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
2015-04-15王一峰
王一峰
[摘 要]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知识、心理、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和纠正. 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中前置作业的高效设计,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前置作业;教学设计初中时期是学生认知、心理、能力和思维等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观念,建立生本教育的新理念,使我们的理念紧跟时代需求.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发挥和挖掘,充分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情感和经验,上好数学中的概念课、原理课、练习课和复习课,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业的重要性
生本理念下的前置作业是一种与学生能力结合的前置性学习方式,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重要形式. 讲授新课之前,应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植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尝试对新知的学习,从中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从而总结学生各方面的因素,建立有针对性的授课形式. 在概念课、原理课、练习课和复习课上,前置作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聆听新知,利用自身能力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业的设计
1. 概念课上的前置作业,注重体验
学生对概念的接受包括引入、理解和运用,以使学生最终达到灵活应用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具体实例进行引入,通过学生对概念进行剖析、对比和变式,使学生体会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掌握概念的构建,从而进行深入理解,并在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对概念的灵活应用. 例如,学习有关“倒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基础导入,为学生建立前置性练习,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可让学生进行如下预习练习:尝试列出八组两个数相乘等于1的分数,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有几个种类,有没有遗漏,这样的练习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当学生在观察之中对倒数有一个大致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前置作业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如让学生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0.5,0,12,1.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分别找到了自己理解上的不同,并在心中建立了疑问:小数的倒数应该怎么计算?0有倒数吗?等相关问题,这样能使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听课,极大地提高听课效率. 通过这样一步步的递进,学生经历了从乘法运算来观察倒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利用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来尝试解决问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获得了不同层次的理解,为课堂上的互学、讨论完善倒数的概念创建了情境;在学生的自我挖掘中,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总结能力、感悟能力,为下一步分数除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充分体现了教学中的生本理念.
2. 原理课上的前置作业,一探究竟
初中是学生形象思维逐渐转化为逻辑思维的过程. 在原理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丰富例子,在生动形象的例证当中对原理进行概括总结,通过尽可能涵盖各种类型的实例,引导学生对原理本质进行探索,促使学生对原有的知识进行联想,以有效帮助学生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认知体系. 例如,学习“分数乘法中的运算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本进行预习,并设置前置作业:找出分数乘法有哪些规律?我们是怎么发现的?这样的问题带动了学生的大脑,使学生主动地算一算、想一想,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接着,利用前置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你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课本上要给出这样几组题目?这样,学生的思考进一步加深,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地理解其内在本质,引导学生思维. 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说明分数乘法运算规律是如何应用的. 举例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最好见证,能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会积极地思考,举出全面、不重复的例子,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例子—原理”前置作业设计,学生会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例子总结、概括出运算律,在问题的导航下引起对旧知识的联想,尝试利用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归纳,获得其中更深层次的数学思想,体会原理背后的学科内涵,使学生学会应用、举例说明,这样不仅能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还会让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3. 练习课上的前置作业,灵活运用
练习是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解决问题方法和经验. 在练习课中,学生会自觉地建立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在大脑中列出: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给出了哪些条件?是否能满足未知量的需要?使学生可以灵活地从已知到未知进行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灵活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时,学生对百分数有了一定的了解,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利用百分数来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找到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教师就可以利用练习来进行前置作业:为了绿化大自然,我们原计划要造林12公顷,实际上完成造林14公顷,请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有了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了已知是什么、未知是什么,从而进一步思考了怎样从已知走向未知,怎样从未知回到已知,在这一顺一逆的思考当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逐渐总结了不同的解题方法.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法进行展示讲解,以提升自己的思路、规范自己的思维. 集思广益,可以顺利地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对练习有个深层次细致的了解. 通过对练习的分析,让学生通过几个练习巩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更清晰、更灵活. 典型练习的预习会使学生思考在先,不再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从而利用自己的体验来分析、思考问题,在独立的分析问题中提升思考高度,感悟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4. 复习课上的前置作业,构建知网
复习课是学生对知识的再次梳理,从而建立纵向和横向之间的联系,搭建出新的知识网络. 在复习的前置作业中,教师要利用典型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点燃,使学生能够通过例题来回想知识,积极主动地建立知识之间的连接,且在搭建知识网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 例如,学习“分数乘法”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把握分数乘法的知识结构;要在对典型题目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提炼出分数乘法的重难点、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解决方法中的数学思想,综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分数乘法知识建立知识树或表格、框架图,得到“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的方法,理解其中“假分数、约分”过程中的计算技巧,然后结合课本将相关的知识补充完整,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好的一面、有价值的框图或思路与大家分享,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讲给大家听,让学生在相互倾听中积极主动地与自己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终达到优势借鉴的目的.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通过再次分析、讨论进行逐一攻克. 通过这样的复习性前置作业,能使学生逐渐地勾勒出知识的轮廓、要点和结构,找出自己的不足和理解不透的地方,使得听课的时候可以有侧重点地倾听,将精力和时间集中在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上,使学生对自己模糊不解的地方逐渐清晰,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总之,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成来推动课堂发展,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新形势的推动下,只有教师及时更新观念,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展开研究,深入细致地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多元灵活地展开课堂教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生本教育,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