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核人员在疗养期间的健康教育实践

2015-04-15李晋红单守勤刘晓洁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疗养人员心理

李晋红,单守勤,刘晓洁,汪 涛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青岛 266071)

随着我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完善,维护广大涉核人员身心健康及恢复和提高其战斗力等问题,已成为部队疗养院医务工作者新的研究方向。健康教育作为促进和维护涉核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在涉核疗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涉核疗养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价,力求不断改进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更好地为涉核人员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1]。

1 对涉核疗养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及需求的调查

1.1 涉核人员普遍心理压力大 80%以上涉核人员担心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不良影响[2]。调查显示:经常失眠、容易疲劳、脱发、强直性脊柱炎、机体白细胞减少等疾患在涉核人员中较为多见[2-6]。90%以上涉核人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有压力,担心工作中出现偏差,对家庭和亲人有愧疚感[3]。

1.2 希望定期疗养 并在疗养期间得到专业指导[3]涉核人员由于只关注自己的专业,对身心健康问题的出现缺乏解决的途径和技巧,遇到压力时找不到很好的排解方法,希望在疗养期间得到医务人员的专业指导。刘晓洁等[7]对涉核人员调查显示,有83% ~93%的涉核人员希望被给予核辐射防护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等指导。

2 涉核人员在疗养期间健康教育的实施

2.1 领导重视 全员提高健康教育意识 各级领导对涉核疗养高度重视,从人才培养到经费投入,从涉核疗养床位扩编到辅助科室建设都给予大力支持,业务主管部门加强健康教育的临床指导,注重信息反馈,及时解决在健康教育中出现的困难,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的学习提高健康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科学设计健康教育计划 健康教育计划是进行健康教育活动的指南,是健康教育实施和评价的基础,包括对健康教育诊断项目次序的排列、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学习资源的利用等。为了能有效进行健康教育,需依据健康教育诊断和预期健康教育目标制订健康教育计划[8]。由于涉核人员的特殊性,本院在健康教育计划中突出核辐射损伤与防护知识的普及,侧重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普遍教育、随机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健康教育的延伸性,通过查房、医疗咨询、保健讲座、DVD光盘等多形式,不断将健康知识渗透给涉核人员[9],同时开设健康教育俱乐部,利用健康教育文化园地、养生文化长廊、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健康讲堂、知识展板等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2.3 建立标准化健康教育工作流程 针对涉核疗养具有阶段性、期限性等特点,分阶段进行有效健康教育[10-11]:①涉核人员入院第一天,为其发放“一封慰问信”“一张联系卡”“一份疗养日程安排表”,介绍疗养须知、作息时间、服务项目等,使涉核人员迅速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主动接受疗养院医务人员的关心和问候;②入院第二天为涉核疗养员提供“一套健康教育手册”,该手册分为体检篇和保健篇,使涉核疗养人员对自身的健康体检过程有一个整体了解,保证体检顺利实施;对健康保健知识有初步了解,为健康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入院第三天,进行健康体检,检前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涉核人员的紧张情绪,并对其讲述参检重要性。④开展涉核人员亚健康状态防治[12],整个疗养期间为涉核疗养人员讲授2~3堂健康教育课,内容范围:中医保健、健康饮食、心理减压、疾病防治等,可根据每批涉核疗养人员需求进行相应调整;每周安排2~3次外出景观治疗,3~4次文体娱乐活动。⑤为涉核疗养人员提供“一张健康教育处方”和“一份个性化出院指导”,根据涉核人员的体检结果和心理测试,在用药指导、心理调控、运动及营养建议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使涉核人员在疗养期结束后仍拥有健康教育指导。

2.4 制定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内容

第一,根据涉核人员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核辐射防治为主要目的的健康教育[13]。①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规定,时刻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②告知涉核人员放射性物质具有衰变性,放射性会随时间推移变弱甚至消失;③教会涉核人员核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和方法,对外照射的防护主要采取:屏蔽防护、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对内照射的防护主要采取不食用污染的食品、不饮用污染的水、脱离在污染的环境生活,对有害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并对个人体内的排泄物做定期和不定期的放射性测量分析,尽可能采用自动远距离操作;在遇有核事故发生时要掌握基本的应急措施:首先迅速隐蔽或撤离,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用简易方法(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反射物质的吸入;其次,立即服用稳定性碘(防护效率约90%),及时进行全身性洗消[14]。

第二,精心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交心座谈、集中授课、个别辅导、场景演示等方法,提高涉核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对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让涉核人员阅读一些相关材料和心理测试,对照自身,做出一个自己的判断,主要体现在对自身的认识,对一些心理情景的体验与反思,对一些心理事件和心理现象的领悟等,使其具有一个质性反馈。针对每个涉核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相应性心理疏导,讲授1~2次心理健康课,每次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由心理咨询医师自制心理教学幻灯片,主要内容包括:涉核人员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巧,压力的心理调适,沟通与人际关系、心理战,及战前心理教育和战时心理防护等方面[15]。不断恢复和提高涉核人员的“三个能力”:对艰苦复杂环境造成的各种精神刺激及压力的承受力;对压力、情感、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交能力[16]。

第三,合理制定运动和健康饮食处方[13],除外出景观治疗和正常的理体疗外,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和柔韧运动,包括:散步、快步走、爬楼梯、跳绳、打太极拳等;安排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如:联欢会、各种球类、棋类比赛等。制定营养膳食食谱,教会涉核人员合理搭配饮食,足量蛋白,以优质蛋白为主,占总能量的12%~18%;充足能量供给,脂肪占能量的20% ~25%;糖类占能量的60% ~65%[12];增加必需脂肪酸及维生素 A、B、C、E、K 等的摄入,多吃瘦肉、蛋、牛奶、胡萝卜等食物,以增强机体抗辐射能力,同时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2.5 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是评审教育活动的结果,对预期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和健康教育活动取得的效果做出客观判断的过程[8]。涉核人员通过一定时期的疗养,在疗养期间接受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对核辐射防护知识有了基本了解,减轻和缓解心理压力,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涉核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2]。基本解除亚健康和疾病隐患,提高紧急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使涉核人员变被动受教为主动控制和改善自身健康状态,健康教育促进涉核人员的身心健康,全面提升涉核人员的健康素养和水平[17]。

3 涉核疗养健康教育努力方向

3.1 阶梯式健康教育应进一步细化 阶梯式健康教育可根据涉核人员的不同职务、不同岗位,以及对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涉核人员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每个小组人员的特点及需求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健康教育,在短期内解决涉核人员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提升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3.2 加大心理训练强度 通过入院时系统的心理量表的测试,全面掌握涉核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讲述或观看特殊作业的现场情景,增强涉核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涉核疗养人员对作业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疗养院实施健康教育的优势,帮助涉核人员激发自身的健康潜能[13]。

3.3 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开展健康教育 利用高科技手段开辟新健康教育传播途径,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方便快捷使用健康教育信息,通过计算机引擎技术搜索自动合成组合式的健康教育计划,规范健康教育的实施和记录方法。使涉核人员在疗养期结束后仍可享受健康教育,不但使健康教育活动具有连续性,同时还可使疗养院对涉核人员进行长期跟踪,定期回访,利于全面科学评估涉核疗养效果。更好为涉核人员提供身心健康教育,有效保障战斗力的生成与恢复[18]。

[1] 徐 莉.疗养与保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4(1):8028.

[2] 孙爱国,宋 敏.80名军队涉核人员身心健康情况调查及干预[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11):1007 -1008.

[3] 刘晓洁,朱丽红.长期涉核人员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1138 -1140.

[4] 王 丽.涉核人员强直性脊柱炎的疗养管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7):595 -596.

[5] 闫明启,朱承超,曲 丹.疗养对涉核人员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068 -1069.

[6] 赵艳侠.236例涉核人员超声查体结果分析[J].中国疗养学,2012,21(9):815 -816.

[7] 刘晓洁,朱丽红,张建华.涉核士官疗养员疗养护理服务需求调查[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0):1277 -1279.

[8] 李洪瑞,马 峰.疗养护理实务全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8-21.

[9] 张 晖.疗养员军队涉核人员的健康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30(6):560 -561.

[10]刘 蕾,刘晓洁.全面提升军队疗养院健康教育内涵质量的做法及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6):564 -565.

[11]朱立红,孙爱国.军队在职疗养员的多元化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2):1109.

[12]朱承超,闫明启.涉核人员疗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7):584.

[13]孙爱国,单守勤,闫明启.核辐射损伤与防护[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3:51-107.

[14]闫明启,单守勤.涉核人员疗养与健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37-166.

[15]董效信,单守勤,徐军明,等.疗养员开展特勤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53,82.

[16]单守勤,郑曙峰,候方高,等.应用中医和心理学方法对特勤人员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的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3 -6.

[17]孙运峰,陈 贵,樊 伟.阶梯式健康教育在特勤疗养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093 -1094.

[18]真启云,贡浩凌,解红文.健康教育路径计算机模块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25 -427.

猜你喜欢

疗养人员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城池——三亚疗养度假酒店
机器人叮当要回地球疗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感受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森林疗养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