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和思考
——以漯河市郾城区为例
2015-04-15丁晓永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中共漯河市郾城区委河南漯河462000
丁晓永(1.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2.中共漯河市郾城区委,河南 漯河 462000)
构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和思考
——以漯河市郾城区为例
丁晓永1,2
(1.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2.中共漯河市郾城区委,河南 漯河 462000)
构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漯河市郾城区的实践作为实例,依托创新开展的驻村包企联社区活动(简称“驻包联”活动),从行政村、企业、社区三个维度,致力构建城乡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促使统筹城乡党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旨在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新格局;驻包联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本文借鉴漯河市郾城区创新开展的“驻包联”活动经验,探析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基本思路。
1.城乡统筹党建工作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1.1 内涵定义
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是基于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的城乡统筹概念的基础上,从城乡党员管理、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与经费保障以及党组织活动手段和场所等方面,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所谓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就是要切实改变基层党建工作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党建路子,形成关系密切、有机融合、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党建一体布局。
1.2 发展现状
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各地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并积累了经验。
在新时期、新形势、新常态下,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但是,在党建工作领域,由于城市党建和农村党建在工作地域、工作范畴、工作领域、工作环境、工作对象上的差异性,存在单纯就农村党建抓农村党建,就城市党建抓城市党建,形成相互割裂、互不联系的“两张皮”现象。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城乡两种不同资源配置制度,导致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基层党组织模式,城乡壁垒特性尤其突出,形成二元体制的组织框架,导致城乡党组织资源互补性不强,融合度不高。这些都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极不适应。
因此,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关键在统筹、基础在城乡、格局在共建,重心在于破解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党建瓶颈,着眼点在于打破城乡界限,推进城乡互动。城乡党建工作要创新设置党组织新模式,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开展城乡党员干部互联互帮,进一步打通城乡经济、地域、户籍壁垒,打破城乡党建相互独立的封闭圈,推进城乡产业联动、组织联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驻村共建,全面实现城乡党建“一盘棋”。
2.漯河市郾城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的初步探索
2.1 基本情况
漯河市郾城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属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区,沙河和澧河在此交汇,是漯河市的政治、金融、经济、文化中心。
近年来,郾城区结合省、市机关干部驻村任职结对共建工作和全区中心工作的需要,在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摘星夺旗”活动,区直机关和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的“一联二建三促”活动进行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开展机关干部驻村包企联社区活动 (简称“驻包联”活动),充分发挥区直机关资源优势,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有效配置党建资源,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结对帮扶、相互促进的目的。
郾城区 “驻包联”活动定位于城乡统筹党建工作,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行政村、企业、社区三个维度,分层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结对共建工作。自2011年第一批驻包联选派132名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和11名省、市派机关干部,与58个行政村、34个城市社区、34家重点企业、17个在建重点项目(市场)结成共建对子,初步探索出了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2.2 推进举措
2.2.1 着眼强化领导,夯实责任
郾城区把“驻包联”活动列入全区基层党建项目管理,把结对共建情况纳入各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考评和单位领导班子年度实绩考核目标,强化单位责任意识,成立了高规格的区、乡(镇)两级“驻包联”活动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明确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建立了县、乡科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努力把联系的农村、企业(项目、市场)、社区打造为各项工作的示范点。通过全区上下组织领导体系的建立,为“驻包联”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2.2 着眼拓展范围,丰富内涵
郾城区把驻村工作向全区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市场和城市社区延伸,丰富机关干部驻村活动的内涵,拓宽活动的覆盖面。对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派驻重点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帮扶,培育示范典型;对后进村,派驻执法执纪部门着力进行整顿,促使其转化升级;对重点企业、项目、市场,派驻经济主管部门或执法执纪部门,优化发展环境,提供有效服务,促进企业、项目、市场发展;联系社区工作,重点派驻党群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实施资源共享、共建共管,着力创建党建示范社区、文明和谐社区。
2.2.3 着眼抓好选派,科学调配
按照“公开、自愿、择优”的原则,由基层选派单位挑选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科级干部或副科级后备干部到农村、企业(项目、市场)、社区开展工作,并报区委组织部审核备案。所有选派的机关干部统一转接组织关系,驻村、联系社区的机关党员干部任所派驻村或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缺职的任党支部书记;分包企业的机关党员干部,企业已建立党组织的兼任企业党组织副书记,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担任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分包项目(市场)的党员干部为项目(市场)工作联络员,待项目(市场)投产运营后,转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或党组织副书记。
2.2.4 着眼规范管理,务求实效
(1)推行民情台帐。选派机关干部进村入点后,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要求记写《民情日记》,对收集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梳理,按照难易程度、时间长短,分门别类建立“民情台帐”。(2)签订目标责任书。按照“干部当先锋,单位做主体,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各选派单位党组织和选派机关干部与派驻村、企业(项目、市场)、社区签订切实可行的结对共建年度和三年目标责任书,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分别作为结对共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3)实行公开承诺。各选派单位和选派机关干部根据所派驻村、企业(项目、市场)、社区实际,制定年度共建目标和三年发展规划,并作出公开承诺,并以公示栏的形式在所驻单位醒目位置进行公示。(4)加强日常管理。建立了由区选派办统一管理、乡镇(街道)和企业主管部门直接管理、选派单位配合管理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成立了区、乡镇(街道)驻村工作队,工作队利用内部组织网络,定期组织联谊会、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相互学习提高,推进活动开展。
2.2.5 着眼机制健全,保障有力
(1)建立公示公告机制。把选派干部个人信息及承诺内容制作成公示栏,在派驻单位醒目的位置进行公示。区选派办和各乡镇(街道)党委对承诺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考核评比,承诺完成情况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2)建立分类指导机制。在区“驻包联”活动实施方案的指导上,区活动办又分别制定了驻村、分包企业(项目、市场)、联系社区三个分类指导文件,就每项工作的具体职责和推进措施做了进一步的细化、量化。(3)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由区活动办牵头,会同涉农部门,收集整理近年来有关涉农方面的国家和上级部门优惠政策、扶持资金和建设项目,把申报的有关事项汇编成册,建立项目库,供选派干部选择立项。(4)建立竞赛激励机制。在选派机关干部中开展“驻包联”活动“季度之星”评选活动,每季度评选表彰10名左右“驻包联”活动“季度之星”。(5)建立督导讲评机制。区委成立7个督导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驻村、企业(项目、市场)、社区一线对各单位机关干部驻村包企联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查找问题不足,发掘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做法。(6)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简报、手机报、网络等载体,多角度、大剂量宣传“驻包联”活动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政策措施和活动开展中涌现出的典型等,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3 初步成效
2.3.1 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
“驻包联”活动中,各选派单位和选派机关干部以创建“五好”基层党支部和基层党建示范点为抓手,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大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深化创先争优。截至2013年年底,选派机关干部指导 56个农村顺利完成了村党组织换届,修订完善了210多项规章制度,全区85%以上的行政村和社区达到了“五好”目标。在“两新”组织中,新建党群组织 40多家,进一步提升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2.3.2 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
活动开展中,广大选派机关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融入到所选派村、企业(项目、市场)、社区群众(职工)中间,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新形象,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通过活动开展,全区机关党员干部中呈现出了“三多三少”的可喜变化:下基层的多了,留守机关的少了;主动为群众办实事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创先争优的多了,不思进取的少了,形成了真抓实干、注重服务的良好风气。
2.3.3 进一步巩固和谐稳定
选派机关干部积极开展和谐创建行动,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大调解工作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使一大批基层的急、热、难点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成为了促进和谐、创建平安的经常性保证。目前,选派机关干部共化解邻里不合、低保认定、旧城改造、拆迁征地等各类矛盾纠纷76起,大力维护了全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2.3.4 进一步发展城乡建设
活动带动了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农村、企业(项目、市场)、社区集聚,进一步推动了全区城乡社会快速发展。截止 2013年年底,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3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9亿元,全区新上千万元以上的项目28个,完成投资40.8亿元。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新修农村水泥道路30余公里,新建和正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5个,新建沼气池1600座,改造农村危房 1759套,20000多名群众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3.城乡统筹党建工作的几点启示
构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郾城区以“驻包联”活动为实践载体,给予我们一些有益启示。
3.1 “三个合力”是动力
城乡统筹党建工作,开展“驻包联”活动是一条有效路径,因其充分发挥了单位领导、选派干部、要选派单位“三个合力”,全面激发了党建工作动力。领导带头走访调研,单位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驻包联”联系点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对“驻包联”工作提出要求、作出指示或批示,勉励驻村干部加强锻炼、扎实工作。发挥选派干部先锋作用,广大选派机关干部克服各种困难,沉下身、静下心、谋规划、争项目、求资金、促落实,真心实意为派驻点做奉献。发挥选派单位主体地位,各选派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把结对共建作为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重点安排、重点倾斜,经常深入派驻点帮助协调项目及资金,为选派机关干部当好后盾。
3.2 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是基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基础所在,也是“驻包联”活动的首要任务。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驻包联”干部全面加强派驻点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村、企、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影响力,为促进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3.3 推动发展是核心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最根本的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站位全局、推动发展是“驻包联”活动开展的核心。只有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个原则,利用区直机关政策、资金、人才、信息等优势,做到发展目标相互衔接,发展措施相互配套,发展资源相互整合,才能防止出现“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增强“驻包联”活动开展的内在动力。
3.4 服务群众是目的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党员群众是主体,更是基础和基石。群众的支持是“驻包联”活动开展的不竭动力,只有把服务群众作为活动开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真诚实意地帮助农村、企业、社区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改善民生,多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才会赢得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才能形成城乡携手共建、统筹发展的强大合力,才会保证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郭树人.构建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的调查[J].党建研究,2011,(3).
[2]邹庆忠.以城乡党组织联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J].党建研究,2009,(3).
[3]唐畅.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9,(4).
[4]夏行.由城乡二元党建向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跨越的战略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09,(6).
[5]刘慧晏.用心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党建工作[J].理论学习,2009,(6).
[6]张诺夫,徐彬.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若干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4).
[7]胡永芬.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J].兵团党校学报,2009,(6).
(责任编辑 张 蓓)
C916
A
1008-7257(2015)04-0124-03
2015-04-23
丁晓永(1974-),男,河南襄城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