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受压综合征21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
2015-04-15韩宗信杨磊马玲玲
韩宗信,杨磊,马玲玲
(东营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东营 257091)
如果病人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剧烈呕吐,然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上腹部或剑下疼痛不适等表现,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但是,对出现上述症状的病人行急诊胃镜检查,则往往看到胃底及贲门附近黏膜裂伤、黏膜内淤血、黏膜明显充血及水肿等表现,并且病变往往呈扇形改变。对于此类病人,我们将其命名为胃黏膜受压综合征。2009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胃黏膜受压综合征病人21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胃黏膜受压综合征病人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6~68岁,平均41岁;从发病到行胃镜检查的时间3~72h。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各种原因导致急性上腹部疼痛不适、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时间小于3d;②病人发病前均有较剧烈的呕吐表现;③胃镜检查见胃黏膜裂伤、胃黏膜点状及斑片状红斑、黏膜充血水肿及出血,病变多位于贲门周围5cm范围内;④病变黏膜范围有典型的扇形改变。饮酒、急性胃肠炎、妊娠及镜检等引起干呕或剧烈呕吐为其主要诱因。排除标准:①有出凝血障碍性疾病;②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2 临床表现
1.2.1 症状 本文21例病人剧烈呕吐后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或上腹部疼痛不适等表现。其中仅有上腹部不适及疼痛表现病人11例,少量呕血6例,出血量>1000mL者4例。
1.2.2 查体 主要有贫血貌、痛苦貌、上腹部压痛等阳性表现。
1.2.3 胃镜检查 11例见胃黏膜呈鲜红色充血、水肿,黏膜内点状及斑片状出血,为内镜下基本表现。在此基础上,6例见覆着新鲜血痂,局部黏膜青紫色;4例见活动性出血等新鲜损伤表现。其病变范围往往呈扇形或不规则方形等,与常规出血性胃炎病变的形状不同。
1.2.4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明显下降4例,其血红蛋白分别为55、61、64、71g/L,血细胞比容分别为19%、25%,29%、31%;出现轻微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改变病人8例,平均血红蛋白为(95.0±8.2)g/L,平均血细胞比容下降(6.0±3.5)%;9例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无明显变化。
1.3 治疗及转归
本文11例胃镜下见黏膜鲜红色充血、水肿、黏膜内点状及斑片状出血者,经禁饮食、抑制胃酸、保护黏膜、止吐、补液等内科保守治疗好转;6例胃镜检查时见胃底黏膜局部青紫、覆着新鲜血痂者,给予局部喷洒1/10000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好转;4例大出血胃镜检查时见少量活动性渗血者,经输血、止血、补液等内科保守治疗联合胃镜下注射1/10000的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好转。21例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复查胃镜较前均明显好转。
2 讨 论
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及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胃黏膜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贲门脱出到食管下端。如果病人因妊娠、急性胃肠炎、饮酒等各种原因出现较剧烈的呕吐,随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上腹部疼痛加重等临床表现,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及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原发病。但是胃镜检查显示,有部分病人呕吐过程中靠近贲门的黏膜在胃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脱出到食管下端,受到贲门部位强烈的挤压,可造成黏膜充血、水肿及点片状出血,病变往往呈扇形或不规则方形等。因此,将其命名为胃黏膜受压综合征。该综合征尚未见文献报道。根据病人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胃镜下表现,推断该病病人呕吐结果可能有3种。①没有出现上消化道损伤。②出现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由于贲门附近黏膜组织结构较薄弱,黏膜肌层伸展性较差,当腹内压骤然升高,即引起食管远端贲门部黏膜撕裂。已有研究显示,当胃内压力升高到13.3~18.9kPa时便可致黏膜撕裂[2]。③出现“胃黏膜受压综合征”,即在胃内压升高时靠近贲门部位的胃黏膜经贲门脱出到食管下端,受到贲门部位的强烈挤压,形成胃黏膜损伤,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部疼痛等表现。归根结底,胃黏膜受压综合征是胃黏膜同贲门黏膜相互作用的结果。胃黏膜受压综合征与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存在。胃黏膜受压综合征与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有相似之处,但不同于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胃镜下黏膜表现可作为主要鉴别点。
胃黏膜受压综合征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胃底黏膜受到贲门挤压程度、胃黏膜原发病以及病人全身状况等有关。以上腹部疼痛不适或少量呕血为主者,多数经禁饮食、应用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胃酸、保护黏膜、补液治疗可好转;部分病人可能导致大出血。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急诊内镜是诊断和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3],若发生大出血,可考虑内镜下止血。常用的内镜下止血方法有局部喷洒浓度为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局部注射乙氧硬化醇或聚桂醇、氩离子凝固术、金属钛夹夹闭等。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使黏膜下血管收缩以及血管内血栓形成、血小板凝集等作用达到止血的目的。氩离子凝固术由德国GRUND于1991年首次引入内镜治疗,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局部注射乙氧硬化醇或聚桂醇可使注射部位水肿,组织肿胀压迫出血的血管使其闭塞,并可导致出血血管内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另外,乙氧硬化醇还可使出血血管周围组织黏膜纤维化,加强对出血血管的保护。钛夹应用于上消化道内镜下止血治疗始于1975年,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技术亦日趋成熟[4]。经内科保守治疗或胃镜下治疗,绝大多数病人复查胃镜可见病变明显好转,对内镜治疗后继续出血或再发大出血者,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呕吐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除上述治疗外,止吐也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胃黏膜受压综合征的提出,补充了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为临床上认识、诊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1]苌新明.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
[2]林斌,许国强.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1997,13(4):222-223.
[3]王光兰,王淑春,纪华众.内镜诊治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配合与护理[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6):547-549.
[4]RAJU G S,GAJULA L.Endoclips for GI endoscopy[J].Gastrointest Endosc,2004,59(2):26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