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用高粱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规程

2015-04-15何振富贺春贵刘晓伟刘陇生王国栋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全膜垄沟高粱

何振富,贺春贵,刘晓伟,刘陇生,王国栋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饲用高粱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规程

何振富1,贺春贵2,刘晓伟3,刘陇生1,王国栋1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规范了全膜双垄沟播饲用高粱栽培技术的流程及操作方法,包括选地整地、覆膜、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

饲用高粱;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规程

高粱是C4植物,光合效率高,具有耐旱、耐涝、节水、耐盐碱、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优良的糖料、能源、饲料和粮食作物,在自然条件差、水资源匮乏、干旱及半干旱土地面积占70%的甘肃省大量种植饲用高粱,对发展草畜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近几年,甘肃省以甜高粱为主的饲用高粱产业发展较快,2014年全省种植面积估计达3.33万hm2。全膜双垄沟播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保墒集雨、增温增光、抑草防病、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3~5]。我们通过2 a的试验研究,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宽行70 cm,窄行40 cm,株距20 cm)春播饲用高粱品种大卡,可使其地上生物产量(含水量为65%)达118.2 t/hm2,较窄膜覆盖穴播(用70 cm宽的地膜覆盖,每隔200 cm压土腰带,净膜60 cm,膜间留50 cm的空隙,采用膜内播种,行距55 cm、株距20 cm)产草量(含水量为65%)增加40.46%,较露地穴播(播前整地后,不覆盖地膜,采用宽窄行播种方式,宽行70 cm,窄行40 cm,株距20 cm)产草量(含水量为65%)增加78.28%。为在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大力推广饲用高粱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现旱作区饲用高粱高产稳产,特制定本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旱地饲用高粱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年降水在250~500 mm,海拔在2 300 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偏(易)旱地区。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2.1 地膜

采用厚度大于0.01 mm、幅宽120 cm,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其他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

2.2 双垄

起垄时形成大小垄在田间相间排列。

2.3 沟播

播种深度2~3 cm,根据不同地区采用适宜密度在垄沟内进行穴播。

3 栽培技术

本条款没有特别说明的栽培措施,仍按常规措施实施。

3.1 播前准备

3.1.1 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坡度在15°以下的川地、塬地、梯田、沟坝地等平整土地,以豆类、麦类、油菜、胡麻等茬口较佳,马铃薯、玉米等茬口次之。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耕深达到25~30 cm,耕后及时耙耱,做到地面平整,无根茬、无坷垃,耕层上虚下实,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3.1.2 土壤处理 用40%辛硫磷乳油7.5 kg/hm2加细沙土450 kg/hm2拌成毒土撒施,或对水750 kg/hm2喷施土壤,以防治地下害虫。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覆膜前用50%乙草胺乳油1500 g/hm2对水750 kg全地面喷施,喷完后及时覆膜。

3.1.3 施肥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饲用高粱应增加肥料施用量。一般施优质腐熟农家肥45~75 t/hm2,起垄前全面均匀撒施;施尿素200~300 kg/hm2或碳铵 750~90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525~750 kg/hm2、硫酸钾225~300 kg/hm2、硫酸锌30~45 kg/hm2,起垄前混合均匀撒施在小垄垄底对应的地表。

3.1.4 地膜选择 选择厚度大于0.01 mm、幅宽120 cm,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用量为90 kg/hm2左右。

3.1.5 品种选择 选择抗旱、抗倒伏、光周期敏感型、干物质产量高,晚熟,具有良好再生性和恢复性的品种。主要品种有大卡(BMR)、海牛、永甜(BMR)等。

3.1.6 种子处理 对种子进行人工精选,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和杂粒,确保种子纯度和净度达到98%,播前应将种子晒2~3 d。一般采用包衣种子,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播前必须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以防止地下害虫为害。

3.2 起垄覆膜

3.2.1 起垄 川、台、塬地按高粱种植行向开沟起垄,坡耕地沿等高线开沟起垄,起垄规格为总幅宽110 cm,其中大垄宽70 cm、垄高10 cm;小垄宽40 cm、垄高15 cm。

3.2.2 覆膜 选用幅宽120 cm、厚度0.01 mm以上的农用地膜,因地制宜实施秋季覆盖或早春覆盖。秋季覆膜可在10月初至11月中旬进行,早春覆膜(顶凌覆膜)以土壤昼消夜冻的3月上旬为宜。覆膜后约7 d,把握在地膜与地面贴合时,在大、小垄沟内按播种穴距打小孔,以利降水入渗。

3.2.3 覆膜管理 秋覆膜后,每隔10 m在膜上压土腰带,使地膜紧贴垄沟、垄面,整块地每段土腰带要压在一条线上,发现地膜有破损之处及时用细土盖严,防止冬季大风揭膜,严禁牲畜入地践踏。

3.3 播种

3.3.1 播种适期 当5 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12℃时为饲用高粱播种适期春播,甘肃省高粱适种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复播在冬小麦或冬油菜收获后,根据墒情对地块翻耕后立即播种。

3.3.2 播种方法 饲用高粱种子破膜穴播在垄沟内,每穴播种2~3粒,播深2~3 cm。播后随即踩压播种孔,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苗孔周围用细土封严,防止播种孔散墒和遇雨板结。

3.3.3 种植密度 按照区域降水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饲用高粱种植密度。以光敏感性晚熟品种为例,年降水量不足350 mm的半干旱偏旱区以67 500~90 000穴/hm2左右为宜,年降水量350~450 mm的半干旱区以60 000~67 500穴/hm2为宜,年降水量 450 mm以上的阴湿易旱区以48 750~60 000穴/hm2左右为宜。播种密度也因品种等条件而不同。

3.4 田间管理

3.4.1 苗期管理 播后出苗时要破土引苗。在苗期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移栽,缺苗处补苗后浇少量水,然后用细湿土封住孔眼。出苗后2~3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病、弱、杂苗;幼苗达到4~5片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2株,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壮苗。间(定)苗只能在出苗期对幼苗进行,并注意保留分蘖。

3.4.2 追肥 在饲用高梁拔节以后,一般追施尿素150~200 kg/hm2左右,这样有利于促进支持根的生长,增强吸收能力,防止倒伏。追施方法是用玉米点播器或追肥枪从两株距间打孔,深施,或将肥料溶解在150~200 kg水中制成液体肥,每孔内浇灌50 mL左右。

3.5 病虫害防治

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 g/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对水50~60 kg喷雾。玉米螟用50%辛硫磷乳油拌成毒土灌心防治,用药量3.75~7.50 kg/hm2。小地老虎用2.5%敌杀死乳油600~900倍液喷施防治,或用50%辛硫磷乳油3.0~4.5 kg/hm2对水6 000~7 500 kg灌根防治;还可将鲜嫩青草或菜叶(青菜除外)切碎,用50%辛硫磷乳油0.1 kg对水2.0~2.5 kg喷洒在切好的100 kg草料上,拌匀后于傍晚分成小堆放置田间诱杀小地老虎幼虫。

3.6 适时收割

饲用高粱的特点是可多次收割且越割越密。青饲或干制利用时,应在第1茬高1.2~1.5 m时及时收割,以促进下茬的分蘖,并且下茬的质量会更好;如用于青贮利用时,应在拔节末期或挑旗期进行收割,此时植株叶青,鲜草产量较高。收割时要留茬10~15 cm,留茬过低因根部脱水快容易枯死,阴雨天不要收割以防造成烂根。对于光敏型晚熟高秆的品种而言,作为青饲和放牧时,强调坚守两个“70”原则,即播种后70 d才能利用,植株高度达70 cm以上才能利用。

[1] 董喜存.甘肃省甜高梁产业发展关键时期的深度剖析[J].甘肃科技,2013,29(20):10-11;111.

[2] 董喜存,李文建,李岩等.对甘肃省甜高梁产业发展的思考与探讨[J].甘肃科技,2008,24(22):4-6.

[3] 李 福,刘广才,李城德,等.甘肃省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2(3):49-51.

[4] 李 福,刘广才,吴永斌,等.甘肃省旱地大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5):3-5.

[5] 陈生军,陈世敏.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4(4):30;33.

(本文责编:陈 珩)

S514

B

1001-1463(2015)02-0084-03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2.033

2014-12-01

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高粱草旱作高效种植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144NKCA055),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牛羊健康养殖及粪便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GAAS04),农业适用科技成果集成示范与展示园建设(甘肃省农科院创新基金)资助。

何振富(1985—),男,甘肃会宁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草食动物营养及牧草栽培研究。联系电话:(0)15293119082。E-mail:gshezhenfu@163.com。

贺春贵(1961—),男,甘肃庆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及牧草虫害治理的教学与科研、农业产业化研究。E-mail:hechungui008@qq.com。

猜你喜欢

全膜垄沟高粱
我终于认识高粱了
高粱名称考释
高粱红了
种植方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垄沟集雨种植系统水分入渗特性模拟研究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膜试验研究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