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群内代工企业实现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平衡的机理分析

2015-04-15俞位增

江西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跨国企业代工网络结构

■俞位增 林 明

一、引言

当前,代工正成为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中小制造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体系分工的主要方式。然而,企业过度的代工依赖导致了企业自主创新不足并陷入伪升级的命题。当前,技术创新作为代工企业升级的内在动力已被人们所认同。[1-2]代工企业为了摆脱代工依赖,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需要通过开展利用式创新,改善业务流程、改进产品,满足跨国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促进流程升级与产品的升级;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开展探索式创新,从事新知识利用、新技术领域的产品开发来满足新市场需求,为功能升级与价值链升级提供技术支持。[3-4]在中国制造企业所处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制造企业为了快速更新技术,需要同时实施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的二元性创新平衡。二元性创新平衡指的是企业通过同时从事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来实现二者的相对平衡。[5]代工企业实施二元性创新平衡,不仅能够可以通过利用式创新即时地提供新技术和产品,增强对不确定环境的适应,而且可以通过探索式创新,避免陷入因利用式创新导致的能力陷阱,从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企业如何增强二元性创新平衡[6],但是,人们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一般企业,而针对代工企业的研究较少。虽然现有的关于代工企业二元性创新平衡的研究,强调了不同类型技术创新与代工企业升级的不同阶段间的关系[3],但是缺乏对代工企业该如何实现二元性创新平衡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尤其是人们很少把跨国企业的俘获型治理机制、代工企业资源稀缺与中国代工制造业集群同质化等情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为了弥补以上研究的不足,本研究结合跨国企业主导的俘获型治理机制与中国集群同质化背景,分析传统产业集群内冗余资源稀缺的代工企业与集群外部组织建立跨界联结[7]的方式,将如何促进代工企业实现二元性创新平衡,研究结论将为中国传统产业集群内代工企业实施二元性创新平衡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二、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平衡与集群内代工企业升级困境

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经营环境中,企业应该平衡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3]March最早提出探索(Exploration)和利用(Exploitation)概念[8],而后逐渐成为创新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利用式创新是对原有知识的利用,是对现有产品或技术的改进,是渐进性创新,目的是为了满足现有顾客的需求;而探索式创新是对新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对现有产品或技术的根本性改变,是新产品的发明,是一种突变性的创新,目的是满足新的市场或新顾客的需求。[9]企业通过搜索与整合已有技术领域的知识,有利于促进对已有技术的改进,容易增强利用式创新绩效,而对新技术领域知识的搜索、获取与整合,有利于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容易增强探索式创新绩效。利用式创新更容易发生在现有的同一技术领域内的知识间的整合中,而探索式创新更强调不同技术领域知识的整合。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采取两类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平衡的模式:一是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交替发生的间断型平衡[5],有利于避免企业在同一时间内的资源、结构与管理方面产生矛盾;二是同时进行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的二元性创新平衡。[10]然而,组织追求二元性创新平衡会产生矛盾。[11]这是因为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在战略、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及知识基础方面是不同的[12],当组织冗余资源较少时,在一个组织内部很难做好二元性创新平衡。对于冗余资源稀缺的企业,如果采取间断型平衡的话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企业在实现利用式创新绩效后并不是马上可以实现探索式创新绩效。这是因为探索式创新所需要的多样化技术是不能在短期内积累起来的,而且探索式创新是否成功还需要企业长期对不同新技术进行探索和不断地对新发明进行试验。第二,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过度地从事利用式创新可能会形成技术创新路径和能力陷阱[13],从而抑制探索式创新,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代工企业升级需要同时实现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的平衡。一般来说,代工企业遵循OEM、ODM到OBM的升级路径,需要经历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及整个价值链升级的过程。当前,大部分集群的代工企业先后经历了流程升级与产品升级,正面临着功能升级与价值链升级。为了使代工产品符合代工委托方的质量要求,企业需要进行流程改进与产品改进,即从事利用式创新,但这只会促进代工企业的流程升级与产品升级,而不能促进功能升级与价值链的升级。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代工业务量普遍下降,且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代工企业在通过利用式创新来实现或者维持流程升级与产品升级的时候,需要通过积极开展探索式创新来促进功能升级与价值链的升级。

然而,在跨国企业主导的俘获型治理机制条件下,冗余资源稀缺的代工企业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来实现二元性创新平衡。这是因为:第一,跨国企业的技术控制造成代工的知识溢出效应有限。在跨国企业主导的俘获型治理机制下,跨国企业会对代工企业进行技术控制,以防止其核心技术的非自愿外泄,从而使代工企业很难从跨国企业获得先进的、新颖的知识。例如,跨国企业拥有并控制代工产品现有关键技术领域的高端技术,并防止代工企业学习,采取“梯子策略”[4]即故意打断企业通向高端技术的几个关键阶段来限制代工企业的技术发展。第二,代工企业二元性创新平衡的实施受到自身创新资源稀缺的限制。跨国企业除了进行技术控制外,还会对制造过程进行控制。这主要是通过不断地提高质量要求,迫使那些对代工存在依赖的企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购买先进的机器设备中,使得代工企业制造能力不断增强,最终陷入“代工制造能力陷阱”,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探索式创新。这限制了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的二元性创新平衡。

三、跨界联结促进集群内代工企业二元性创新平衡的原因分析

在跨国企业主导的俘获型治理机制下,创新资源稀缺的代工企业似乎可以通过研发联盟或网络的方式来外部化利用式或者探索式创新。一般来说,集群内地理位置邻近的企业可以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有利于知识转移,从而促进利用式或探索式创新。然而,当前中国传统产业集群内广大代工企业技术相似、同质化倾向严重,集群内的企业很难为本集群内的企业提供异质性的知识。而且,代工制造业集群内企业间恶性竞争,减少了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互惠等关系资本,降低了集群内企业间研发合作的意愿,从而不利于通过集群内企业间合作实现二元性创新平衡。

然而,跨界联结有助于增强集群内代工企业的二元创新平衡。跨界联结是一种与外部建立联盟的一种形式,这种合作形式不仅是群体或个体空间上的跨界,更是知识源的跨界。[7]跨界联结超越了既定的社会边界,是对独立的或原先分开的知识源进行联结。[7]通过跨界联结,有利于获取具有一定空间距离的不同群体或个体的不同知识,有利于新知识的获取与创造。集群内代工企业的跨界联结包含两个维度:一是空间维度,指的是集群内的代工企业与集群外部的组织之间的合作;二是知识维度,指的是集群内代工企业具有的知识与集群外部的知识源之间存在着差异。[14]代工企业通过跨界联结,可以实现二元性创新平衡的原因是:第一,可以从集群外部获取小部分并不被跨国企业控制的、属于代工产品现有技术领域的知识,这可以增强知识的深度,提升利用式创新绩效;第二,可以从集群外部获取并不属于代工产品现有技术领域的知识,降低对跨国企业的技术路径依赖,增强探索式创新绩效;第三,通过合作研发的方式可以降低自身创新资金的投入,弥补自主创新资金的不足。总之,跨界联结可以弥补集群内代工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所需知识的不足,促进知识的吸收与整合,增强不同类型技术的创新绩效。

四、利用跨界联结增强代工企业二元性创新平衡的措施

对于具有多个跨界联结的集群内代工企业来说,跨界联结对其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将体现在代工企业的创新合作网络对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创新合作网络包含内容与结构两部分。为了增强集群内代工企业的二元创新平衡,需要设计有效的网络内容(网络知识多样性)与网络结构。具体来说,集群内代工企业采取跨界联结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来选择跨界联结的对象

知识结构包含知识的宽度与深度二个维度。当企业具有的知识宽度大的时候,会导致知识深度不足,影响知识吸收与整合能力,不利于创新。因此,需要加强知识搜索的深度,而通过与集群外部具有深度知识的组织合作,可以弥补自身知识深度的不足,增强知识整合能力,促进二元创新平衡目标的实现。当企业自身知识深度很大的时候,知识宽度会很小,同样也不利于实现知识的吸收与整合,不利于二元创新平衡的实现,这时候跨界联结的目标选择应该是那些拥有不同技术领域的组织。虽然,理论上集群内代工企业可以寻找一个同时具有知识宽度与深度的集群外部企业,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然而这种理想的合作伙伴将很难找到。因此,人们更多地可以依据不同创新类型寻找不同的外部合作伙伴,以建立多样化的跨界联结。

(二)维持适度的网络知识多样性

技术创新本质是知识创造。虽然跨界联结形成的合作网络知识的多样性,可以为代工企业从事知识整合提供了更多种可能的组合,但是,它对二元创新平衡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当企业获取的知识多样性较大时,在对来自不同地方的新知识进行整合过程中,往往需要改变现有的沟通和社会交流方式,增强对信任、承诺等关系资本的投资,最终会增加成本并导致创新中信息的超载、信息的混乱和规模不经济[15],从而可能降低探索式创新绩效,不利于实现二元性创新平衡。而且,网络知识的多样化太大也不利于利用式创新。这是因为,虽然依据吸收能力,对于相似知识的企业相对容易吸收[16],但是,如果跨界联结形成的合作网络知识相似性增大的话,将会导致信息冗余、增强企业本地搜索倾向,[17]促进企业陷入技术路径依赖,从而不利于二元性创新平衡。因此,对于集群内代工企业来说,为了增强二元创新平衡,需要维持一个适中的合作网络知识多样性。

(三)设计有利于二元性创新平衡的网络结构

构建双重性网络结构。[18]双重性网络结构,指的是同时拥有一定数量的强联结关系和大量的弱联结关系的网络结构。强联结可以增强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增强技术创新,但是过多的强联结会形成信息冗余,从而抑制企业的探索式创新,而弱联结可以接触到许多新的知识。因此,双重网络结构有利于维持二元创新平衡。

设计封闭性适中的网络结构。在完全开放网络中,一个企业与他们的合作伙伴有直接的社会联系,但这些伙伴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结,合作网络具有丰富的结构洞,有利于接触到新的信息与知识,适合于探索式创新。对于封闭网络来说,网路节点(成员)都有直接的强联系,支持复杂的知识转移,适合于利用式创新。因此,为了增强企业二元性创新平衡,需要维持一个封闭性适中的网络结构。

构建网络密度适中的网络。网络知识多样性只是为企业实施二元创新平衡提供了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利用与整合多样性知识。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吸收与整合取决于交流与互动,受到信任、互惠等社会资本的影响。然而,网络结构包含的网络社会资本有助于网络多样性知识的转移、吸收与整合的影响。因此,对于集群内代工企业来说,为了实现二元创新平衡,需要构建网络密度适中的网络结构。

五、总结与启示

中国制造业集群内的代工企业,可以通过跨界联结获取集群外部的差异化资源,突破跨国企业主导的俘获型治理机制下的技术限制,弥补自身创新资源、资金的缺乏,以及降低集群同质化对企业寻找差异知识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的二元性创新平衡。为了增强传统集群内代工企业的二元创新平衡,企业不仅需要依据自身知识结构权变地选择跨界联结的伙伴,而且需要维持一个适中的网络技术多样化,并构建有利于促进二元性创新平衡的网络结构。具体来说,本研究在实践方面有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代工企业需要平衡代工制造能力与二元性创新的关系。在跨国企业主导的俘获型治理机制下,发展中国家的代工企业很难获得代工产品现有关键技术领域内的高端技术。同时,受到集群内部同质化竞争的影响,代工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需要增强制造能力。但是,在增强代工制造能力过程中,需要积极做好二元性创新的平衡,否则的话,随着代工依赖程度的加深与代工制造能力的不断增强,企业很容易陷入“代工制造能力陷阱”,无法从0EM向ODM、OBM发展,即无法实现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代工企业需要降低代工依赖程度。代工依赖程度越大,跨国企业对代工企业的控制也越大,代工企业越容易陷入“代工制造能力陷阱”,越不利于自主创新。因此,需要控制和降低代工依赖程度。这需要通过跨界联结获取与代工产品现有技术领域不同的技术,增强探索式创新,改变产品的技术发展路径,开发新产品与新的市场。另外,在代工依赖程度较大的时候,为了减小跨国企业的技术控制对利用式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代工企业不仅需要利用跨界联结来获取外部小部分并不为跨国企业控制的属于代工产品现有技术领域内的高端技术,而且需要同时依靠自身研发力量从事跨国企业控制的属于代工产品现有技术领域的研发。为了减小跨国企业的代工制造控制对二元性创新绩效带来的不利影响,代工企业需要通过跨界联结来获取集群外部先进制造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与改进,从而改变单纯地依靠购买机器设备来增强制造能力的局面。这样,可以在增强代工制造能力的同时,减小“代工制造能力的陷阱”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代工企业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增强二元性创新绩效。

第三,政府需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首先,吸引创新能力强的研究机构或单位在传统集群内设立联系点或者分支机构。在代工制造业集群内部积极引入技术创新及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强的科研单位,并引导它们从事对跨国企业控制的、属于代工产品现有技术领域的研发。这不仅可以增强集群的差异化,而且通过它们的技术转移或者产学研合作可以增强代工企业的利用式创新绩效,从而降低跨国企业的技术控制。其次,鼓励代工制造业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外部组织的跨界联结。通过跨界联结,不仅可以获取与现有技术领域不同的知识来促进探索式创新,以及获取小部分并不被跨国企业控制的、属于代工产品现有技术领域内的高端技术来促进利用式创新,而且有利于降低集群的同质化竞争,促进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再者,鼓励代工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制造技术,并对引进的制造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与改进,加大对企业制造技术改进的资金补助,改变当前代工企业重引进机器设备而轻引进制造技术及引进制造技术不改进的现状。最后,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不同代工发展阶段的跨界联结的建立、发展与变化。

[1]毛蕴诗,戴勇.OEM、ODM到OBM:新兴经济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J].经济管理,2006,(20).

[2]陶锋,李诗田.全球价值链代工过程中的产品开发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基于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1).

[3]Azadegan, A., & Wagner,S.M.Industrial Upgrading,Exploitative Innovations and Explorative Innov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1, Vol.130.

[4]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5).

[5]Gupta,A.K.,Smith,K.G., & Shalley, C.E.The Interplay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Vol.49.

[6]林明,董必荣.行业技术动态下相关技术多样化对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10).

[7]Bae, J.,Wezel, F.C., & Koo, J.Cross-Cutting Ties, Organizational Density, and New Firm Formation in the U.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1,Vol.54.

[8]March,J.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Organization Science,1991,Vol.2.

[9]Benner,M.J., & Tushman,M.L.Exploitation, Exploration,and Process Management: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Vol.28.

[10]O'Reilly III,C.A.andMichael L.Tushman.The Ambidextrous Qrganiz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4,Vol.82.

[11]Nadler,D.,& Tushman,M.L.Competing by Design:the Power of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2]Levinthal, D., & March, J.Myopia of Learning.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Vol.14.

[13]Leonard-Barton,D.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Vol.13.

[14]林明.代工依赖、跨界联结对集群内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J].预测,2014,(1).

[15]Phelps,C.C.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Alliance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n Firm Exploratory Innovation on Firm Exploratory Innov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Vol.53.

[16]Cohen,W.M.& 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Vol.35.

[17]Rosenkopf,L.,& Nerkar,A.Beyond Local Search:Boundary 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Vol.22.

[18]Capaldo,A.Network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the Leveraging of a Dual Network as a Distinctive Relational Capabilit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Vol.28.

猜你喜欢

跨国企业代工网络结构
大型跨国企业每年逃税885亿美元
OEM的危机与转机
从研发看企业的“走出去”与“请进来”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三菱重工拟整合喷气式支线客机生产与波音代工业务
代工厂商创牌博弈与角色转换模式分析
跨国企业组织与文化创新问题研究①
基于互信息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
知识网络结构维对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远程创新搜寻的中介作用
沪港通下A+ H股票网络结构演化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