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莫里森小说《爱》中“爱”的主题思考

2014-09-04

短篇小说 2014年1期
关键词:希德莫里森克里斯

付 蓉

2003年,莫里森的长篇小说《爱》问世,这是在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0年之后的又一部巨作。来自全世界不同种族的800多名莫里森的粉丝齐聚教堂,认真聆听她对这部小说章节的朗读。莫里森的追捧者中不乏各行业专家学者,有人认为“莫里森的成功是很多人都思想不到的一件事,她不但在批评界名声大振,而且还一直与他的写作针对的人群保持着亲密的距离”。莫里森因小说《爱》的出版心情十分激动,人们对此评论,“作品的质量深深地吸引了学界人士,并且《爱》所涉及的宏阔的历史广度以及对重要文化问题的积极关注,成为广大书迷对这部小说追捧的主要原因。但是更为广大读者所关心的还是因为作品深切的情感题材。”这部小说描述的是黑人生活,但“她在作品中流露的真挚感情已经超越了所有界限,成为全人类的一笔精神财富”,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最终还是因为小说中对“爱”这一主题至真至深的思考。

一、《爱》的故事结构

早在五年前,莫里森曾发表小说《乐园》,五年之后的《爱》篇幅略显短小。全书共分九章,分别以肖像、朋友、陌生人、恩人、情人、丈夫、监护人、父亲、幽灵命名。在叙事中,莫里森依然采取倒叙的方式,先向读者交代最后的结果,然后逆流而上,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人物关系在书中并不能直接呈现出来,而是随着叙事的发展将人物向读者逐一介绍,因此阅读中的吃力感比较明显。《纽约时报》对该书的评价是,“这部小说展现了莫里森女士的一贯风格,以多种视角剖析故事脉络,时间跨度和流转也比较随思。因此,作者在这种叙事手法中对某些内容作了刻思遗漏,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感”。

通读全书可以对莫里森叙述的故事整理如下,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后几十年,主人公比尔·科西经营着一家时髦的黑人饭店,饭店坐落在东海岸最著名的黑人度假胜地,他有一个名叫朱莉娅的妻子,妻子为他养育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但是在儿子长到十几岁时朱莉娅去世。后来儿子长大成人,也结了婚,妻子叫梅,婚后育有一女,名叫克里斯汀,但是在这个新家庭里,又因男主人的病逝而再一次被悲伤所笼罩。[1]主人公比尔·科西一直与名叫克莱秀的妓女纠缠不清。但最后他终于还是摆脱了克莱秀,又娶了一位妻子,但这个新娘却是与他的孙女同岁的希德,年仅11岁。最后,科西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将财产全部留给了克莱秀。厨娘兼管家L认为这种财产分配对科西的家人不公平,因此她大胆改写了遗嘱。在科西的葬礼之后,管家则辞去了自己的职务。此后,梅精神失常病死。这家曾经红极一时的饭店也渐渐倒闭。科西的孙女克里斯汀积极投入民权运动,为自己稚嫩的理想奔走呼喊。她花光所有钱财之后,准备回家继承祖父科西的财产。但是在回到家之后,她发现自己的朋友——祖父的妻子希德认为自己是科西财产的唯一继承人。因此,她们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一矛盾引起了桑德勒夫妇的关注,她们二人曾长期效力于这家黑人饭店。现在她们又将自己的外孙罗门介绍到科西家工作,同时希德也新招聘了一个秘书——名叫朱尼的女孩。也就是在朱尼的帮助下,希德产生了伪造遗嘱的想法。她们二人的行为被克里斯汀发现。当时希德和朱尼正在阁楼上密谋此事,谁知被不期而至的克里斯汀惊吓,希德不慎摔下阁楼,生命垂危。此后克里斯汀竭力照顾她,一直到两人都白发苍苍,坐在那里回忆这段揪心的往事。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她们二人已经不计前嫌并重归于好了。莫里森并不是像上文一样按照时间顺序讲述这个故事的,而是充满了倒叙、插叙等各种非常规逻辑。叙述主体在书中也不断变换,时而以第一人称叙述,时而以第三人称叙述。

二、人物遭遇与“爱”的源泉

《爱》的叙事以科西家族中的女人为主线展开。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一如既往地寓“政治”于艺术。向大家展示了发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的大故事。小说以这种变异了的“爱”为线索,展开了对种族、性别、家庭、遗弃、恐惧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同时还向当时的美国社会抛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民权运动究竞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了黑人的生活状况。

在这部小说中,故事的发展与民权运动的整个过程同步进行。小说的时间起点是20世纪90年代初,此时已经是科西死后的第25个年头,但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他的存在。他依旧像一个影子一样时刻伴随着希德和克里斯汀,甚至社区的每一个人都对这位黑人印象颇深。书中所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对民权运动前的那个时代背景和感受记忆犹新,而这种记忆又与科西本人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上了岁数的人都记得科西,都记得那个充满不公和歧视的时代。可以说,科西虽然死了,但是他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在种族隔离时代,科西带领黑人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强化了黑人在美国社会的政治身份。科西以事业的奋斗为黑人创造了成功案例,他对社会不公的对抗为黑人带来了巨大实惠。

在《爱》这部小说里,女性人物的遭遇是叙事的主要内容。她们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往事和坎坷经历。这些往事和经历的根源都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科西。大家对科西的印象极好,但是在他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科西不良的生活习性和怪癖。这给儿媳、孙女和他的第二任妻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儿媳短暂的一生都在为科西家族的男人服务。她之所以能进入科西家族,就是因为丈夫看中了她的善良和忠诚。自从嫁给科西的儿子,她日夜为生思操劳,外人都感叹:“如果我是科西家的仆人,梅则是科西家的奴隶。”丈夫的病逝使得梅伤心欲绝,当科西放弃了对这家饭店的努力之后,梅还想让这个黑人圣地继续运转下去,但是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操劳。但是,科西对她却持有偏见,疑惑儿子为何选了这样一个妻子。[2]科西对儿媳的付出和劳动视而不见,梅对民权运动心怀恐惧,这成为科西鄙视她的一个重要原因。科西与仅11岁的希德结婚,这给梅造成了很大尴尬,因为她不知道该如何向女儿克里斯汀解释这种荒唐行为。梅除了维持家计,还要教导一个年轻的婆婆,教她如何持家、管家,但是这并没有换来科西的赞赏,相反的是更多的不公和鄙视。在这种环境中,在这种压力下,梅变得心理扭曲,最终精神失常。而在梅变成了一个不正常的人时才获得了女儿和科西的理解。这是一种多么悲惨的命运啊。

在科西家族中,克里斯汀一度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女孩,很少能享受到亲情的温暖。母亲梅殚精竭虑地侍奉丈夫和公公,在她三个月的时候就狠心断了奶。丈夫死后则由厨娘照顾克里斯汀。年幼丧父的克里斯汀在孤独的童年中寻找着自己的快乐,最终她结识了最好的一个玩伴——希德。她们亲如姐妹,同欢同乐,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但是克里斯汀怎么也没想到,希德竞然要嫁给自己的祖父,成为自己的祖母。这一变故宣告了克里斯汀友谊的失败,而最终变得与希德水火不容,甚至在几十年后,克里斯汀还在怨恨祖父。她认为是祖父将这个唯一的朋友夺走了。这对一个年幼孤独的孩童来说是怎样一种打击啊?而且在他们结婚时,克里斯汀还被要求从自己钟爱的房间里搬出来。母亲安慰她说,搬出去是为你好,有些东西你不该看见、不该听见、不该知道。克里斯汀感到十分失落,她觉得在这个家庭里已经没有任何空间和值得留恋的地方了,于是她离家出走了。但是这对克里斯汀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造成了重大的不良影响。

在科西家族中,受害最深的还是年仅11岁的希德。她嫁给科西前就生活寒苦,家里有五个兄弟,三个姐妹。有人说她的父亲母亲是为了减轻生活压力才将这个女儿卖给希德。除此之外,针对希德的风言风语还有很多,这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科西为黑人而努力,他有一个光鲜的外表。在这种外表下,人们已经不再思考他的过错,而是将所有不公都推给了年幼的希德。面对世人的责怪,希德只有默默地承受。作为这场老夫少妻婚姻的主角,希德的生活并不幸福。希德在出场时已是花甲之年。希德孀居了25年,疾病缠身。她对朱尼说有一种想写本书的冲动,想回忆一下“我”的家庭,这里的家庭就是指科西家族。由此可见她对自己的娘家,也就是约翰逊家族没有一丝感情。狠心的母亲在她年幼的时候就将其卖给了科西。[3]科西是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是一个光辉的形象,她不能给丈夫的形象抹黑。为此她极力向世人展示她过得有多幸福,但是同时还要忍受流言蜚语,但是无论如何她已是科西家族的人了。新婚之夜,科西就去外面鬼混,后来一直也与外面的女人醉生梦死。这在精神上对希德是一种伤害。希德还要时刻忍受科西的责打。例如在克里斯汀的16岁生日晚会上,希德与克里斯汀发生了争执,希德愤然离席,但是科西一把将其抓住,“把她夹在腿间打她屁股”。当朱尼羡慕希德的婚姻时,希德却是淡然一笑,说“那是我的越战,不过我是战胜中活下来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妻子,却仍旧得不到丈夫的认同,丈夫最终还将自己的财产留给了外面的女人,她气不过,要伪造遗嘱,但是在伪造遗嘱的过程中却又险些丧命。

三、结语

从上文分析可见,莫里森在《爱》这部小说中重新界定了“爱”这一主题。作者试图找到一种教育途径,教会黑人和妇女该如何去爱,如何将那些生活的阴影化解掉,让爱不被异化就是真正的爱。书中说人们不再注思她这个不怎么说话的老妇人了,甚至连她的名字都无从想起,只知道缩写是L。最后叙述者又说,“对于希德和克里斯汀之间的那种强烈的激情也很多人不曾有过”,然而“倘若你的名字里包含《哥林多前书》第13章的主题,你自然能深解其中含义,也能够理解希德与克里斯通之间的情感”。熟悉《圣经》的读者应该知道《哥林多前书》第13章的主题是爱,而书中的叙述者L据此也可推断为“Love”的化身。但是这是作者作为对人们的一种提醒而出现,莫里森以人物的名字点出了《爱》的主题,为读者理解她的良苦用心提供了一个线索。

猜你喜欢

希德莫里森克里斯
臭希德
莫里森酒吧拉票遭民众痛批
加拿大游客穿T恤:我不是莫里森
免费供应
打个比方
莫里森小说《爱》的女性主义身体政治研究
最佳拍档
免费供应
“幸运”的寻宝人
寻觅救赎