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评价的思考

2015-04-15李永宝范双利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军训内化国防

李永宝 范双利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没有质量标准是大学生军训面临的真正危机。法律规定军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那么,它就必须符合大学一般课程的规范与标准。新的形势下,大学生军训以什么为核心来构建质量指标体系,确立什么样的质量观,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就构建大学生军训评价体系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

一、知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学生军训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现代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实现其价值。教学评价就是国家和学校为实现教学目的,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军训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所以,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考虑知识与价值的关系。国防知识是人们对国防的认识。它反映的是国防领域内各种现象本质的必然联系。我们这里所指的国防知识,系指写在教科书上,作为国防教育教学要求的国防理论知识。国防教育的历史使命,就是要促成学生国防知识学习和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统一。没有国防知识的传播,很难实现教育价值。评价体系是高校国防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高校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深化国防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军训质量的评价,一个方面是评价国防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时代性、针对性,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是对学生学习后行为品德的变化、智能的增长、学业水平的提高、身心的发展,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从2005年开始,全国高校基本普及军训,军训大纲几次修改,说明大学生军训已从专业性的军事教育逐渐过渡到普及性的国防教育。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军训赋予了新的内涵。国防知识需要注入时代元素。军训要想发展必须改革创新。不解决问题就是形式主义,解决问题就是创新。军训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国防知识和相关军事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国防知识形成正确的国防观,而且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国防知识和相关军事技能,并服务于国防。自觉按照国家和军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系统地理论学习,更好地满足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军训评价,不仅要评价大学生获得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的情况,更要评价这一课程教学效果服务国防需要的情况。促进大学生坚持正确的国防观和价值取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生军训的教学评价,必须高度重视国防知识是否符合个人和国防发展需要的价值评价。因此,军训评价不仅带有知识性,而且强调价值性。教学评价是在教育测量和教育统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在构建军训教学评价体系时要处理好知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二、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

军训是高校为了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军事技能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活动,是高校的一门普通课程。学生不仅要“内化”国防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而且要“外化”为实际行动服务国防,所以,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考虑内化与外化的关系。军训是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激发爱国奉献精神的教学活动。国防意识不是行为,却能指导行为。作为大学的一门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性、科学系统的内容以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劳动的结果,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体现为学生学习的优劣程度,即教学质量。大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进行“内化”所学知识,形成新的国防观念,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而且取决于学生的学。在教学中,学生内化理论知识所形成的国防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一般是指学生在军训中对国防的理性认识,主要包括学生的国防精神、国防意识和国防行为能力等内在的素质。有人认为,军训是软指标,质量是虚的,无法评价。其实,军训质量是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的,是可以量化的。所谓量化不是指多少学生参加了军训,军训了多少天,而是课程的规范和标准必须符合高校的要求,必须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步。质量是军训的生命线。学生军训后国防观念和义务感是否增强,是否把国防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信念、理想和追求;是否把正确的国防思想和精神“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习惯,积极服务国防,都可以进行量化。针对当前一些高校出现的“征兵难、当兵冷”现象,经过军训后大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军,这就是军训质量可以量化的有力证明。一个人国防观念的强弱,不在于学的怎么样,考的怎么样,说的怎么样,而是在于他自觉内化所学国防知识并外化为服务国防的实践。国防知识是一个涉及很多军事领域的庞大精深的理性化的知识体系,它是国防意识的理性层次,是人们长期从事国防斗争、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在确定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和任务,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因此,大学生军训评价,不仅要看学生所学国防知识是否“内化”为自身国防观念,还要看学生“外化”的社会实践表现和国防理论指导及其运用。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处理好内化和外化的辩证统一。

三、现实与潜在的辩证统一

教学评价是高校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教学现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从国防教育的实际出发,我们构建大学生军训评价体系时不仅要考虑现实评价,同时还应考虑潜在评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大学生军训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是影响军训科学发展的现实问题。评价体系有一个的特点,就是直接的现实性。首先,大学生军训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条件是否齐备,课程管理是否有效,课程标准是否符合实际,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学科体系与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当等,这些都是教学评价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其次,大学生军训是一项现实的教学工作。教学评价内容一般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教学效果的好坏能反映教学工作的优劣,对教师的评价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时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指标体系确实能够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二是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三是体系内指标要互相独立,不互相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四是评价内容要便于量化和操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评价是军训评价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学生学习效果才能加以确认。在设计评价内容时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应考虑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军训评价不仅考虑现实性,还要考虑潜在性。这种潜在评价,包括课程发展的潜力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潜力。就是对国防潜力的评价,是指兵员潜力和精神潜力,是潜在的国防力量。它是与国防实力,即现实的国防力量相对而言的。军队是国防实力的主体,发生战争,军队在作战中的兵员损失需要尽快地、不断地得到补充,这种需要说明了兵员潜力的必要性。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一个民族要繁衍生息发展,一个国家要立国兴国强国,不可不有厚重而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学生军训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精神潜力。

因此,教学评价不仅要评价教学工作、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科学评价军训的潜在效果与价值。所以,在构建学生军训教学评价体系时,要考充分考虑现实与潜在的辩证统一。

[1]吴温暖.论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全国普通高校第五届国防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8

[2]张宝书.军队院校教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486-493页.2007.05

[3]张北坪.从三个维度狠抓高等教育质量.中国教育报[E B].2013.08.05

[4]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88页.2007.04

[5]高鸿春.国防知识[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03

[6]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求是杂志[J].北京:求是杂志社2013.09

猜你喜欢

军训内化国防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