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强劲细茎冰草栽培技术规程
2015-04-15包成兰张世财
包成兰,张世财
(1.青海省大通县草原管理站,青海 大通 810100;2.青海省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青海 大通810100)
青海省强劲细茎冰草栽培技术规程
包成兰1,张世财2
(1.青海省大通县草原管理站,青海 大通 810100;2.青海省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青海 大通810100)
针对青海省的气候条件,制订了强劲细茎冰草栽培技术操作规范,包括整地、播种、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调制贮藏等生产全过程。
强劲细茎冰草;栽培技术;规程;青海省
强劲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cv.Endure)是青海省农牧区栽培的优良多年生牧草之一。强劲细茎冰草具有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特点,如与豆科牧草或禾本科下繁草混播,能获得理想而持久的人工草地,是高寒地区建植高产人工草地和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优良牧草。随着青海省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生态治理工作力度的逐年加大,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适宜种植的多年生牧草种子极为缺乏。目前缺乏健全的细茎冰草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和基地,农户自繁自用,缺乏提纯复壮,加之种子生产手段落后,加工能力不高,生产的种子质量不高。为了获得高质量细茎冰草种子,保证栽培质量,我们把细茎冰草栽培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归纳、去粗取精,制订了如下青海省强劲细茎冰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强劲细茎冰草的栽培、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加工技术措施。
本规程适用于年降水量370~430 mm,年平均气温3.8~4.2℃,海拔不高于2 900 m的地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6142-1985禾本科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3 术语
3.1 分蘖期
幼苗50%在茎的基部茎节上生长出1 cm以上侧芽时为分蘖期。
3.2 抽穗期
植株50%的穗顶由上部叶鞘伸出而显露于外时为抽穗期。
3.3 开花期
植株50%开花为开花期。
4 栽培技术
4.1 施基肥、整地
播种前施有机肥30~45 m3/hm2,耕翻20 cm~30 cm,然后耙耱和镇压,使土表细碎、平整。
4.2 播种
4.2.1 种子质量 按照GB6142-1985执行,种子田用国家规定的一级种子,建植人工草地用三级以上种子。
4.2.2 播种方式 条播种子田行距为35~45 cm,饲草田行距为20~30 cm。播后覆土、轻耱[1]。
4.2.3 播种量 种子田30.00 kg/hm2,饲草田播种二级种子33.75 kg/hm2或三级种子37.50 kg/hm2。
4.2.4 播种时间 3月上旬至8月。
4.2.5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2~4 cm。
4.2.6 施肥 施高效、低毒、低残留氮磷肥,施量为N 61.5 kg/hm2、P2O569 kg/hm2。
5 田间管理
5.1 除草
分蘖期人工除杂草,或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除草剂,如用72%2,4-D丁酯乳油450~750 mL/hm2加水450~600 L稀释后均匀喷雾。
5.2 追肥
生长第2年以后每年施氮磷肥,用量N 21.6 kg/hm2、P2O555.2 kg/hm2,追施时期为返青后分蘖后期至孕穗前期之间,追施方式为1次集中施入或2次分期施入。
5.3 病虫害防治
强劲细茎冰草病害主要有麦角病,用籽粒重1%的硫磺粉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
6 收获
种子80%成熟即可机械收获,人工收获可在种子75%的成熟时进行。种子田实行单收、单打、单独保存。建植人工草地在抽穗期或开花期进行刈割,调制青干草在开花或乳熟期进行刈割[2~3]。
7 贮藏
将刈割的青草就地薄层铺平,暴晒1~2 d,每隔3~4 h翻动1次,茎叶萎蔫后即可打捆[4]。也可在田间干燥后运回贮藏,或置于农家院落及定居点,摊至墙上、屋顶或晾晒架上,任其自然风干,使青干草含水量达17%以下(判断标准是用手揉折时易于脆断),堆垛或粉碎成草粉贮藏。
[1] 包成兰,张世财.五种高禾草在高寒地区生产性状的比较[J].草业科学,2003(8):31-32.
[2] 辛有俊,乔安海.浅谈青海草业标准化工作[J].青海草业,1999,8(2):19;26-27.
[3] 苏加楷,张文淑,李 敏.优良牧草及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4] 张永宏,班乃荣,樊振军.盐碱地上牧草的科学种植和合理利用[J].甘肃农业科技,2005(7):72.
(本文责编:陈 珩)
S543
B
1001-1463(2015)02-0089-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2.035
2014-03-06;
2015-01-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1084);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41);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3-H-801)
包成兰(1965—),女,土族,青海省大通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牧草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工作。联系电话:(0)13139043806。Email:nmjzs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