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研究

2015-04-15郭东锋钱益亮邵伏文姚忠达阎轶峰祖朝龙

中国烟草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品种筛选浓香型烟草

郭东锋,钱益亮,邵伏文,姚忠达,阎轶峰,祖朝龙*

(1.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合肥 230088;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合肥 230031;3.安徽省烟草公司,合肥 230022)

皖南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研究

郭东锋1,钱益亮2,邵伏文3,姚忠达1,阎轶峰2,祖朝龙2*

(1.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合肥 230088;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合肥 230031;3.安徽省烟草公司,合肥 230022)

摘要:为筛选能够彰显皖南典型焦甜香烟叶特色风格的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分析了最新引进及选育的7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生理指标、化学成分和组织切片结构变化及评吸质量。试验结果表明,NC71品种的香气质和香气量较好,类胡萝卜素积累量最大,组织结构疏松。K326具有明显的焦甜感、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量幅度最大,皖南焦甜香风格特征彰显较为充分。整体来看,NC71品种和K326品种适合皖南浓香型烟区的生态条件,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种植并开展NC71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关键词:烟草;品种筛选;浓香型

品种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基础,是影响烟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1]。优良品种具有高产、质优、抗性好、易烘烤等特征[2]。品种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烟叶质量的优劣。只有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才能获得高的产量和好的质量[3],良好的品种结合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和烘烤技术能够生产出优质的烟叶[4]。近几年,我国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烟叶质量距卷烟工艺配方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香气量不足、香气质差,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工业可用性低等方面,其中品种基本特性不理想是最主要因素之一。在烤烟品质育种方面,李天福等[5]研究表明,品种对香吃味的最大贡献率达50%左右,是影响烟叶香吃味的第一因子。与烟叶香气有关的化学成分,如挥发油、树脂、脂肪酸、有机酸、类胡萝卜素等均与品种的遗传有密切关系。戴冕[6]、邵丽等[7]、胡国松等[8]分别研究了光照、降雨、气温、土壤营养状况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烟区的土壤营养类型、气候特征等生态因素对烟叶化学成分、品质乃至烟叶香气质和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史宏志等[9]研究表明,各种不同的营养元素对烟叶品质有不同影响,合理施肥有利于提高烟叶的品质、改善烟叶的香气品质。贺化祥等[10]、周炎等[11]、黄立栋等[12]分别研究了打顶、环切、上部叶采收等不同栽培措施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得出,不同的栽培措施对烟叶的化学组成、内在品质以及烟叶的香气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分析烟叶品质的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不同烟区新品种的引种与筛选、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想要获得好的品种资源,必须对各个品种进行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鉴定,才能更好地挖掘其品种的遗传潜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品种特性在其卷烟工业中的作用[13]。从50年代起,我省便开始对地方品种进行搜集、整理、利用研究,同时还开展了省外、国外烟草资源的引进与研究并推广加以利用[14]。为筛选能够彰显皖南典型焦甜香特色风格的烤烟品种,特进行了烤烟不同品种的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K326、NC55、NC71、0508、云烟99、云烟97和烟240,前5个品种由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重大专项课题组统一供种,云烟97和自育品种烟240是由安徽省宣城试验点根据本地情况加入。

1.2试验地点及土壤性状

试验地位于安徽省宣州区黄渡乡桃园村,北纬N:30.802867°、东经E:118.867977°、海拔高度46.30m,土壤类别为砂壤土,烟田类别为水田,土壤肥力高。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每个试验点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云烟97为对照品种(CK),小区面积60m2以上,株行距与当地烤烟生产规范化要求相同。选择有代表性、前茬作物一致、土壤肥力均匀、地面平整、排灌方便、肥力中等水平的地块。施肥前用5点取样法取试验地耕层(0~2cm)土壤测定基础肥力。

2011年12月26日播种,每个品种播2盘;2012年4月9日移栽,调查记载大田生育期、农艺学性状(株高、茎围、节距、测量上、中、下对应叶位叶长宽和单叶重)、田间病虫害(主要是花叶病和根腐病);施用烟草专用肥、钙镁磷肥、饼肥、硝酸钾分别为52.5、25、25、15kg/667m2,定根水时为2.5kg/667m2烟草专用肥,其他管理参照当地烟叶生产规范化标准实施。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性状调查主要包括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主要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主要经济性状等,有关性状的调查记载参照YC/T 142—1998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执行。植株性状分别于移栽后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圆顶期调查。根据田间观察调查记载病毒类病害(TMV、PVY等)、根茎类病害和主要害虫的预防和防治工作。

1.4.2烟叶常规化学分析取正常采收烘烤后的中部烟叶(C3F)在65℃烘干,粉碎过筛,供化学成分分析。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钾、氯含量采用冷水浸提,烟碱、总糖、还原糖、氯含量用流动分析仪测定,钾含量采用火焰分光光度计法。

1.4.3 生理指标测定分析硝酸还原酶及蔗糖转化酶的活性测定参照相关方法进行测定[15-16],第4叶位取样时间为4月25日、5月10日、5月25日,第10叶位取样时间为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第16叶位取样时间为6月10日、6月25日、7月10日。石蜡组织切片分析由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省重点开放实验室参照切片操作方法进行,色素液相色谱分析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测试分析中心参照色素测定方法[17]完成。

1.4.4 产量和产值的计算成熟采收,科学烘烤后各处理不同部位的烟叶,严格按照GB/T 2635—1992进行分级,计算上、中、下各等级烟比例以及产量、产值,产值根据当年当地不同等级烟叶的收购价格乘以相应等级的产量进行计算。

1.5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AS8.1等软件进行分析,并用Duncan新复极差法对不同处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

2.1 农艺性状

各品种主要生育期见表1。可以看出,各个品种播种期、出苗期、成苗期、移栽期、现蕾期都是基本一致的,从整个生育期来看,0508生育期最长,烟240生育期较短。

从表2可以看出,打顶后株高都在119~130cm,有效留叶数最多的品种为0508。其中烟240、云烟97和和云烟99节距较大,腰叶长宽也较大,田间表现较好,其次是烟240、NC71、NC55和K326,K326和NC71打顶后的株高较矮。烟240及0508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突出,表现出高抗烟草花叶病。烟240产量高(有效叶20片左右)、抗病性(烟草花叶病、根腐病)突出及烘烤特性均表现优异,香型突出,且品种具有一定的耐肥性,烟农倾向种植该品种;0508农艺特性较优(高于云烟97),抗烟草花叶病,烘烤特性优异,烟农愿意试种该品种。

表1 主要生育期Table1 Growth stageof the flue-cured tobacco

表2 烟叶主要农艺性状Table2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the flue-cured tobacco

表3 烟叶主要经济性状Table3 Economic characters of the flue-cured tobacco

从表3可以看出,0508、烟240、云烟97和云烟99产量较高,说明上述品种比较适应皖南的气候特点。上等烟比例K326和0508相对较高,超过30%,中上等烟比例K326、NC55、NC71较高,均达到90%以上;均价K326、NC55、NC71和0508相对较高,均达到16元/kg以上。

2.2不同品种成熟期第10叶位烟叶色素降解

从表4可以看出,NC71鲜叶中叶黄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积累量最大,K326品种的烤后烟叶的降解量幅度最大,其次为NC71和烟240。

2.3叶片组织结构变化

烟叶栅栏组织的厚度与烟叶品质有正相关关系,一般生产上认为品质较好的品种均有较厚的栅栏组织。表5统计了不同品种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厚度和不同叶位的差异关系。表明烟240、云烟99、NC71的栅栏组织略显疏松,K326、0508栅栏组织排列紧密,烟240、NC71、云烟97的海绵组织细胞间隙较大,叶片组织的细胞结构变得趋于疏松,海绵组织的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2.4品种试验评吸结果

从表6中分析发现,NC71中部叶和上部叶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其次是云烟97和K326,香气质、香气量表现突出,其中K326具有明显的焦甜感,能够彰显皖南焦甜香特色风格。

表4 不同品种第10叶位成熟期烟叶色素降解μg/gTable4 The pigment degradation of the mature 10th leaf of the different varieties

表5 不同品种各处理烟叶组织结构变化Table5 Leaf tissue structure change of different tobacco varieties

3  讨论

品种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不同品种的区域种植特性[18-21]。国内品种的单一化、特色品种的匮乏,极不适应国内卷烟工业对多样化原料的需求。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比较可以发现,0508有效叶数最多,烟240、NC71、NC55和K326的有效叶数较多,烟240及0508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突出,表现出高抗烟草花叶病。烟240品种具有一定的耐肥性,0508品种抗烟草花叶病。

NC71品种中部叶和上部叶综合性状均表现突出。在7个品种中NC71鲜叶中叶黄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积累量最大,NC71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栅栏组织均表现疏松;NC71的三个部位外观质量评价均表现突出,NC71的香气前提物的积累与降解及对应的外观、组织结构和评吸均较突出可能是NC71品种评吸结果较好的原因。

K326具有明显的焦甜感,能够彰显皖南焦甜香特征风格。K326品种鲜叶中叶黄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积累量比NC71低,在7个品种中积累量居第二位,但是其烤后烟叶的降解量幅度最大,K326品种的香气前提物的积累和降解最为充分可能是评吸结果中部叶和上部叶均具有明显的焦甜感特征的原因。

烟240品种和0508品种的产质量表现均较突出,但是烟240品种的上部叶评吸结果及外观一般,0508品种的上部叶及上部叶评吸结果一般。其中烟240品种和0508品种的新鲜叶中叶黄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积累和降解不够彻底可能是导致评吸结果不佳的原因。

从烟叶3个部位的叶片组织结构比较发现云烟99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栅栏组织均表现疏松,云烟99的外观表现突出,但是产值和评吸结果居中等水平,云烟97品种香气质、香气量较好,但是云烟97和云烟99品种的新鲜叶中叶黄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积累和降解不够彻底可能是该品种没有彰显皖南焦甜香特征风格的原因。

表6 不同品种2个等级风格特征及总体评价Table6 2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overall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grades

4 结论

通过分析皖南地区不同品种区域试验综合表现,建议开展NC71、K326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在皖南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种植。

但是,我国烟区生态条件差异很大,为烟叶香味风格多样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品种这一因素充分在特定的区域内选育出最适合的特色品种,生产出具有明显香味特征、香气风格突出的烟叶。特色品种匮乏问题已成为限制烤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品种特性可以通过区域引进不同品种的方式来改变,新引进品种的出现能够把某些不利的技术性限制因素内部消化,但是品种配套技术的研究应该相应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杨铁钊.烟草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谢秀晴,王汉琼,张东明.陕西省烤烟品种布局研究[J].中国烟草,1995(1):16-18.

[3]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韩锦峰.烟草栽培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李天福,陈萍,冉邦定.烤烟不同耐肥品种的肥料利用率与烟叶品质[J].烟草科技,1999(4):33-34.

[6]戴冕.我国主产烟区若干气象因素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0,6(1):27-34.

[7]邵丽,晋艳,杨宇虹,等.生态条件对不同烤烟品种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2(10):40-45.

[8]胡国松,彭传新,杨林波,等.烤烟营养状况与香吃味关系的研究及施肥建议[J].中国烟草科学,1997,18(4):23-29.

[9]史宏志,韩锦峰,王彦亭,等.不同氮量和氮源下烤烟精油成分含量与香吃味的关系[J].中国烟草科学,1998,19(2):1-5.

[10]贺化祥,唐兴贵.上部烟叶质量调控措施的研究初报[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4):22-26.

[11]周炎,沈宏,李志涛,等.环切对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及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2):131-134.

[12]黄立栋,艾复清,江锡瑜,等.烤烟上部叶片采收方法的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7(1-2):91-92.

[13]李天飞,卢江平.初论云南“名、优、特”烟叶生产技术及发展思路[G]//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农业研究所论文集.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4]邱玲,刘敬业,冉邦定,等.云烟不同烤烟品种香气成分特征及施肥量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1998, 4(1):75-78.

[15]张英鹏.不同氮素形态对菠菜生长及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32(2):139-144.

[16]岳红兵.不同氮素水平对烟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7,28(1):18-20,24.

[17]李雪震,张希杰,李念胜,等.烤烟烟叶色素与烟叶品质的关系[J].中国烟草,1988(2):23-27.

[18]史宏志,刘国顺.烟草香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9]韩锦峰,汪耀富.干旱胁迫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l994(1):35-38.

[20]周冀衡,杨虹,林桂,等.不同烤烟产区烟叶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1):20-23.

[21]汪耀富,高华军,刘国顺,等.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117-120.

中图分类号:S572.03

文章编号:1007-5119(2015)02-0032-06

DOI:10.13496/j.issn.1007-5119.2015.02.006

基金项目: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20121005)

作者简介:郭东锋,男,博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烟叶原料研究工作。E-mail:gdf0221@163.com。*通信作者,E-mail:lcz2468@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14-10-21 修回日期:2015-03-26

Variety Evaluation of Strong Aroma Style Flue-cured Tobacco in South Anhui Province

GUO Dongfeng1, QIAN Yiliang2, SHAO Fuwen3, YAO Zhongda1, YAN Yifeng2, ZU Chaolong2*
(1. Technological Center, China Tobacco Anhui Industrial Company Co., Ltd., Hefei 230088, China;2.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Hefei 230031, China;3. Anhui Provincial Corporation of China National Tobacco Corporation, Hefei 230022, China)

Abstract:To identify the tobacco varieties which can reveal the burnt-sweet smell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outh of Anhui province,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newly introduced and bred seven varieties. The effects of their agronomic characters, yields, physiological indice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issue section on tobacco growth and quality of leav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C71 had sweet temperament and better aroma, carotenoids accumulation, the larges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was loose. K326 had obvious burnt-sweet smelling and the degradation of carotenoids quantity of the flue-cured tobacco wasthe biggest and could reveal the burnt-sweet smell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outh of Anhui province. NC71 and variety K326 varieties were suited to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 of strong aroma style in the south of Anhui, and had certain production potential.

Keywords:tobacco; variety test; strong aroma style

猜你喜欢

品种筛选浓香型烟草
《白酒质量要求第1部分: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CORESTA 2019年SSPT联席会议关注新烟草、吸烟行为研究和雪茄烟
对浓香型大曲白酒蒸馏智能化技术的分析
不同树龄铁观音茶树的浓香型茶叶品质比较分析
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
烤烟品种贵烟1号贵烟2号在贵州省天柱县的推广应用示范
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江淮地区适宜机插杂交中籼稻品种及其产量特性研究
烟草镜头与历史真实
百年烟草传奇的云南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