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2015-04-15刘晓敏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大学生

刘晓敏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最近,教育部做出决定,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近期全国将有600所普通高校陆续改制为高职院校。这条消息对一般院校影响相当大。用不了多久,我们就都会与高职院校打交道了。为此必须研究如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创业教育,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以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这样,学校才会有生命力。那么在普通院校或高职院校中,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呢?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要变劣势为优势,努力在创业教育上作文章,形成推动院校发展的新动力

现在,为了拓宽就业渠道,许多高校树起了“创业教育”的大旗,可是,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越是高端的学校(或院系),其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难度越大。比如北大地球物理专业,清华核物理专业、吉大国土资源专业……请问,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如何自主创业?和这些高端的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处于“低端”。但是低端有低端的特点,低端有低端的好处。这个特点和好处就是“身段低”,距离生产和生活近,更有利于结合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接地气”。这就是高职院校的“实际”。我们的创业教育就应该从这个实际出发,变劣势为优势,突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办学宗旨,将提升就业能力的教育,尤其是创业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打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进而改变自己的办学形象,使学生和家长接受自己。可以说,这种机动灵活的创业教育,只有处于低端的高职院校才能做得来。所以说这是变劣势为优势。

比如说“幼师”,就是社会急需的紧缺专业。其特点是社会需求大,创业门槛低,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2010年以来,由于国务院强势发力,政府关注,各地纷纷出台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短期和长期规划。有的省步伐相当大,在三年左右时间内,各地公办幼儿园数量将会有很大的发展。这么多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突然出现,肯定需要大批幼儿教师。这就是社会需求,这就是办学的指路标。

不仅三年后幼师会紧缺,而且就是现在已经“一师难求”。以吉林省为例,前不久吉林省幼教系统召开了一个座谈会。许多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园长参加了会议。会上,有的民办园园长说,现在办个幼儿园不难,手续也好批,资金也不是问题,可是最难的是请不到合格的幼儿教师。还说,近几年,长春幼儿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在长春基本“不落地儿”(即几乎一个留不下),都跑南方去了,因为那边工资比这边高一倍。这样强烈的社会需求,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遇,创办幼师专业,肯定会有很好地招生前景,以后就业也不成问题,将来就可以以就业促招生,形成良性循环。

二、要教育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信心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除了“接地气”这一有利条件之外,其他各项很难与一般高校相比。比如师资、教材、场地、设备等等。那么,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如何开展呢?

办法只有一个,还是从实际出发。我们办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要和实际“对着干”。“硬件”不行,我们可以搞“软件”。物质条件不行,我们可以在创业信念上多作文章,做足文章,其效果也未必比成本大套的“创业讲座”差。

其实,在宣讲大学生创业的“十八般招法”之前,还有一个更根本的认识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大学生到底能不能创业?或者到底有没有“业”可创?如果他连这个问题都表示怀疑,那么,你讲那“十八般武艺”又有什么用呢?而如果这个问题真解决了,那么,创业的“招法”完全可以无师自通,并非都要进什么“培训班”。当年红军建立之初,许多“泥腿子”当上了红军指挥员,并没有进什么学校,可是经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是照样打胜仗吗?可见,对于创业来说,“招法”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信念”,即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创业,能够创业,有业可创。高职院校在创业的技能培训和场地设备上可能赶不上普通高校,但是在“创业信心”的培养教育上,我们没有理由落后。

“创业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教育行为。任何教育行为都是要改变被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思想行为,人生理念和价值观等。那么创业教育要改变的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要改变被教育者的“就业观念”,这是最主要的目标,当然,随之而来的,也会带来思想行为,人生理念等一系列的改变。

所谓改变就业观念,就是要使毕业生的头脑从传统的“就业”二字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字面上说,所谓“就业”,就是有一个现成的“业”,在等着你去“就”。比如有现成的服务业、物业、广告业等等,都在招人,你去应聘合格,就算“就业”了。这种就业模式固然没有错,将来也会是就业的主要模式。但是如果以为天底下只有这一种“就业”模式,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对“就业”二字应做广义地理解,不能拘泥于其字面意义或传统意义。我们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突出“创业”精神,要从“创业”的角度重新理解就业。在这里,“就业”不仅包括“就”现成的“业”,而且,还包括创造新的“业”,让别人来“就”。简单说就是:世上无业我来创,世上有业我“作庄”。

所谓“世上无业”是指世上“七十二行”中根本没有这一行,你创出了这行,就是“第七十三行”,你就是这“第七十三行”的“祖师爷”。这个看似很难,其实也不难,只要有心,就不难做到。现在,社会生活丰富多采,新的社会需求层出不穷,从理论上说,只要有新的社会需求,就会有新的行业应运而生。需求无极限,创业就无止境。只要你细心观察新的社会需求,就不难发现新行业诞生的新契机。

比如“点菜师”这一行,过去就没听说过,可是现在有了。其“祖师爷”据说是武汉一位年轻的女白领,研究生毕业,其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吃遍美食一条街,而且越吃越有经验,越吃越有心得。于是,单位来了客人,领导便让她陪酒点菜,她点得头头是道,宾主皆大欢喜。后来她的才能被酒店老板发现,邀她余业坐镇酒店帮客人点菜。结果,酒店生意很快火爆。后来,酒店便以高薪聘她做全职“点菜师”。就这样,她不仅创造了一个新行业,而且给许许多多有志此道的人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三、要教育学生懂得:创业成功的关键是全身心的投入,而不是金钱的投入

陆游在教导晚辈时写了二句著名的诗:“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你要真想学写诗,那么我告诉你,写诗的真功夫不在诗歌本身当中,而在诗歌之外。他的意思是说,要有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对于创业来说,道理也相仿。套用陆游的诗,就是:“尔果欲创业,功夫在业外”。意思就是说:你要真想创业,那么要知道,创业的真功夫不在业务活动本身当中,而在业务之外。即在人生态度、性格、品质、价值观以及人格魅力等等。看不到这一点,就会生出很多错误的创业观,有这些错误的创业观挡道,创业就永远不会取得成功。

现在,在创业教育中,必须要克服的就是这种“好大喜功”的错误观念。他们看不上小打小闹,一出手就想办大公司,就想租下800平米店面,大操大办。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说一般学生没有这样雄厚的财力,即使有,投进去,也是凶多吉少。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创业为何物,以为创业就是花钱造势,就是装门面,如此“创业”,十有八九会血本无归。

当前,各校开展创业教育,往往在方法上、能力上着力培训,而不甚重视创业观的教育,这是不恰当的。应该说,创业观念的更新(或曰“洗脑”)是第一位的。没有一个科学的创业理念和健康的创业心理、创业态度,纵有再好的方法也是没有用的,纵有再多的资金也是不够赔的。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一定要把这一课摆在首位。

我们看台湾首富王永庆的创业史,一开始他开了一个小粮店。当他为了招揽顾客而从米里往出挑沙子的时候,当他为了让顾客满意,帮顾客掏米涮缸的时候,难道他会想到这是在“创业”吗?肯定不会。他只是设身处地地为顾客着想,很可能他就是“心眼儿好”,怕顾客硌坏牙,怕缸里的灰尘影响了新米的味道。但是他的善意,换来了顾客的认同,换来了买卖兴隆,最后换来了事业成功。如果他当初怕挑出沙子掉了称,怕赚钱少了交不起房钱,怕麻烦,怕挨累,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得失,那么,就不会有挑沙子的善举,也就不会有台湾首富。

由此可见,创业的真功夫是“善”,是为他人着想,是勤劳节俭。这些,在我们的创业教育课本中可能并没有写,但是实际上,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米里挑沙子,这是人人都能办到的,就此而言,创业似乎并不难。但是这种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却不是人人都有的,所以从来的创业者,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必须从本校的实际出发,为此,必须在这些“形而上”的教育内容上多下些功夫,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化劣势为优势。关键是,这些教育内容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坚持做下去,同样可以收到创业教育的实效。

[1]陈国光.巫嘉宁.陈铭康.[J].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林小龙.年轻人创业成功的关键[J].职业,2007(6).20-22.

[3]谢新观.《中国电大教育志》[M].中央电大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大学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