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5-04-15刘带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毕业生实训音乐

刘带

(韶关学院音乐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自1998年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扩招以来,音乐类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新的历史时期呼唤创新创业型人才,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地和主力军。新的历史时期呼唤创新创业型人才,高等院校是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地和主力军。因此,高校将工作重点从大学生就业转向引导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有调查显示,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至30%。但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但由于起步较晚、底子薄弱、缺乏经验,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仍处于自发、分散、探索的状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与问题。

1、地方高校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教育、轻创新创业教育”的现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评估、高校招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绝大多数地方高校仅仅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部分地方高校普遍都会开设就业教育课程,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多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片面追求办学层次的提高,忽视了现有专业的课程设置,导致培养出来的音乐类大学生缺乏应用性,难以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如韶关学院开设了《GYB创业意识》、《SYB创业教育》、《创业实训》等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并将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第二课堂,2012年,共组织了1100名在校大学生参加SYB创业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创业的知识、技能,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大大提高。从2011年开始首次设置创新实践学分,将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2、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数量亟为短缺,基本设备设施较匮乏

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音乐类大学毕业生中岗位创业、自主创新创业的比例极低。远远满足不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需要。而且大部分教师为本科学历,有些甚至未持有职业指导资格证书,师资队伍素质亟待提高。教师一般由学校就业指中心的老师和辅导员兼任,教师整体学历和高职称比例偏低,他们的日常事务很繁琐,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创业教学中,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质量远远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普遍缺乏基础性条件和专门的实施机构,难以获得专项资金和工作场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较匮乏,缺少创业就业专用场地和设备设施。

3、创新创业意识普遍较弱,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缺乏创新创业的精神准备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由于音乐类大学生就业期望值总体偏高、音乐专业性强的学科特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追求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注重高工资、高福利、好环境等因素引起了音乐类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间接导致了“有业不就”的现象大量出现,造成了音乐类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音乐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普遍较弱,很多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至今仍沿用以“教师为主体、大学生为客体、教师—课堂—课本为‘三中心’”的教学制度,这种模式比较陈旧,不利于音乐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及途径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有利于提升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

1、以建立健全激励、预警、跟踪机制为突破口,营造浓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地方高校应建立新型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机构,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力推进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通过将第一课堂“创新创业教学”、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训”与第三课堂“创新创业实践”的“三个课堂”有机融合,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和支持创业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并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征集、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实践比赛等活动,筛选出有潜力的创新创业者或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扶持,挑选出优秀团队参加省决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教学模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方式,从课程建设、学生选课、考试、成果认定、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灵活学籍管理等方面给予积极灵活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支持。此外,学校通过举办报告会、宣讲会、“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周”等多种形式,采取报纸、广播、短信、QQ群等方式向毕业生宣传国家的各项创新创业方针政策、取得的工作成效和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让每个毕业生都了解国家的各项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计划措施和激励政策。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构富有音乐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导音乐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新创业观

音乐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着风险挑战,应帮助适度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困境,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地方高校音乐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培养应定位为“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以培养“多才多艺”、“一专多能”的音乐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化、系统化,培养音乐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让创新创业精神贯穿到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过程当中。

3、努力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优秀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增强创新创业教学实效性

地方高校可以采取培养和引进并重的方式来充实和稳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建设培养一支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优秀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制定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面向全社会招募或聘请创业成功的优秀友等社会精英担任兼职创新创业教师,使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呈社会化和多元化发展。要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培训,形成一支创新创业知识专精、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突出,课堂能讲授创新创业知识,课后能开展创新创业实训指导的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增强创新创业教学实效性。

4、构建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校外示范基地,积极搭建音乐专业教学成果转化平台

一方面,地方高校应重视校企合作,积极构建一个集合校内创业孵化基地与校外示范基地两种模式为一体的专业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积极搭建音乐专业教学成果转化平台,在政策、经费、项目、软硬件设备等方面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实现合作共赢。另一方面,依托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管弦乐队、艺术团、模特队等音乐专业实践团队,积极探索“院团合一”的教学模式,拓宽音乐艺术实践渠道。通过“送高雅文艺下乡”的社会实践、校内外演出、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举办各类专场音乐会、邀请知名企业家和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等五条艺术实践途径,有效提升音乐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而提高音乐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韶关学院建立了校内创业训练场所,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训平台。2012年分别与广州星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广东碧云集团签订建立校内创业实训基地的协议,在南区学生公寓架空层建立“星源壹号”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和在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培训楼建立“广东碧云大学生创业实训中心”。并在道平广场筹备设立“周末大学生跳蚤市场”,定期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始予以政策扶持,创新创业扶持机制日益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方兴未艾,初步形成了“政府促进创新创业、市场驱动创新创业、学校助推创新创业、社会扶持创新创业、个人自主创新创业”的生动局面,创新创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倍增效应日益凸显。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力鼓励音乐类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是一种实现充分就业的新方式,是缓解音乐类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

[1]童星.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创业,2006(9).

[2]史璇、董桂刚.新形势下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文学教育,2010(11).

[3]侯文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

[4]董亮、罗明明、涂小东.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科技创业,2007(9).

猜你喜欢

毕业生实训音乐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音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最“叛逆”的毕业生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