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瓷算盘赏析

2015-04-16吕睿蔡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4期
关键词:财源珠算青花

吕睿 蔡珊

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算盘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筹算”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传说中算盘是黄帝手下一名叫隶首的人发明创造的。目前学术界认为最早的算盘可能成型于东汉时期,东汉数学家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有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数学家甄鸾注云:“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算盘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现存最早的考古实物则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921年出土于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因黄河泛滥而被湮没河北巨鹿县故城中的巨鹿算珠。同时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著名作品《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出现算盘的身影,该图的最左端画有一家称作“赵太丞家”的药铺,它的柜台上就放着一架算盘。

泉州博物馆藏有一副清代景德镇窑青花婴戏纹瓷算盘,该件器物呈长方形,长297毫米,宽139亳米,厚30毫米,重1702克。该件器物系仿木制算盘烧造而成,算盘的矩形外框内均等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瓷质算珠。中间用一道瓷质横梁将瓷质算珠分为上下两节,上节2颗,下节5颗,本应为11串77颗,可惜其中第七排下节细杆断残,算珠缺失两颗,现剩余75颗算珠。算珠内贯瓷质直柱,算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算盘四周饰有松下婴戏纹,绘制了夸张凸出后脑、蓝袍加身、额前一撮三角髻的婴孩,十个孩童天真活泼,憨态可掬地在松树下玩耍,让人赏心悦目。该器通体施白釉,白釉泛青,白地青花,青花色泽淡雅,釉面光亮莹润,内外底露胎,胎色白中闪黄,外底有明显火石红斑,胎质坚实,胎体厚重。器表有多道裂纹。从器物的纹饰细节和时代特征等方面看,笔者认为泉州博物馆馆藏的这件青花婴戏纹瓷算盘烧造年代应为清代后期的“同光中兴”时期。

算盘在中国民间常用来象征精打细算,毫厘不差。在佛道两教中象征神明计算世人的功过也定然清晰分明、不差毫厘,以教化人心。算盘还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俞,表现的也是“精打细算”“算进不算出”的精明。人们常将算盘圭在门上、窗上或者书架上,以保右财源广进、招财进宝。古代小孩脖子上挂的驱凶辟邪的百眼筛上也有算盘。除此之外,算盘还作为警醒新娘学会“精打细算”的陪嫁,出现在嫁妆的“六证”中,以祝福新人婚姻生活富足,财源广进。

猜你喜欢

财源珠算青花
青花志展览
日本掀起珠算热:古老工具迎来新热潮
追寻青花的东方之美
地方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青花·木 产品设计
第一桶金”有问题?国民党“财源”被夺
琵金顿珍藏的明青花将亮相苏富比
中国珠算传承之随想
浅议天水市财源培植的机遇与挑战
间接财源建设:影响很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