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法·训练
2015-04-14孙永东
孙永东
但凡语文公开课,绝大多数老师喜欢上第2课时,作为听课的老师也喜欢,因为大家觉得第2课时有看头,更能激发学习的欲望,对文本的探讨比较深入。语文课的第2课时无论“上”,还是“看”,至少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是否科学
1.要把握课文的基本思想
一位老师执教一年级的《蚂蚁和蝈蝈》的第2课时,在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之后,学生说体会时,竟然从口中蹦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这四个成语来,我感到十分诧异,也引起我的思考。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并没有渗透这个方面的认识呀!我连忙翻阅课本,发现练习七《读读背背》中就有这样的内容。课后,我又连忙翻阅教学参考书,发现在拟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它的定位就在“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层面上。可是在练习七中,编者又用这篇童话故事来论述四个成语的意思。纵观全文,联系前后的内容,我个人认为:这课的定位是后者,不是前者,理由是蚂蚁之所以在炎热的盛夏,不辞辛苦地搬运粮食,就是因为它们知道寒冷的冬天不易找到粮食,为了生存必须积极地做准备;蝈蝈之所以在严冬季节再也神气不起来,就是因为它们缺乏忧患意识,只贪图眼前的享受。
2.要把握课文的形式特点
在教学三年级第24课《寓言两则》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抓住“寓言”这个体裁特点,即寓意隐含在故事的内容里。因此在教学时,必须紧紧抓住最能揭示寓意的词句。比如在教《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时,就应该在“禾苗一点儿也没长”和“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这两句话上做足文章。禾苗真的一点儿没有长吗?(当然不是,长得缓慢,不易觉察)为什么农夫会有这样的感觉?(那是因为农夫想急于求成罢了。)咱家的禾苗真的长了一大截吗?那是什么?(那是农夫在助长。)这两问是在指导学生理解内容。这两句话中的“长”表达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前者是自然行为,而后者是人为的行动。)结果怎样?(导致禾苗死亡)这时,你想对这位农夫说些什么呢?(这两问是在作分析,就事论事,这是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这种就事论事的表达却是学生获得理性认识的基础,必不可少,需要经历的过程。)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再揭示寓意,这样就能做到“水到渠成”。
3.要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位老师执教一年级的《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逐步认识到:我们不能像小松树那样,缺乏自知之明,盲目地骄傲自大。可老师似乎并不满足,又抛出一个问题:当初听见小松树傲慢的话语,大松树和风伯伯为什么不作声,为什么不责备呢?第一位学生说:“大松树确实没有小松树高。”第二个学生说:“风大,大松树没有听见。”直到第三位学生回答:“大松树谦虚,怕伤了小松树的心。”总算给了老师一个台阶。应该说,这位老师钻研文本很深入,为什么课却上得很不顺利?因为老师领悟出来的非主流的认识,不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再说学生年龄小,只有六七岁,没有多少阅历和经历,要他们体会出个别词句的内涵,这怎么可能呢?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即文本的基本思想和学生实际水平,千万不能“揠苗助长”啊!
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有了清晰的教学思路,还不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只有方法恰当,我们才有可能沿着拟定的教学思路,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语文老师现在大都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例如:五年级的《艾滋病的小斗士》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编者在课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可以把“挺”换成“坚持”一词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说:用“挺”说明恩科西活得不容易,生命力很顽强。面对刚才的回答,执教的老师无论从检验学生是否真懂,还是提升学生的认识,都应该追问一句:“顽强”体现在什么地方?这就要联系上文的内容进行对比、理解。学生如果知道是他珍爱生命,敢于与病魔作斗争,在艾滋病死亡率极高的情况下生存下来,岂不是扣住了题目中的“斗士”二字吗?而这两个字正是这篇课文的主旨所在。
在采用这种“读读议议”的方法时,不仅要善于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还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和课文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看问题,才比较到位、比较全面。
在运用“读读议议”的教学方法时,还应该注意两点:
一是要善于用再造想象的方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使抽象的词语具体化,能够触摸到、感受到,甚至产生共鸣。
又如在教“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时,执教老师抓住“轩然大波”这个成语设计了一道练习题:A.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会______;B.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会______;C.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大多数学生的家长会______。学生通过想象交流,互相启发,拓宽了思路,丰富了词语的内涵,仿佛看到了恩科西遭受歧视的场景,不仅能够体会到恩科西的不幸,还能切身地感受到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与不公。
二要适时、适当地补充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重点段落的时候,首先根据相关的资料提了一个问题:“李白和孟浩然相差12岁,彼此之间交往也不过十几天而已,为什么如此难舍难分呢?”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在学生自学、汇报的时候,老师出示孟浩然的生平资料,让学生了解孟浩然“人品令人景仰”“诗篇誉满天下”;老师出示李白平日不把孔子放在眼里,甚至醉时连皇帝喊他也不理睬的资料来反衬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在短短的一段话中,竟然连用了六个“您”。这种在尊重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适时而又恰当地补充相关的资料,加深了对李白话语的理解,情感的体验,自然地走进了李白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重与不舍。
三、教学训练是否到位
1.训练要讲究科学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一年级《东方明珠》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因为这座塔 , ,像一个巨人。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 , 。所以,上海广播电视塔是东方明珠。
这位老师想通过这道填空题的训练,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东方明珠”名字的由来,认识上海广播电视塔的基本特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从这道题的设计上来看,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称上海广播电视塔为“东方明珠”应该有两个要点,一是它位于中国的东方;二是它有11颗明珠,夜晚五光十色。而这道题的设计却缩减了50%,是不全面的。第二,题目中“这座塔”究竟是指哪座塔,不得而知,又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因此,我们在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时,一定要进行周密的思考,把握住要点,千万不能顾此失彼,造成认识上的偏差。
2.训练要讲究适度
很多一年级的老师在上《冰花》这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之后,都会仿照课文的格式,设计“冰花像( )的( )”这样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表达。每次听下来,都不理想,即使有几个会说的,也是凤毛麟角。因为,关于比喻句的教学要到中年级才能进行。而针对一年级学生,不仅要求能说出喻体,而且还要会对喻体进行修饰,这不是在为难学生吗?
像这样深一脚、浅一脚的训练,在我们的课堂上时有发生,其原因乃是没有把好“度”。语文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课标,明确各个年段的训练重点,把握好度,进行严格的训练。
3.训练要讲究坡度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4》的时候,一位老师把对“奔驰”这个词的理解和运用作为训练的重点:①借助插图,指导学生认识“奔驰”的本义,即像马一样跑得快,并引导学生用原意说话,加深理解。②老师讲述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时候,马可以说是最快的代步工具了,所以“驰”是马字旁。现在,我们用什么来代替马做交通工具呢?学生头脑里立即浮现出各种各样的车。于是,老师出示了各种汽车的图片,再让学生练习说话。到这里,教学完全可以结束,因为学生对于“奔驰”这个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已经完全理解了。但是,老师并没有满足,在这个基础上又出示了“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图片,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飞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词语。老师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出示“刘翔跨栏”图片,让学生通过选词填空,“刘翔( )在跑道上。”对“奔跑、奔驰”这一组近义词从感性上进行辨析。最后老师还组织学生通过朗读前面练习中的四句话(马在草原上奔驰;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上海磁悬浮列车在铁路上飞驰;刘翔在跑道上奔跑),再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在这个基础上,老师着重指出,“驰”只能用来形容车马的速度,不能用来表现人的动作。这位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一个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训练过程,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形成了一定的坡度。同时,老师又是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进行的,很有语文味。因此,老师轻松地完成了任务,学生真正学到了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