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是人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性”的统一
2015-04-15张夏力
张夏力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4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两个观点,分别是“劳动是人的本质”以及“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中批判了国民经济学的缺陷,指出它没有弄清楚私有制、劳动、资本等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从工人劳动生产的对象入手,分析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形式,在“共产主义”这一章节又讨论了共产主义的三种形式,分析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以及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并且初步论证了实践范畴。到1845年,也就是马克思写完《手稿》半年之后,又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称《提纲》),在《提纲》的第一条里,马克思直截了当地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提纲》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为“社会关系”,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1](P56)紧接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探讨了人的“存在”——人的实际生活过程,“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P72)在这里马克思所讲人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存在,指人们的生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们的生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的,劳动、生产、实践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产生伴随着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的异化就是人类的异化,劳动得到解放,人类就得到了解放,人的本质是劳动,历史是人的本质的展开,真正的人是存在与本质的统一。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的分析来源于黑格尔对劳动的解释,他是在黑格尔对劳动的研究的基础之上批判并继承。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但是黑格尔所讲的劳动指的是一种精神活动,而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讲的劳动则是人们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实实在在的劳动。同时,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了生产劳动是人类与人类社会形成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劳动把人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当劳动出现以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变成了“改造者与被改造者”,这个时候人的主体性才体现出来,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达尔文在分析人类的起源中探讨了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不仅仅是从自然因素方面考虑,还从社会性因素也就是劳动和工具的使用等方面考量,认为劳动在推动了人类的产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劳动把人和自然分离开来,又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是作用于人和自然界发生关系的一个中介,同时劳动也是人类自身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不仅把人与自然分开,也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不同的生产方式把人与人区别,不同历史时代的人是不同的,因此不同时代的人的生活方式也不相同,生活方式是由生产方式也就是劳动方式决定的,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劳动方式,造成生活方式的不同,因此人类历史的发展本质是也是劳动发展的历史,是生产实践的发展史。
我们也可以从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中理解劳动是人的本质,对象是主体相对的概念,是人化的,任何一个存在物本身不可能通过自身的力量来表现自己,只能在其对象中表现自身,对象是表现人的主体的本质力量。那么人是如何来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来实现自己的本质?“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1](P41)因此,我们研究人的本质就要研究人的创造物,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物化、劳动的物化、人的本质的物化。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仅仅把人当做自然存在物,指出人的对象不仅包括自然,也包括人类社会本身,人化自然是人把客观世界当作劳动对象生产,人类社会是人把人当作劳动对象生产,因此人化的自然界也是实践生活的一部分,自然界也是人的一部分,属人的自然通过社会关系来表现,人把自身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出来,又把人同人的关系也生产出来。人的本质通过劳动生产来表现,同时也在人创造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这个社会关系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人的本质是劳动在对象化活动中得到体现,又可以在社会关系中得到确证。
马克思在《提纲》中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应该从实践出发来理解我们的现实世界,他批判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1](P54),提出以实践作为基础的完整的世界观,认为实践才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在《手稿》中马克思是把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来对待的,这也是和实践是“真正的人的活动”相符合的。劳动是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体现,劳动生产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生活生产资料,同时也生产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在《手稿》中分析了劳动异化的产生,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人和自然、人和人是对立的,人的本质与人异化,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也是劳动的发展过程,是人逐渐克服异己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过程。
二、劳动异化与人的解放
马克思在《手稿》中从工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出发,在劳动的对象化中分析了劳动异化,揭示了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反过来反对人,是异己化。马克思在这一章里总结了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异化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也就是劳动产品同工人的异化,或者说是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同人的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同时,马克思在探讨劳动异化时指出,异化还有一个方面是感官的异化,从人的主体性方面来讲,人是具有审美能力的,真正的人懂得欣赏,人是非常有欣赏力的,欣赏音乐等也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确证,而异化使人的感官退化。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中,劳动已经从人的内在需要变成外在需要,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在资本家的压榨下进行的,不是自由的活动,劳动不再是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而是属于别人的,此时的工人没有幸福,只有不幸,劳动的异化导致工人丧失了自己的人性。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人的类本质,人的实践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自我活动、自由活动的类本质被贬低为“手段”,人的类本质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动物是无意识的存在物,人有自我意识,同时人也有对象意识,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或者换句话说,人可以把自己的存在、自己的生命当成自己的对象。动物既没有自我意识,也没有对象意识。因此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所以,人的本质是劳动,这种劳动不是维持生存的“手段”,人是在劳动是获得自我意识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就是人与人的对抗,劳动的异化掩盖了人的本质,使人在社会生活生产中转变为“非人”。那么异化究竟是如何产生的?马克思在一年之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做了解答,他具体分析了劳动发展的过程,认为分工的产生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是紧密相连的,两者是同一问题,分工的产生导致了私有财产的出现,最后又证明了异化根源于劳动的发展,同时伴随劳动的发展而出现了分工的发展。旧的分工的消灭、异化的消灭,同私有财产的消灭和阶级的消灭一致,都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伴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了“共产主义”,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是最丰富的人的感觉,是人与对象的高度统一,同时人的感觉异化得到真正的解放。对象指的是表现人的主体的本质力量,人的感觉指的是具有欣赏力的感觉,人的对象化是人为了发展的需要开展的有目的的活动,这是人与人社会关系沟通的基础,这不是理论的分析而是实践活动的具体展开。共产主义要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实现“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马克思所讲的“真正的占有”既是个人的又是全社会的,以公有制的社会财产形式表现出来,那么人类的劳动才能得到真正解放,人类的生产才能达到全面生产。
三、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
马克思于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语言简洁凝练,开篇就明确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用实践的观点批判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人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没有看到“人的感性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抹杀了人的能动性,旧唯物主义缺少运动和发展的观点。同时批驳了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等同于人的本质,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马克思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同时指出费尔巴哈的错误在于“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1](P56)所以,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也就是社会存在物,“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人是社会存在物,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分析人的本质不能从孤立的单个人入手,要把人放在社会中来考虑,要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理解,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的,人的本质要通过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来反映,在社会生活中人和人之间是如何发生关系的,人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能真正地表明自己的社会存在。马克思在分析异化劳动中讨论“人的类本质”是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人的本质,强调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这与劳动是人的本质不相矛盾。劳动可以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动态本性,社会关系可以看作是劳动的社会形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人与人通过交往发生社会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章分析商品的起源过程中,通过商品的交换研究商品的价值,劳动产品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商品的交换过程其实凝聚着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人的本质也是在关系中形成的,从对象的活动中理解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提纲》的第四条提到了世俗基础,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后面五、六、七、八条是更加深入的解释说明,在第八条中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存在基础是从事物质生产劳动,而物质生产劳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社会实践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意识。马克思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出发,讨论消除宗教的途径,指出费尔巴哈的错误在于不理解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所以马克思认为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在于“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P56)马克思在第十条指出新旧唯物主义阶级基础的区别,提出了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在理论出发点上,或者是在追求的目标上的不同,新的唯物主义的目的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要改造现有社会关系,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即人的解放。马克思提出的这个终极目标,是借着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阐述人的本质、人的解放过程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实践活动使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人类本身。随着实践的发展,人在宗教中被异化的本质将复归于人,人才能得到彻底解放,并且只有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才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的唯一途径。
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旧唯物主义没有把人当做实践改造的对象,脱离了人的实践,就切断了人与世界联系的桥梁。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感性的、现实的活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活动与享受是统一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统一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本质才能够全面占有。劳动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是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物质劳动决定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审美、道德、评价等等,进而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基本体现。马克思在《手稿》中强调自己的思想是“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他认为真正的人道主义不仅仅关心人自己本身,也关心自然界,现实世界是实践活动的世界,也是人的世界,人在劳动中使得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认识在劳动中变为现实存在,人在实践中能够证明“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异化的消除,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发展。实现人本质的回归要通过实践并且是革命实践,这种实践是劳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劳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私有制,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对立的,人的本质被异化,而劳动的进一步发展在改变自然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基于劳动生产至上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共同发展,是人逐步克服异化、实现本质复归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所以说,劳动是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性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看待。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