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方法初探
2015-04-15陈亚军
陈亚军
[摘 要] 只有认真分析影响数学课堂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和探讨、反思和总结、改进和提高,才能不断提升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组建设;创设情境;引导;评价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是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平时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探讨、研究,使合作流于形式,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合作中学优生是小组的代言人,处于权威的角色,学困生处在旁观者的位置,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倾听、不分享等;课堂上,教师为了追求合作气氛,在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时,让进行小组讨论,造成学生无话说;另一方面,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学”的作用,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置身事外,讨论不切主题,偏离方向,学生得不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别、智力、性格的差别进行分组. 在小组内要强调合作、组外强调竞争,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敢说、敢想的心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分组时要遵守以下原则:
1. 分阶段培养学习小组的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要注意合作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 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 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笔者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同时注意让学生轮流当组长.
2.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有快有慢,速度快的小组完成任务后,就不能自己,开始“乱说”起来. 究其故,一是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二是小组之间水平不一,组间不同质. 因此,笔者认为在组建3人以上(含3人)的多人小组时,“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较为科学.
3. 组员编号原则
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 比如,在组内成绩好的都编为1号,成绩中等的编为2号和3号,成绩差的编为4号. 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教师就向全班声明:请每一组的某号代表本组发言,请大家同心协力帮助他,为他的发言做准备. 在小集体的支持及压力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
有效的学习,必须先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由此可以说明,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需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了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问题,然而小学生关心、易于探究的往往是那些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 因此,数学情境应更多地关注他们所关心的内容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这样才能促使儿童的经验数学化,使课堂充满趣味,充满数学味,展现数学课的灵魂. 情境的创设,以一定的具有挑战性的背景材料的展现来引发新的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现象与规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让学生通过折纸、剪纸等活动充分感知图形的对称性,在这个活动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一位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的性质时,出示了5=50=500这样一道算式,带着期待的目光问学生:“你能用适当的办法,让这道算式成立吗?”. 一番讨论后,有的学生说:5元=50角=500分;还有的学生认为:5米=50分米=500厘米……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教师趁势质疑:如果只允许加上两点,你还能使这个算式成立吗?通过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自然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新知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使学生那些潜在的力求学好的内在动力,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要,从而在小组合作中学好数学.
问题是智慧的窗口,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只有当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时,教师的教学才算成功.
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时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 一般说来,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愤悱”状态时,交流才有意义.在这样的时机,加强合作,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圆锥的体积公式》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时,教师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公式. 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谁的体积会有密切的联系?”(圆柱)“比一比,哪小组最……”
教师参与到学生们的小组中去.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应是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笔者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 笔者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说些什么. 这时笔者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教室里讲台上那个墨水盒时,都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 笔者也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原来呀,那个墨水盒正面是正方形,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 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 于是笔者立即决定将原定的下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取消,改为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其间运用让学生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 最后再举起那个墨水盒,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个长方体!”这时笔者感到很欣慰,不再可惜原来设计的环节没有用上了. 及时从他们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再及时解决问题中,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指导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 一般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编号的优势,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小组汇报前就用小组编号指定其名,指出他们是代表小组的名义来发言的,这样小组成员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学生,有了小组全体成员的压力、支持和帮助,汇报人会对小组汇报产生热情,从而对整个小组活动都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就能提高小组活动参与的均衡度. 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等. 还可以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评出“数学智多星”、“解题高手”、“探索行家”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斥,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为情感,进而转化为志趣. 同时,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进行过程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 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心理需求,使其产生发展的动力.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多给学生肯定:“你考虑问题真周密!”“你的方法真有创见!”“××同学解题方法好”等;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发给一些小奖品,如小红花等,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学生从学习中品尝成功的乐趣,获得成就感,这种激励是强有力、最有效、最持久的,也是将激烈转化为学习动力的最佳途径.
总之,实施合作学习,需要适宜的“土壤”、“温度”和“水分”. 合作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或主题是适宜的“土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适宜的“温度”,而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适量“水分”. 只有认真分析影响数学课堂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和探讨、反思和总结、改进和提高,才能不断提升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