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洲斑潜蝇在玉门市日光温室人参果上的发生与防治

2015-04-15俞润萍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玉门市斑潜蝇人参果

俞润萍

(甘肃省玉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 玉门 735211)

人参果又名长寿果、凤果、艳果,属茄科蔬菜、水果兼观赏型一年生草本植物,2006年玉门市引种成功。清泉乡是玉门市人参果主产区,地处312国道、高速公路沿线,交通便利。位于玉门市沿山冷凉生态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土壤富含硒、钼、钙、铁、锌、硼等各种微量元素,果品甘甜爽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倍受消费者青睐。2008年,玉门市注册了“祁连清泉”人参果商标,2010年“祁连清泉”人参果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多年来,玉门市重点扶持发展人参果产业,在清泉乡建成了千亩日光温室人参果生产基地,面积达75.5 hm2,占全市人参果种植面积的87%,年产优质鲜果5 600 t,平均年纯收入76.8万元/hm2,现已成为玉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潜蝇亚科斑举蝇属,是为害人参果的重要害虫之一,发生普遍率达70%~80%。幼虫潜食叶肉后,轻者造成叶片点片失绿,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重者整个叶片干枯导致落叶,影响产量和品质[1-5]。因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致使该虫耐药性提高,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为了有效防治美洲斑潜蝇,提高植株的健康水平,我们经过多年对该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传播途径的田间观察和研究,初步摸清了其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现总结如下。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形较小,翅长1.4~1.6 mm,体长1.2~2.4 mm,浅灰黑色,额鲜黄色,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及头部黄色,眼后眶黑色。足基节和腿节鲜黄色,胫节和跗节色较暗,前足为黄褐色,后足为黑褐色。卵椭圆形,长径为0.22~0.29 mm,短径为0.11~0.16 mm,乳白色,半透明。幼虫蛆状,长2.8~3.0 mm,初孵化色浅,渐变淡黄绿色,后期橙黄色,后气门突呈近圆锥状突起,顶端三分叉,各具1个开口,两端突起呈长形,幼虫共3龄。蛹椭圆形,长1.2~2.4 mm,围蛹,腹面稍扁平,橙黄色,后气门突与幼虫相同。

2 生活习性

美洲斑潜蝇适应性强,繁殖能力也很强,世代历期短,各虫态发育不整齐,世代重叠严重。每个世代夏季20~28 d,冬季45~56 d。在日光温室人参果上周年发生,无越冬现象。1 a可发生8~10代,具有暴发性。1 a中有2个发生高峰,分别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成虫有飞翔能力,但较弱,对黄色具有特殊趋性。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温室温度稳定在16℃左右时,人参果植株叶片上可出现美洲斑潜蝇被害状。雌成虫用尾针即产卵器刺伤叶片和叶肉吸食汁液,雄成虫跟随雌成虫,吸取雌成虫刺出孔残余汁液。雌成虫喜欢在叶片中、上部产卵,卵产在剌孔下,每孔1粒,乳白色。卵经4~6 d孵化为幼虫,幼虫期6~9 d。幼虫分3龄,初孵幼虫淡绿透明,孵化后就蛀食作物,此后体色渐成鲜黄或浅绿。幼虫老熟后,由潜道内顶端或近顶端约0.9~1.1 mm处咬破上表皮,爬出潜道外,在叶片正面化蛹,蛹经8~12 d羽化为成虫。快要羽化时蛹的体色变得暗淡,并可见红褐色眼点,蛹多在9:00时至11:00时羽化,成虫从顶破蛹皮到展翅完毕约需26~35 min。只要温室内温、湿度适宜,蛹能很快羽化为成虫并开始产卵繁殖下一代。温室温度达到14~16℃时,此虫便开始为害。

3 为害特点

成虫和幼虫均可在人参果叶片正面造成为害,以幼虫为害为主。雌成虫以尾针即产卵器刺伤叶片和叶肉吸食汁液,在叶面上形成针尖大小的近圆形凹陷的刺伤“孔”,初期呈浅绿色,以后逐渐变白,肉眼可见黄色斑点。卵多产在完全展开的中上部叶片正面。幼虫在叶片正面、叶柄表皮下蛀食叶肉组织,一般1虫1道,1头老熟幼虫1 d可潜食2.5~3.3 cm左右。多从主脉基部开始为害,形成先细后宽,终端明显变宽(2.0~2.5 mm)的蛇形弯曲或蛇形盘绕白色潜道,虫道沿叶脉伸展,但不受叶脉限制,可若干虫道连成一片形成带湿黑和干褐区域的蛇形取食斑块区,后期变枯黄,其内有交替排列整齐的黑色虫粪。受害重的叶片表面布满白色的蛇形潜道及刻点,失去光合作用能力,干枯脱落,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从而造成减产。

4 传播途径

美洲斑潜蝇在玉门市日光温室人参果上主要有3种传播途径。一是人为传播。人参果种植农户发现美洲斑潜蝇为害严重的带卵和幼虫的叶片就随手采下,随意丢弃在温室,或带到温室外面随处扔掉,害虫羽化后在丢弃地找到寄主植物进行繁殖为害传播;二是迁飞传播。由于美洲斑潜蝇食性杂,成虫羽化后,在温室随处飞行为害,产卵繁殖,扩大种群数量。也可从放风口飞出温室外,为害露地作物,然后再从放风口飞入温室繁殖为害人参果。三是随种苗调动传播。玉门市大部分人参果种苗都是从武威等地远距离调进,在选择插条和育苗繁殖过程中若不注意携带虫叶,虫源就会随种苗传入蔓延为害。

5 防治措施

5.1 农业防治

一是清洁田园。人参果拉秧后彻底清除残株落叶、深埋或烧毁,消灭虫源。二是摘除虫叶减少虫源。在人参果生长期将美洲斑潜蝇为害严重的带虫、卵、蛹的叶片和下部虫道较多且功能丧失的老叶片尽可能及时摘除,用塑料袋或桶集中到一起带出温室外妥善处理。三是安装防虫网。在日光温室放风口和入口处选用20~25目(每平方英寸面积内的孔数)、丝径0.18 mm、幅宽12~36 m,白色、黑色或银灰色的防虫网,可有效地防止该虫传入传出造成传播为害。

5.2 物理防治

人参果定植缓苗后,在温室内(跨度7 m、长度70 m)悬挂20 cm×30 cm的黄色粘板20~30块,涂上黄油、机油诱杀成虫,减少产卵,降低虫口密度。每7 d清洗换油1次。悬挂高度为离植株顶部10~15 cm,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调整黄板的高度,保证诱虫效果。

5.3 化学防治

掌握好用药时间。幼虫防治应掌握在卵孵化盛期、初龄幼虫高峰期幼虫刚潜入虫道、幼虫2龄前(虫道很小时),选用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5%斑潜净乳油1 500倍液,在8:00~10:00时或16:00~18:00时,从作物顶部向下均匀喷药,尽量将每片叶子的正面喷上药液,几种药液要交替使用,防止抗药性激增而使药效降低,每隔10 d喷1次,连喷2~3次。成虫防治应掌握在8:00~10:00时露水未干前喷洒上述药剂,每隔8~10 d喷1次,连喷2~3次,效果显著。选用30%斑潜蝇烟剂熏杀时应在晚上天黑前进行,关闭通风口,点燃烟剂,次日早上天亮后打开通风口及时通风后方可进人。

[1] 鲁 栋,王伟新.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调查研究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1997, 25(2):262-263.

[2] 刘长仲,裴星琳,魏勇良,等.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9,34(4):61.

[3] 赵 刚,刘培廷,卢川平.美洲斑潜蝇地方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3):326-328.

[4] 刘 箐,孙 颉,蒋玉文.美洲斑潜蝇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1999(10):40-41.

[5] 周永锋,罗力伟.武威市斑潜蝇的发生与分布调查结果[J]. 甘肃农业科技,2002(11):42-43.

猜你喜欢

玉门市斑潜蝇人参果
人参果,能补什么
不同诱捕装置对美洲斑潜蝇诱捕效果比较
玉门市枸杞产业现状调查与浅析
吃货妈妈
万年人参果
玉门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玉门市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偷吃人参果
美洲斑潜蝇识别与防治口诀
玉门市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