用一次性浮针针具在病灶远端正常皮肤处进针,进针时针体与皮肤成15°~20°角刺入皮下层[10],其疗效相当迅捷快速,可见诸如此类针法正是“卧针”斜刺法的现代创新。孔祥生[11]采用针刀斜刺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60例,有效率为98.3%。“卧针”斜刺针法在针刀中也有部分运用,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直刺针法。总之,“卧针”斜刺针法在现代并不只拘泥于毫针、芒针等传统针刺工具。
4 适应证
《窦太师针经》“天应穴,但痛处,就于左右穴道上卧针刺之,泻”,《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但身疼痛便针,针则卧针”,以及现代诸多临床研究均以治疗疼痛、损伤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疼痛的发病率在35%~45%,老年人发病率达75%~90%[12],全美保健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已经将疼痛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已是现代高发病、常见病。“卧针”斜刺针法对疼痛的卓越疗效,可以让这一古老的针刺方法在现代疾病治疗中大放光彩。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卧针”斜刺针法对局限性疼痛疗效显著,如常见的急性扭伤、损伤、慢性软组织痛、脊柱相关疼痛、风湿痹痛等,而类似纤维肌痛综合征疼痛、骨质疏松疼痛等全身性疼痛疗效不佳。
5 展望
“卧针”长时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是针灸界的损失。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传播范围狭窄。自古痛症治疗多见于跌打损伤,而伤科是偏门小科,为其他医生所不屑,其治疗者又多为武师,因文化程度限制,文字记载较少,技法传承上主要以口传身授,师徒间口口相传为主,旁人难窥其密。如前文提及的卢鼎厚教授,其斜刺针法就是从山西一民间针灸师处所学[5],刘鸣所采用的长针斜刺法治疗腰痛,也是师从武术世家李春和先生[13],因受时代或保守思想的约束,致使此法传播范围狭窄,为大众所不知。二是机理难明。如今当针刺走出国门,也是得益于其镇痛机理得到逐渐阐明,而卧针斜刺这一刺法,研究者则相对较少,为何有此疗效,多数医家难得其解,故而常常忽视,虽当今有部分机理得以阐明,但还需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支持。一种针法可用不同针具,并在不同国家均有运用,可见其疗效是确切的。
笔者不揣谫陋,撰写此文,权当抛砖引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卧针”斜刺针法一定会重新引起学界的重视。
[1]黄龙祥.中国针灸医学史大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09
[2]陈湘生,张俊英.金针王乐亭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
[3]刘屹,刘巍.金针度人——记针灸名家叶德明.中国针灸,2009,29(5):412
[4]黄龙祥.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5]Helene M L,David L C,Marilyn J C.Mechanical signaling through connective tissue:a mechanism for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The FASEB Journal,2001,12(15):2275
[6]卢鼎厚,张志廉,段昌平,等.阿是穴斜刺治疗肌肉损伤的研究.上海针灸杂志,2000,19(增刊):65
[7]赵勇军.斜刺血海、梁丘穴治疗膝关节疼痛疗效观察.中医正骨,2002,14(11):46
[8]张红娟.长针斜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菱形肌损伤的疗效观察,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7):623
[9]DAVID G.SIMONS,著.肌筋膜疼痛与功能障碍-激痛点手册.赵冲,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50
[10]符仲华.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
[11]孔祥生.针刀斜刺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症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36
[12]赵英.疼痛问题的现状.中国社区医生,2006,22(14):7
[13]刘鸣.长针斜刺法治疗腰痛76例.中国针灸,1997(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