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政治合法性危机

2015-04-15邵峰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焦作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合法性危机基础

邵峰(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论政治合法性危机

邵峰
(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政治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是指民众基于正当理由对政治体系的认可,政治合法性在维系政治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关系着一个政治系统的存续。从政治制度、有效性和意识形态等合法性基础着手,分析中国面临的政治合法性危机,并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构建民生政治合法性基础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探讨合法性危机的应对之策。

政治合法性;危机;民生政治

任何社会制度都存在着政治统治与被统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政治权力与服从,统治者会采取一切办法和手段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一个政治系统建立初期主要通过政治权威迫使民众对该政治体系认同,进而通过道德、宗教、经济文化等手段使民众形成对该政治系统形成稳定的合法性认同,一旦该政治系统失去合法性就会存在覆亡的危险。可见,政治合法性在维系政治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之后,合法性问题就与之相伴始终。

1.政治合法性的内涵及基础

1.1 政治合法性的内涵

“合法性”是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合乎法律有着很大不同,并不单纯地指政府的行为合乎法律,还包括获得人民的政治认同和支持,合乎道义等[1]。合法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学问题,哲学、法学、社会学、政治人类学等学科也把合法性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研究的思想流派甚至政治学内部对合法性的认识和定义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尽管如此,他们对于合法性的核心认识是统一的,即合法性涉及到政治权利和政治认同。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合法性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合法性是促使一些人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社会群体要建立和培养一种对政治系统相信与服从的普遍信念,这种普遍信念就是合法性。阿尔蒙德指出:“如果某一社会中的公民都愿意遵守当权者制定和实施的法规,而且还不仅仅是因为若不遵守就会受到惩处,而是因为他们确信遵守是应该的,那么,这个政治权威是合法的。”[2]美国政治学者李普塞特认为:“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之信仰的能力。”[3]让-马克·夸克指出:“合法性即是对统治权利的承认。从这个角度来说,它试图解决一个基本的政治问题,而解决的办法即在于同时证明政治权力与服从性。”[4]综上,政治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是指民众基于正当理由对政治体系的认可,这些认可主要与政治认同、价值观及同一性和法律有关。

1.2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司法的和政治的思考有着悠久的历史,基于他们的民主传统。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发展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不是说合法性不适用于中国,它必然要与中国政治发展相联系。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是天然获得的,它需要获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执政地位具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解决体现民众根本利益的种种重大现实问题,以取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5]。从历史的、国外的、现实的角度出发,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应从如下角度分析。

(1)制度基础。政治系统必须在既定的政治原则中进行,这套原则必须以法律为基础,并且按照与法律的一致性所构建的规则行事,以合法律性的要求来判定自身合法性的状况。因此,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依法治国,打击各种腐败行为。国家实现法治化,民众形成法治观念,认同党和政府政治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就能获得稳定的合法性来源。

(2)有效性基础。所谓有效性通俗讲就是指政绩,即一个政治系统通过政治权力取得的成绩。一个政府的政治行为产生的实际效益满足了社会成员的需要,赢得了民众的支持,我们说此时政府的行为是有效的,由此,从长期来看有效性与合法性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一个政府如果长期社会发展滞后,未能带动经济发展,就有失去合法性乃至被推翻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的新局面。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极大地加深了党的合法性基础。

(3)意识形态基础。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一种感受和认知体系,是个人或集体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意识形态可以影响个人或集体的行为,为政治系统的存在提供合法性支持。任何国家和政府都从本国实际出发提炼出有利于自身的意识形态,并将这种统一的意识形态推向全社会,使全体社会成员加以接受,进一步认同国家和政府制定的各项法律和政策。稳定的政治系统容易形成普遍的意识形态,而统一的意识形态能够维持政治系统的稳定性,为该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基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党和国家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传播,引导国民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认可并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政治合法性危机的表现

合法性问题涉及到民众和社会团体的心理认同,故合法性危机在实质上就是认同危机。“即合法性系统无法在贯彻来自经济系统的控制命令时把大众忠诚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6]。

2.1 政治制度危机

指的是现有政治制度失去了广大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而导致其合法性丧失的危机。如果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建立在短期的可变因素之上,合法性危机一旦出现,其受损程度较为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的崩溃。若一国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建立在合理的制度之上,即使出现合法性危机,也不会危及整个政治系统。

腐败问题是党和政府目前面临的最大危机。任何一个政权的衰落和灭亡都能找到腐败的身影,可以说腐败问题的治理对于一个政治系统的存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腐败行为破坏了正常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对社会资源,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资源的不公平和不合理分配,会导致全社会的不满,从而激化社会矛盾。腐败危及政治稳定、损害党和政府形象、降低党和政府威信,并使人们对政府的决策制定和执行以及其他政府行为失去信任和认同,严重的还会引发社会动乱和政府倒台,导致非常严重的政治合法性危机。

法律体系不健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为制度的法律局限性的外在影响因素首先是当时社会中作为其物质基础的生产方式。法律从制定之日起就存在滞后性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任何国家的法律体系都不可能健全,它一直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中国的法律体系也不例外。因此,法律尤指实然法需要经常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如果法律长期滞后于社会发展,必然导致群众对法律的失望,再加上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还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不良现象,更是降低了群众对法律的认同度。法律认同出现问题将严重动摇政治合法性基础。

2.2 政治绩效危机

李普塞特提出过有效性能够增强执政的认同和合法,政府执政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升都能够增强政治合法性。一个国家经济越发展,就越能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政治统治必然越稳定长久,而反之将危及政治统治。所以党和政府特别重视经济发展,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多次强调:“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7]

国家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技术含量低、日益扩大的社会和经济差异、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经济增长和长期的繁荣,但是也带来了社会和经济上的不公。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到位,贫富差距在拉大,区域发展失衡,特别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上面的投入偏少,造成了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步。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值,但是由于体制的政治刚性,都会引发人们心理上的烦躁和不安,从而影响政治稳定。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绩效政治为政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基础,但并不总能提高政治合法性。20世纪80年代,将合法性基础建立在唯一经济发展因素之上的东南亚、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几乎都出现了政治合法性危机[8]。这对我国今后的政治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2.3 意识形态危机

意识形态是论证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工具,是党政治合法性的源泉,历来为中国共产党所重视,是党组织凝聚、号召、组织人民群众的重要精神力量,起着扩大政治认同、增强政治系统合法性的功能。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逐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仰和认可。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流、碰撞和冲突,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巨大冲击,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和整合力有所减弱。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到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马克思主义遭到非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终结”、“非意识形态化”等理论甚嚣尘上,影响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政治信仰淡漠、信仰危机和理想真空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到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进行意识形态扩张。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生态文化理论、人权理论、社会民主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想先后对我国产生过影响。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使人们面临着社会的深刻变化,思想意识出现多样化现象,同时,受到落后的思想意识形态如官僚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封建迷信等思想的影响,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地位。

3.政治合法性危机的应对

3.1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每个公民都有主人翁意识的国家认同感。健全的民主政治,既是政治合法性的现实表现,同时也是政治合法性的制度保障和要求。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强化公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因此,党特别重视民主政治建设。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还不健全,腐败问题还困扰着我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因此,需要加大民主法治建设,特别是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这都需要扩大民众政治参与。腐败问题会严重腐蚀政治合法性,防治腐败,利在千秋。

上升为法的制度是公共价值观念符号化的产物,它在公众普遍同意的基础上设定了程序化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准则,从而可以在稳定的政治框架内实现政治的合法性[9]。宪政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来源。2014年 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也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部署。这当中,会议对于捍卫宪法尊严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拓宽公民有序参与与坚持依宪治国,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相结合。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监督机制。

3.2 构建民生政治合法性基础

政治绩效作为合法性的基础有其天然脆弱性,不能提供长久稳定的政治合法性来源,这已经有现实的实例来佐证。“把合法性建立在政绩基础之上的努力产生了可以被称作政绩困局的东西”[10]。国家经济不可能永远增长,必然会出现停滞甚至短时的倒退,经济发展一旦出问题就会动摇合法性基础,影响政治稳定。因此,政治合法性来源不能单纯依靠绩效,经济要发展,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量的发展,更要重视经济发展的质。

要把绩效合法性转变为民生合法性,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经济的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人民群众就会更加信任、支持和认同党和政府。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正义,既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提高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3.3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面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坚持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毛泽东说过:“马克思主义也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要牢牢把握思想宣传阵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做好宣传工作来解决信仰危机和理想真空。

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形势。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真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强化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1]田新文.民生政治的合法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1.

[2]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5-36.

[3]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1.

[4]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0.

[5]喻包庆.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及其解决路径[J].理论月刊,2012,(8):112.

[6]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5.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2.

[8]袁峰.价值认同与当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础[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6):138.

[9]甘剑斌.政治合法性危机及其解决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6.

[10]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9.

(责任编辑 陈永康)

D621

A

1008-7257(2015)04-0001-03

2015-01-19

邵峰(1986-),男,安徽宿州人,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原理。

猜你喜欢

合法性危机基础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Westward Movement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危机”中的自信
浅谈汽车养护品生产的合法性
建筑工程垫资承包合法性研究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