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刊速览

2015-04-14

董事会 2015年2期
关键词:水族馆初创安倍

The Economist

Jan 3, 2015

安倍经济学陷入困境

如果一击不中,那就不断射击——这是日本振兴经济的策略。去年12月27日,安倍晋三内阁批准了一项规模达3.5万亿日元的紧急经济刺激计划,应对日本国内目前经济衰退。近年来,日本的经济刺激计划接二连三,只是规模不断缩小。第一次是发生在2013年,作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之一,安倍政府批准了10.3万亿日元的刺激支出计划;第二次是2014年4月,又是一笔5.5万亿日元的支出计划。

现在,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安倍经济学了?

日本政府希望这次刺激计划能够推动日本实际GDP在2015年到2016年增长0.7%。摩根士丹利的罗伯特·费尔曼表示,为了让政策效果更温和,此次刺激计划的指向更为精确。三分之一将用来帮助中小企业与困难家庭,这些企业和家庭因为日元疲软与实际收入缩水——这些都是安倍经济学的副作用——而倍受打击。具体措施包括发放购物券,给予民用燃料油补贴。

二是用来延续安倍内阁之前各项政策(包括量化宽松、财政刺激和体制改革)的经济刺激效果。到目前为止,东京已经接受6000亿日元的资助资金,用来加速当地经济运转,包括吸引人们离开首都去到乡村。

剩下的1.7万亿日元用于传统项目——公共工程支出,主要是基础设施,包括2011年海啸与核泄漏的灾后重建。较之扶助中小企业与贫困家庭,这笔资金对GDP的拉动效果更直接。不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表示,日本计划的公共工程进展与效果都在持续减弱。

可惜的是,刺激计划的这种目标分解与细化无益于日本政府基本赤字减半的目标。由于日本政府债务已经是GDP的245%,未来的财政刺激规模必然有限。日本央行也已经向经济注资良多。这让安倍晋三多少有些弹尽粮绝。毕竟,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涉及农业、健康与劳动力的结构改革——困于政治束缚一直难以射出。不过此刻看来,这也是仅剩的希望。

Forbes

January 19, 2015

世界经济遭遇庸医

治病首要的是正确诊断,经济领域亦是如此。可惜,而今各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的无能实在令人瞠目。全球局势可谓一团糟。日本、巴西、南欧和法国都陷入衰退,德国经济失速,美国3%的增长速度看起来相对不错,不过这是复苏的第六年了,收入中位数也始终低于2009年危机前的数值。

世界经济弊端丛生,是自20世纪70年代起从未有过的。首先是误诊。央行们纷纷担心出现通货紧缩,然而,单向实体经济投放货币远远不够,确保资金进入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才是关键。其次,“货币”控制了经济。古典经济学家用货币代表服务与产品,就如同用音符呈现音乐。这导致很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坚信操纵货币就能控制经济:譬如货币贬值能促使实体经济繁荣,这真的是很古怪的想法。事实上,最近已经有一项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150次货币贬值的跟踪研究否定了上述想法。此外,英国央行2012年就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量化宽松,然而英国的经济增速轻松地超过了欧洲整体。

可惜的是,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依然相信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过去的经验教训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2015,世界经济又将面临艰难的一年。

Newsweek

January 23, 2015

科技巨头春天来临?

在科技圈里,大家都知道初创企业是炸弹,是搅局者、创新者,承载着投资者的各种幻想。而GE、IBM和LG等科技巨擘常常扮演着“父母”的角色,除了喝彩似乎鲜有大建树。不过,随着大数据的出现,这一局面或将全面扭转。

GE的工业互联网概念已经传遍全球。近来,GE给喷射发动机都安上了传感器,来搜集每一次航行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细致,相关计算处理模型精良,能够帮助GE了解发动机在不同高度、空气污染程度和风力条件下的运转情况。然后,GE再运用这些数据定期优化引擎,并根据航线对其进行调整。如果一家初创企业想要与GE在喷气发动机领域竞争,它必须先花费数十年积累GE那样海量的数据。

在其他行业,这种情况也正不断发生。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大数据将成为决定竞争输赢的关键——拥有大量数据者先发制人。而大企业往往在获取大数据方面占据优势。

初创企业切入市场的时间窗口也在缩减。一项研究指出,初创企业必须以三倍于12年前的速度成长,才能把握住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这意味着初创企业将没有时间深入研究复杂的技术。可社会需要全面、复杂的技术。1月14日,IBM公司发布了最新的System z13大型机平台,据悉,这款大型机整整花费了五年研发时间。虽然大型机较之Uber或者Slack显得笨拙,但全世界的大型银行以及成千上百的大企业都依赖着IBM的大型机。在与初创企业竞争时,IBM具有时间优势。

过去20—30年,科技巨擘被初创企业反复“折腾”,总在竭力追赶。今日起,随着大数据价值的凸显与初创企业市场切入时间窗口的收缩,大企业们能否扳回一局呢?

Director Magazine

January 2015

弹性工作制益处多多

传统观点认为,弹性工作制与兼职是一种对员工的福利(通常为女性)。大多公司把这视作一种无奈之举,一直没有试图从中发掘力量,用以完成战略目标同时增加收入、削减成本。不过,根据几项初步研究,弹性工作制能为公司和员工带来双赢,并且“附赠”可观的财务收益。

麦肯锡公司对Agile Future Forum(AFF)22家发起公司(其中不乏福特、劳埃德银行集团、英国石油等一流企业)开展的调研显示,灵活的工作机制能够降低3%—7%的劳动力成本,提升11%的销售业绩。

虽然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担心让全体员工都弹性工作会降低生产率,40%的企业则害怕雇用成本可能增加。不过,麦肯锡指出,灵活的工作机制意味着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调解人力资源,产出质量则可以通过提升员工复合技能与服务质量来保障,同时,对高质量人才依然要保持重视。而且,上述发现对任何规模的企业都适用。

根据AFF成员的实际经验,使用自由职业者来满足季节性需求变化帮助他们节约了大量成本。例如,特斯科超市通过使用兼职员工节约了13%的劳动力成本。

当然,弹性工作制背后也有挑战,譬如需要重新审视业务需求、工作方法很难统一调整等,其中,高管思维的转变最为困难。不过,弹性工作制的好处如此诱人,应该不会有管理者会拒绝一试。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 2015

精准营销突破瓶颈

2005年开馆的乔治亚水族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馆,刚开业时一票难求。但到2008年,参观人次猛地下降,稳定在了200万,水族馆收入也相应下降。虽然乔治亚水族馆依然是全州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与博物馆、主题公园一样,水族馆也面临着全行业的共性问题:刚开业时门庭若市,但随着新奇感下降,参观人次迅速下降。

为扭转这一不利局势,乔治亚水族馆启动了一项市场调研,并据此积极调整营销策略。他们认为,首先,门票价格不能上涨、服务体验不能缩水。其次,要开展精准营销,明确针对水族馆最有价值的区域——新住宅集中、年轻人口汇集的区域,然后借助媒体数据分析,选择与组合媒体渠道、播放时段,最有效地将信息传递到位。营销经费也有所上升,从200万美元升至270万美元。

新的营销方案效果显著,2013年,乔治亚水族馆的参观人次增加了10%,收入增长了12%。70万美元的新增营销经费,创造了800万美元的收入——接近12倍的投资回报。

乔治亚水族馆采用的策略框架是,使用数据分析和营销模型辨识、获取有价值的客户,这在所有消费行业都可以使用。事实上,这是很多大型零售企业的看家本领之一。

The Week

January 16, 2015

巨头的较量

微软与苹果都是美国科技界的巨擘。微软习惯于提供经济社会需求的产品,而苹果总是别出心裁,发明出各种夺人眼球的新产品。近来,两家企业都失去了领军人:2011年,乔布斯过世;2014年,巴尔默离开微软。接下来,两家公司的竞争格局会有改变吗?

其实某种程度上,变化已经开始出现。10年前,苹果Mac开始抢占微软PC机市场,“来一台Mac”的广告直指微软Vista系统的问题,突出苹果产品的易用性。这一挑衅效果显著:2005年,苹果在全球PC机市场的份额一直徘徊在5%,而现在已经达到10%左右,算上平板产品,则接近20%——典型的在十年不到的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

而今,微软似乎站在了十年前苹果的位置上。先是与Siri针锋相对的Cortana(微软小娜)推出。随即,微软收购诺基亚,Lumia品牌开始与苹果手机争夺市场,虽然现在Lumia Phone还远不如iPhone,但在部分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快速增长——毕竟,Lumia Phone便宜了400美元。此外,iPad Air与Surface Pro 3也是竞争激烈。而且微软采取的广告策略大获成功,Pro 3有望成为微软下一个亿元(美元)业务。

乔布斯带领下的苹果特立独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库克时代的苹果似乎更关心投资者的满意度。看看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大屏,都是用来与三星竞争亚洲市场的产物,只因为亚洲消费者偏爱大屏幕。这一改变与苹果两年前回应大屏的态度截然相反。

微软不一定会变成下一个苹果,苹果也会奋起反击,但是两大科技巨擘的变化与竞争很有可能带来PC机、平板与智能手机行业的新一轮调整。

猜你喜欢

水族馆初创安倍
“初创”杯喜剧大赛
初创企业的估值与融资问题
Short News新闻播报
京沪初创企业领跑亚洲
印度8公里“路演”示好安倍
入初创企业,随行业趋势
安倍 避谈“道歉”
水族馆
集体在水族馆过夜
水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