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医德教育模式的“三个维度”基点

2015-04-15韩中敏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三个维度医德医学院校

韩中敏

(河南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医德即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反映人们在医学领域中相互关系,主要依靠医务人员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医疗职业传统来维系,并借助于善恶来评价医务界与社会、医务人员与患者以及医务人员内部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对广大医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医学道德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同时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实践中施加优良医德医风的影响,“使医德理论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转化为医学生及其将来成为医务工作者后的内在医德信念、医德品质和医德行为”[2];培养服务于广大基层社区,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实用型”人才。医德教育是我国每个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常抓不懈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而医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是当前医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医德教育经验,以如何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为基点,并从认知规律的维度、政治战略的维度、良好心理素质的维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医德教育实效性的实现路径。

一、以医德认知规律的维度为基点修医德

医德认知的规律即通过医德教育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医德理论、实践教学,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积极主动地互动参与,使医德信息通过受教育者品德认识的检验、判断、感悟、认同和接受,内化为受教育者坚信奉行的医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医德行为和习惯;其核心在于受教育者医德信念的内化生成;医德认知是一个不断完善、提高、升华的“终身制”过程。以此为基点,在高职高专医德教育过程中应突出如下几点。

1.明确医德教育的目标。首先,对广大高职高专医学生以生动灵活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可以突出教育目标的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灵活性与创新性,使他们以乐学、深入、求实、升华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其次,以“自我教育”为教育目标和途径,使他们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等过程中以“自为”的学习模式提高医德修养[3]。并引导他们认真深入地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和《国情备忘录》,使他们对近现代中国的国史、国情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有一个深刻铭心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树立不忘国耻、与时俱进、奋发自强的发展观。再次,对他们进行“服务观”的系统教育,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务人员不仅应有精湛的医术、广博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更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和服务观,这是因为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务人员将来服务的主要地方及对象是我国广大基层社区、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这要求他们不仅有热爱本职工作的热情,更要有不畏艰苦、淡泊名利、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为我国广大基层社区医疗事业的完善与发展奉献自己青春年华的“服务观”。

2.把握医德教育的关键所在。高职高专医德教育的核心在于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内化生成,而他们以积极、主动、“自为”的方式进行医德体验升华是医德内化的关键。为此,在高职高专医德教育过程中应很好地把握如下问题:首先,在医德的感受阶段,影响医德感受效果的主要是高职高专医德教育工作者医德教育信息的传输质量、有效途径、灵活方法和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接收状态。如果高职高专医学生以主动积极、充满激情的“自为”方式接受,就会和以被动、消极的方式接受产生截然不同的医德教育效果,因此,高职高专医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设法使医德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以激发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其次,在医德的分析、理解与认可阶段,高职高专医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引导高职高专医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积极的思索、探究、鉴别、摄取、感悟,以其头脑中已有的医德知识经验为基础,能动地促进其对医德认知的升华。第三,在医德的选择定位阶段,高职高专医学生在已有的医德认知的基础之上,把仁爱精神、奉献精神、诚信精神、公众利益、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感等密切连接起来,最终完成医德修养的个体内化,体现出医德修养的内在性、自律性和超越性。高职高专医德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与个性特点采取“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教育方针,并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医德内化的“潜能”,促使其医德信念的内化生成,医德信念一旦内化生成,就会体现相对的稳定性,并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功能。

3.优化医德教育的实效途径。优化医德教育的实效途径,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优化医德教育的实效目标,在高职高专医德教育过程中要把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高职高专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包括智慧和知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审美素质、人文素质、人生价值素质等。通过智慧和知识素质的强化培养,使高职高专医学生不仅拥有全面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技能,而且具备精细入微的专业医学知识技能,达到“通才”与“专才”的有机统一。通过审美素质的强化培养,使高职高专医学生经历“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感受与洗礼,培养其高尚的医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催化其形成“服务基层群众、奉献社会”的价值观和积极上进、求实创新的人生态度。通过技能素质的强化培养,使高职高专医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以个性特长的优势来优化医德教育的成效。通过人生价值素质的强化培养,使高职高专医学生树立热爱本职工作、不畏艰苦、淡泊名利、服务基层的“服务观”。通过人文素质的强化培养,使高职高专医学生在深厚的人文文化根基之上,对未来职业的神圣与使命、义务与责任等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从而以“道法自然”的方式达到提高其医德修养的目的。其次,优化医德教育的实效目标,应突出医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和基层医疗医院之间几乎出现断层、没有实现很好的衔接,为此,应倡导“校院”、“校企”之间合作办学的模式,“校院”合作,即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与所属附属医院、当地基层社区医院之间,在人才培养、医德教育方面形成长久、良好的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即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与生产药品、医疗器械的企业之间达成持久、良好的合作机制,进而为医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奠定良好基础。

二、从政治战略的维度铸医魂

政治素质是我国每一个社会公民最基本的素质,是其政治思想、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在不久的将来是我国广大社区基层从事医务服务的中坚力量,从政治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备高尚思想品质与良好道德修养、并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基层社区医疗服务全科人才,使他们能够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首先,要让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明白: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产生于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一种理论我们要不要坚持,不在于它产生的时间长短,而是取决于它的科学性、革命性、正确性、实践性、与时俱进性、创新性,正是基于此因,马克思主义被我们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100多年来总是不断地借鉴、吸收、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铸医魂的医德教育中,发现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能够使医学生明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从而树立正确的社会思想意识、坚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自觉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探索真理和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就是推动历史前行的一种巨大力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壮丽的河山,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对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学习中国历史入手,特别是要学习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使他们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与现状,引导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使他们树立对于自己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以及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意识,树立为祖国、为基层人民医疗健康事业的进步发展而勇于献身的时代精神,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这个民族精神,是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以来,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积累、培育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而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与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使全体人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创全民族创新繁荣的新局面。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首先,需要着力培育高职高专医学生的道德风尚。引导他们能够自觉的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与道德品质;注重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科学发展的意识,并注重实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引导他们用和谐的思维去认识和对待事物,用和谐的方式去处理矛盾,敦促他们塑造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使他们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其次,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当前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全面、深入、创造性地去探索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高专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有效途径,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全面、深入、创造性地推动党、团和学生组织在高职高专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形成齐抓共管、职责明确、全面覆盖的教育机制,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从优良心理素质的维度凝医情

高职高专医德教育本身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系统工程,心理素质教育是高职高专医德教育的基础性支柱工程之一,故此,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把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医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高职高专医学生正处在心理成熟、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问题与其思想问题、道德问题互相区别而又密切联系,合理区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道德问题,适时、适度地引导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使其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凝炼他们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崇敬和奉献情怀,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优化高职高专医德教育的成效。

1.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日常医德教育教学之中。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开展。首先,在日常的医德教育进程中,善于探索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开拓创新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并及时总结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经验;其次,应加强对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规律的系统研究,把握其群体心理健康发展状况与差异、加强特殊群体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满足高职高专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医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等方面的需要,使他们以其优良心理素质从容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工作的需要。

2.建立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卓越成效的取得,首先应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有机结合、专业优势互补、人员相对稳定、专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其次,根据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及时化解心理健康的具体问题,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针对一些医学生的自卑心理,应适时对其进行自信、自强、自立等方面的教育,并为他们搭建展示其个性化才能的舞台,让其感受自我优势和自我社会价值;针对一些医学生的自傲心理,在对其进行系统心理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让其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强化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联合,让其学会以正确的人生态度看待社会、国家、集体、他人,尤其是正确看待自己;针对一些医学生的逆反心理,则应及时启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联合教育战线,追根求源地分析其心理根源所在,及时启发诱导其醒悟,使其自动放弃原来的动意和行为;针对一些医学生的盲目从众心理,应积极培养他们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让其在参加合作与竞争的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并以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联合,为其独立能力的生成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龙桂仙,杨再旭.医学道德与医务人员的品德修养[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3):125.

[2]林大静.新时期医学生医德教育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8(5):587.

[3]宋佐东.医学生医德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51.

猜你喜欢

三个维度医德医学院校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应把握好“三个维度”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