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拓展节能技术服务工作领域
——江苏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2015-04-15
积极拓展节能技术服务工作领域
——江苏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一、充分发挥支撑作用,积极承担政府部门委托的政策研究、审核核查等工作
(一)承担政策研究及标准制定等工作。开展《地方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模式研究》,积极探索节能技术服务机构的发展模式。开展《工业节能政策实施成效调查和差异化政策路径研究》,为工业节能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工业节能工作提供参考。承担了工信部委托的《全国工业能效指南(2014年版)》编制工作;编制完成蓄电池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节约用电设计技术导则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导则等8个地方能耗限额标准,并协助省经信委和质监局开展了行政机关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等6个标准的审查工作;参与起草江苏省《节能标准体系建设方案》、《节能量交易办法》和编制《产业结构负面清单与能效指南》等相关工作。
(二)受政府部门委托开展审核核查等工作。组织开展2014年度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的组织、协调和核查工作,全省扣减3家企业涉嫌虚假推广的近6.5万只产品,实际推广142.9万只高效照明产品。作为江苏省节能惠民工程推广信息核查工作机构,完成全省冷水机组和计算机产品1家生产企业17条信息比对、32家销售商销售数据核查、9293条推广信息电话核查和13305条推广信息入户核查工作。完成了61个合同能源管理、12个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的节能量审核工作。参加国家组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监督检查工作,起草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监督检查工作报告》。承担全省万家企业2013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审核和2014年能效监测和统计分析系统的填报审核工作,为深入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提供支撑。并实施了苏州市电力需求侧项目审核、张家港市工业企业能效促进行动计划等地方节能工作。
二、坚持公益节能,积极为社会提供宣传培训和推广服务
(一)节能宣传。一是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宣传工作。先后承办或主办节能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等活动。低碳日当天,中心组织30多名职工发放宣传手册、倡议书等资料,并在中心内部开展禁坐电梯、停开汽车、乘坐公共交通等能源紧缺体验系列活动,利用节能展板、电视宣传片开展节能主题宣传。二是利用《能源研究与利用》期刊加强政策宣传,推广节能技术,传播节能信息。三是对“江苏节能网”进行改版,进一步提高了网站的实用性和宣传效果。
(二)节能培训。一是在中国工业企业能效促进项目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先后举办钢铁、石化、建材、有色金属4期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和1期节能监察人员培训班,400多家全国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分管领导、管理及技术人员和各省市节能主管部门、节能中心系统人员共511人参加了培训,492名学员参加考试并获得了培训证书。二是协助省经信委举办江苏省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专家培训班,对150多名学员进行了培训。三是举办能源管理人员培训班。2014年节能宣传周期间,联合南京市节能监察中心对市辖区政府和企业能源管理人员进行了能源管理培训。四是落实《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向企业详细讲解电能平衡工作流程,及时解答企业疑问。五是安排专家协助国家节能中心开展节能评估的授课工作,协助常州市、扬州市、泰兴市等经信委和江西省萍乡市节能监察中心进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培训授课工作,完成了国家节能中心委托的2014年全国节能中心系统业务能力培训《节能量计算与审核》教材的编写工作。
(三)节能推广。一是会同国际铜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组织召开“2014第三届亚洲空气源热泵行业发展高峰论坛”,170位来自空气源热泵行业的生产企业、空气源热水器企业、空调企业负责人、房地产开发商及建筑设计师出席了会议。二是会同南京市有关区县节能主管部门,向用能企业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
三、积极拓宽领域,着力开拓并深入挖掘节能技术与服务市场
2014年,中心以节能服务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跟国家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步伐,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入挖掘节能服务市场,将节能技术服务业务做大做强、做牢做实,扩大中心影响力。主要有:加强节能工程咨询与设计,发挥传统行业设计优势,新签工程咨询与设计合同56个;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开拓规模较大、能耗较高的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业务,新签8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合同;拓展能源审计,与4家企业签订了能源审计合同;提升节能评估业务水平,全年共编写35个节能评估报告、55个节能评估表;大力开发能源管理体系评价业务,签订20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评价项目合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及耗能设备能效测试;继续挖掘节能技术改造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此外,江苏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不断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加大国际合作项目开发力度,项目中标数量不断提高。所属企业积极想办法、找出路,成功开发出石墨碎产品的经营贸易业务。中心积极探索发展方式的举措不仅拓宽了业务范围,扩大了中心影响,也为其他节能技术服务类机构加快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